馬來西亞的加密生態系統 2025:全球 Web3 巨頭背後的隱藏力量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本報告由 Tiger Research 撰寫,分析了馬來西亞開發者社群如何成為全球 Web3 領導者背後的隱形力量。我們感謝 MYBW 2025 的組織者Lydian Labs對本研究的支持。


對數字的看法


1. 簡介

Tiger Research 將自己定位為馬來西亞區塊鏈週的官方研究合作夥伴。馬來西亞區塊鏈周是馬來西亞首屈一指的區塊鏈盛會,由Lydian Labs組織。這項活動的一大亮點是監管機構的積極參與,這些機構先前對加密貨幣產業持保守態度,但現在正就其發展進行建設性討論。

政府的參與標誌著馬來西亞加密生態系統正朝著機構認可的方向發展。這項活動連結了多元化的產業參與者,拓展了政府與私部門之間的溝通管道。老虎研究公司在活動期間對官員、專家和當地團隊進行了訪談。這些對話提供了第一手的見解,為本報告的分析提供了參考。



2. 馬來西亞加密貨幣市場:你需要了解的三個關鍵字

馬來西亞加密貨幣市場有三大關鍵特徵:東南亞的交會點、全球冠軍的誕生地、世界伊斯蘭金融中心。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語言國家,民眾精通馬來語、英語、普通話和泰米爾語。這種多元化造就了東西方文化的自然融合。馬來西亞也享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從吉隆坡出發,兩小時航程即可抵達胡志明市、曼谷和雅加達等東南亞主要城市。這種便利的交通促進了跨文化合作,並加速了業務擴張。

這種環境造就了具有全球視野的人才。除了語言技能外,馬來西亞人還自然而然地培養了跨文化理解能力。儘管國內市場規模相對較小,但一些重要的加密貨幣項目起源於馬來西亞。 Etherscan、Jupiter、Virtuals Protocol 和 CoinGecko 都出生於馬來西亞,如今已遍布全球。

伊斯蘭金融在馬來西亞的融合創造了獨特的機會。馬來西亞是全球最大的伊斯蘭金融中心,因此加密貨幣企業必須遵守伊斯蘭教法。這項要求鼓勵創新,而非阻礙創新。馬來西亞是第一個承認加密貨幣符合伊斯蘭教法的國家,推出了符合伊斯蘭教法的比特幣基金,並允許使用加密貨幣支付天課。這些發展將加密貨幣與全球伊斯蘭金融市場連結起來,預計到2030年,該市場的規模將達到10兆美元。

3. 馬來西亞加密貨幣監管時間表

第一階段:建構數位資產監管架構(2019-2020年)

馬來西亞是亞洲較早制定數位資產監管框架的國家之一。 2019年,馬來西亞頒布了《2019年資本市場和服務證券規定)(數位貨幣和數位代幣)法令》,將數位資產分為兩類:數位貨幣和數位代幣。符合特定標準的資產被歸類為證券,並受馬來西亞證券委員會(SC)的監管。

隨後,證監會修訂了其《公認市場指南》 要求數位資產交易所(DAX)註冊為公認市場營運商 RMO)。交易所必須滿足嚴格的要求,包括最低實繳資本500萬令吉(約125萬美元)、嚴格的治理標準,以及在馬來西亞註冊和註冊。這些措施旨在加強交易所的穩定性和投資者保護。受監管實體類型包括:

2020年,馬來西亞發布了更詳細的營運指南,強化了監管架構。獨立營運企業(IEO)和託管營運企業(DAC)被劃分為獨立的業務類別,每個類別都需要註冊為託管營運企業(RMO)。這根據每個業務的特點制定了量身定制的監管標準。

到 2025 年,將有 12 家公司作為數位資產 RMO 運營:6 家加密貨幣交易所、4 家託管服務提供商和 2 家 IEO 平台。

第二階段:加強執法,凍結外匯以保護投資者(2021-2024年)

監管架構建立後,證監會將透過積極的市場管控來加強執法力度。證監會不僅制定規則,還積極阻斷非法活動,以增強監管生態系統的可信度和安全性。證監會的主要目標有兩個:一是透過阻斷在馬來西亞非法營運的未註冊外匯交易所來維護監管的一致性;二是保護投資者免受未經授權平台造成的損失。

馬來西亞證券交易委員會創建了一份“投資者警示名單”,以警告用戶。該名單包括幣安和Bybit等全球交易所,並警告稱,透過這些平台進行的交易不受馬來西亞法律保護。

自2021年起,馬來西亞證監會從被動執法轉向直接果斷的執法。同年7月,證監會勒令幣安在14天內停止向馬來西亞用戶提供服務,並關閉包括其網站在內的所有管道。在2022年全球加密貨幣危機(例如FTX破產和Terra Luna倒閉)之後,馬來西亞加強了監管。證監會指出,這些事件發生在缺乏監管的環境中,並對火幣和Bybit等未經授權的交易所採取了類似措施。

這些行動超越了正式的製裁。監管機構還實施了全面封鎖和市場禁入的策略,例如:與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合作封鎖非法交易網站,要求谷歌應用商店和蘋果應用商店下架這些交易應用程序,央行和稅務機關責令地方銀行屏蔽與非法平台的交易,對使用P2P或非法交易所的個人用戶,將採取以下制裁措施:凍結抵押銀行賬戶、限制使用金融貸款、提前汽車貸款和金融貸款。

第三階段:川普當選後的快速轉型(2025年至今)

唐納德·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馬來西亞加密貨幣市場蓬勃發展。 2025年1月,總理安瓦爾·易卜拉欣與泰國前總理他信開啟了加密貨幣討論,並於4月與幣安創始人趙長鵬(CZ)會面,探討將馬來西亞發展成為數位資產中心。這些措施彰顯了馬來西亞身為東協輪值主席國,引領東南亞數位金融政策的意願。馬來西亞的Web3市場較前一年顯著成長,標誌著美國大選以來的重要轉捩點。

政府的政治承諾迅速轉化為具體的政策變革。 2025年6月,總理安瓦爾啟動了由馬來西亞國家銀行(BNM)牽頭的數位資產創新中心”,作為監管沙盒。該沙盒為數位資產的試驗和創新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空間。數位部長哥賓星在馬來西亞經濟發展局(MDEC)主辦的區塊鏈行業圓桌會議上宣布成立“數位資產和區塊鏈工作委員會”,強調了政府的系統性方針。

資料來源 2025年馬來西亞預算週

技術基礎設施建設也在加速推進。科技創新部長張立剛在2025馬來西亞區塊鏈週開幕式上宣布正式啟動馬來西亞區塊鏈基礎設施(MBI)。該基礎設施由MIMOS和本地主網專案Zetrix共同開發,旨在利用區塊鏈技術提高政府透明度、清真認證以及貿易和供應鏈效率。

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證監會放鬆了監管。 2025 年 6 月,證監會發布了一份諮詢文件,標誌著從嚴格的審批式審查制度轉向重大放鬆管制。到 2025 年 7 月,只有透過證監會審查的 23 種加密貨幣才能在當地交易所交易。然而,在新的框架下,只要符合特定標準,交易所可以自行做出上市決定,而無需事先獲得證監會的批准。然而,這種放鬆管制並不意味著完全的自由。監管機構也提高了交易所的資本要求,鼓勵自我監管模式,並繼續對隱私幣、迷因幣和某些穩定幣等高風險資產進行限制。

這種方法旨在平衡市場自由與金融體系穩定。最終,這項政策轉變反映了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和香港競爭成為亞太地區主要 Web 3 樞紐的策略。結合川普政府的親加密貨幣政策,馬來西亞正將自己定位為連接西方資本和亞洲市場的重要橋樑。

4. 產業探索:馬來西亞的加密貨幣與區塊鏈生態系統

4.1. 中心化交易所(CEX)

馬來西亞有六家獲得認可的本地加密貨幣交易所。 Luno佔據主導地位,佔據了超過 90% 的本地交易量,與韓國和泰國等其他亞洲國家一樣,形成了雙贏的局面。然而,像去年成立的Hata這樣的新晉交易所正在快速成長,並開始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Sinegy 也是其中的重要參與者,為企業和機構投資者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服務。

本地交易所在現實世界的影響力有限。儘管監管機構努力封鎖像幣安這樣的未註冊的外國交易所,但許多投資者仍然透過間接方式利用全球平台活躍。據估計,馬來西亞約 40% 至 60% 的現貨加密貨幣交易量發生在像幣安和 Bybit 這樣的全球交易所。

本地加密貨幣市場規模較小也構成了挑戰。儘管 Luno 控制著超過 90% 的本地市場,但其交易量仍然有限。 Luno 的每日交易量與韓國的 Upbit 相比,差距高達 200 倍。根據馬來西亞國家銀行 2024 年年度報告,截至 2024 年底,流向 DAX 上市交易所的存款淨流出總額不到全國銀行存款總額的 1%,僅佔馬來西亞交易所上市證券市值的 0.4% 左右。

由於本地交易所的結構性限制,投資者似乎正在選擇全球交易所。 SC 直接參與加密貨幣上市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批流程,因此可交易的加密貨幣種類僅限於 23 種。流動性低導致大規模交易難以進行。缺乏保證金交易或衍生性商品也降低了投資者的吸引力。

在這種環境下,本地交易所正在透過經營平行經紀業務來尋求生存策略。它們在自身交易所產品之外提供場外交易服務和穩定幣的買賣通道。這項策略瞄準的是家族辦公室和數位遊民,以作為額外的收入來源。這種商業模式源自於本地交易所對 USDT 和 USDC 等主要穩定幣的限制,以及大額交易的流動性低。

馬來西亞的加密稅收政策也影響著用戶的選擇。加密利潤需繳所得稅,而不是資本利得稅。政府只對提取的金額徵稅。例如,如果某人持有 10 個 BTC,但只在當地提取 1 個 BTC,則僅對提取金額徵稅。空投質押和 DeFi 收益也需繳納所得稅。政府透過當地交易所的交易數據監控加密活動。走私和少報活動可能會導致調查和製裁。這種追蹤系統是阻止投資者使用當地交易所的主要因素。

4.2. 穩定幣

馬來西亞監管機構對穩定幣持保守立場。 USDC 和 USDT 等美元支持的穩定幣仍未在當地交易所上市。儘管馬來西亞國家銀行尚未發表明確聲明,但這種謹慎態度很可能受到1998 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所製定的政策重點的影響。當時,資本快速外流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混亂。這起事件加劇了人們對匯率穩定和外匯管理的擔憂。

證監會最近的諮詢文件表明,這種謹慎的態度仍然存在。監管機構認為穩定幣容易受到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並可能危及當地金融體系的穩定。它們並非被視為常規支付手段,而是被視為潛在的宏觀經濟風險。

儘管如此,私營部門的穩定幣實驗仍在繼續。 Blox 正在開發與林吉特掛鉤的穩定幣「MYRC」。 MYRC一種基於法幣(林吉特)的穩定幣,運行在 Arbitrum 和以太坊網路之上。使用者可以透過 Blox 平台透過本地銀行帳戶存款鑄造 MYRC,並以相同的方式進行兌換。 MYRC 目前處於測試階段,市值約 70 萬美元,雖然數量有限,但交易相當活躍。

然而,監管重疊導致項目延期。證監會和馬來西亞國家銀行的雙重監管導致職責和標準不明確。 Blox已籌備該計畫三年,期間一直在與監管機構溝通,但由於監管立場不明確,該計畫至今仍未獲得最終批准。缺乏統一的穩定幣監管框架是導致審批延遲的一個主要因素。

變革的跡象正在顯現。總理安瓦爾·易卜拉欣最近宣布,考慮透過「數位資產創新中心建立監管沙盒,其中包括一項基於林吉特的穩定幣實驗這個由央行主導的沙盒將為金融科技和數位資產公司提供一個受控的環境,以測試新技術和新服務。

然而,鑑於政府對資本管制的擔憂,最初的重點可能放在本地金融生態系統內的應用,而非跨國支付。例如,24小時支付基礎設施(銀行營業時間以外),以及可以利用有條件支付功能的託管服務,例如健身中心關閉或房屋裝修合約不確定情況下的預付款退款。實施「可程式貨幣」或許可以解決日常金融問題。

4.3. NFT社區

馬來西亞的 NFT 市場持續低迷。許多在 NFT炒作和高價時期入場的用戶都遭受了損失並退出了市場。這種情況與其他國家類似。雖然 BAYC、Azuki 和 Milady 等全球計畫也有當地收藏家,但他們的活動通常僅限於小型愛好者聚會。馬來西亞尚未看到一個大型 NFT 計畫在本地發展壯大。

Pudgy Penguins 是個例外。這個社群正在馬來西亞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而不僅僅是一個 NFT 持有者網路。其開放的運作方式和包容的文化是其成功的關鍵。該社區歡迎任何人參與,無需擁有 NFT 所有權。對新人來說,進入門檻非常低。

社區成員之間自然地聯繫著,跨越不同的背景。這些關係純粹建立在享受樂趣和正面氛圍的基礎上,而不僅僅是資訊交流。他們定期舉辦線下活動,例如品酒會、卡丁車賽匹克球賽,即使在市場淡季也會每月舉行會議。他們也積極參與外部社區活動,並根據需求透過人脈網絡和推薦進行合作。

社區正在籌備針對Web3初學者的教育入門計劃“MY PENGU ACADEMY”,以擴大社區規模,實現參與多元化。

同時,本地交易所 Hata 在其全球(僅限離岸)平台上線了 Pudgy 的相關 memecoin $PENGU。一些馬來西亞社區成員會間接交易該幣。鑑於當地 memecoin 交易限制,這種結構也有助於社區參與。

馬來西亞的NFT市場更依賴社區活動而非交易。 Pudgy Penguins是最具組織性和可擴展性的例子。在如此小的市場中,線下網路至關重要。 Pudgy Penguins的運作方式在這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見解。

4.4. 伊斯蘭金融

馬來西亞已將自己定位為亞洲最大的伊斯蘭金融中心。該國在伊斯蘭債券(sukuk)市場中位居全球第一。這得歸功於其以穆斯林為主的人口(超過60%)。到2024年,伊斯蘭金融將佔該國金融體系的約47%

這些特點也塑造了加密貨幣產業。馬來西亞成為第一個承認加密貨幣符合伊斯蘭教法的國家。迄今為止,已有15種數位資產被批准符合伊斯蘭教法,其中包括比特幣。馬來西亞所有公認的數位資產市場營運商都必須遵守伊斯蘭教法。本地交易所Luno和Hata均遵守此要求。

馬來西亞監管機構認為加密貨幣比傳統銀行更符合伊斯蘭教法。傳統銀行系統提供基於存款的貸款並收取利息,這可能違反了伊斯蘭教法禁止高利貸(riba)的規定。而加密貨幣則在一個補償實際勞動(例如網路維護和交易驗證)的框架內運作。比特幣挖礦被認為是計算工作的合法報酬,而以太坊質押作為對網路驗證貢獻的獎勵,與利息收入有著根本的不同。

各種基於伊斯蘭金融的加密產品已經出現,例如Halogen Capital,全球第一家符合伊斯蘭教法的加密共同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著約 7500 萬美元的各種產品,例如符合伊斯蘭教法的比特幣基金、以太坊基金等。

Nawa Finance是一個符合伊斯蘭教法的 DeFi 協議。他們與 Solv Protocol 合作,推出了一款符合伊斯蘭教法的比特幣 DeFi 產品,該產品經南卡羅來納州註冊的伊斯蘭教法顧問 Amanie Advisors 認證。本產品提供安全透明的清真收入結構。 Nawa Finance 的總鎖定價值 (TVL) 已超過5000 萬美元,展現了其在符合伊斯蘭教法的 DeFi 領域取得的顯著進展。

Sharlife展現了伊斯蘭慈善體系的創新。該平台允許使用加密貨幣支付天課,並與聯邦地區伊斯蘭宗教委員會 (MAIWP) 合作,建立數位慈善體系。

此外,還存在一些實際障礙。加密貨幣仍未被認可為官方支付方式,這限制了其實際應用。聯邦體係也對全國的製度化提出了挑戰。

然而,全球擴張的潛力依然龐大。伊斯蘭金融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本地經驗在海外市場是極具競爭力的資產。馬來西亞先前已將伊斯蘭債券市場模式和機構擴展到中東和東南亞。這顯示加密貨幣也存在類似的擴張路徑;沙烏地阿拉伯和印尼等主要穆斯林國家可能會採用馬來西亞符合伊斯蘭教法的數位資產模式。馬來西亞擁有引領該領域全球數位轉型的巨大潛力。

4.5. 主網環境

馬來西亞的區塊鏈主網發展仍然有限。在全球主網中,Solana超級團隊是唯一活躍在馬來西亞的團隊。這個超級團隊與多個基於 Solana 的本地專案(例如 Jupiter 和 Meteora)合作,致力於支持本地開發者創辦人拓展生態系統。該組織也積極組織黑客馬拉松等社區活動。以太坊社群(例如以太坊吉隆坡)也存在,但活動有限。

IOTA 是個例外。該計畫成為馬來西亞伊斯蘭金融週 (MYBW 2025) 的官方贊助商,並在當地積極開展行銷活動。 IOTA 獲得了劍橋 IFA 的伊斯蘭教法合規認證,並加強了針對伊斯蘭金融市場的品牌建設。該公司正在加速其在馬來西亞的市場策略。

同時,馬來西亞政府正更加重視發展自身的區塊鏈基礎設施,而非單純採用全球公鏈。這項努力正透過創建一個監管友好且易於管理的本地區塊鏈生態系統來實現。透過MBI國家區塊鏈基礎設施和本地Zetrix主網項目,政府正在明確其政策方向,即在國家主導下建立穩定可持續的區塊鏈基礎設施,而非依賴外部鏈。

4.6. 比特幣挖礦

馬來西亞則名列全球比特幣挖礦哈希率前十名的國家。大型挖礦設施集中在砂拉越和沙巴(婆羅洲),其運作充分利用了廣泛的水力發電基礎設施。這兩個地區的電力供應都超過了需求。比特幣挖礦積極利用這些過剩的電力。

砂拉越大型水力發電廠的發電量超過了當地需求。這些剩餘電力計劃未來出口到新加坡和其他國家。在等待海底電纜建設的同時,採礦業正在優先利用這些能源。當地政府正在與礦業公司合作。低廉的電力成本正在推動採礦業的快速成長,在中國採礦禁令導致的全球礦業環境動盪之際,為採礦業提供了一個穩定的替代方案。

然而,非法挖礦已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根據馬來西亞區塊鏈協會ACCESS報道,國有公用事業公司國能(TNB)報告稱,非法挖礦造成的損失約為4.41億令吉(約1億美元)。電力竊盜現象屢見不鮮,甚至引發火災。最近發生的事件還包括身分盜竊,用於欺詐性電力合約。當局正加強打擊力度,已沒收985台非法挖礦設備。

在再生能源和機構認可的支持下,馬來西亞的採礦業展現出強勁的成長潛力。然而,由於非法採礦,該行業也面臨社會成本和監管問題——這一因素促使馬來西亞成為全球比特幣採礦中心,同時也帶來了亟待解決的挑戰。

5. 馬來西亞加密貨幣市場:機會與挑戰

5.1. 挑戰因素

馬來西亞擁有多語言人口,使用多種語言。這在溝通方面具有優勢。然而,對於希望進入市場的加密貨幣項目來說,這帶來了複雜性。他們必須根據不同的目標群體制定策略。這為新參與者的進入設定了門檻。

例如,馬來西亞的華裔和非華裔群體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他們使用不同的語言,參與不同的社群管道,並擁有不同的投資偏好。伊斯蘭教法影響大多數馬來族群,他們對金融投資往往持被動態度。相較之下,華裔群體則積極投資本地和國際股票市場。他們也會在全球加密貨幣交易所和 Hyperliquid 等鏈上平台上使用衍生產品。市場細分成不同的板塊。單一的策略無法有效解決這個結構問題。

馬來西亞的 Web3 產業也面臨開發者人才短缺的問題。儘管馬來西亞擁有眾多才華橫溢的企業家,但 Web3 開發者的數量仍然相對較少,尤其是與越南和印尼等鄰國相比。許多頂尖人才選擇移居新加坡或其他國家,以創建公司或進一步發展事業。這造成了一個結構性問題:馬來西亞難以在其國內生態系統中留住和培養人才。雖然馬來西亞培養了全球水準的人才,但其本土的 Web3 生態系統在結構上有其局限性,阻礙了其活躍度和成長。這對本地加密市場的發展構成了重大挑戰。

5.2. 機會因素

儘管面臨挑戰,馬來西亞加密貨幣市場依然潛力巨大。其一大優勢在於其全球人才網絡。 Coingecko和 Etherscan 等知名專案源自馬來西亞,如今已擁有全球影響力。馬來西亞人才也在 Meteora、Drift 和 Pendle 等眾多全球項目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在全球加密貨幣行業中建立了一個緊密的人才網絡,並創建了一個協作生態系統,讓各方能夠共享和利用各種機會。

這個人才網絡可望成為發展本地生態系統的基礎。近年來,越來越多在海外發展事業的人才開始回國。低廉的生活成本和穩定的生活條件等因素推動了這一趨勢。他們的回歸透過與社區建立聯繫並做出貢獻,為本地生態系統注入了新的活力。與下一代分享知識和合作的機會也不斷增加。

亞太大學 (APU)雙威大學泰萊大學等多所知名大學也積極參與區塊鏈相關的學術活動。這確保了下一代 Web3 人才的持續湧入。如果這一趨勢能夠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馬來西亞的 Web3 生態系統可能會發展得更快。

馬來西亞也被稱為伊斯蘭金融中心。在此背景下,馬來西亞市場為開發符合伊斯蘭教法的數位資產提供了獨特的機會。目前,伊斯蘭金融僅佔全球加密貨幣市場的一小部分。然而,對符合伊斯蘭教法的產品的需求顯示出增長的跡象。幣安近期推出的符合伊斯蘭教法的產品強化了這一趨勢。馬來西亞在傳統金融領域開發符合伊斯蘭教法的產品方面擁有機構和營運經驗——這一基礎可以擴展到數位資產領域。

這種潛力不僅限於國內生態系。全球對符合伊斯蘭教法的產品的需求,尤其是在中東地區。與這些市場的潛在聯繫彰顯了馬來西亞的戰略地位。展望未來,馬來西亞有機會發展成為符合伊斯蘭教法的數位資產的全球樞紐。



🐯 Tiger Research 的更多內容

Telusuri lebih lanjut laporan yang relevan dengan topik ini:

免責聲明

本報告基於我們認為可靠的材料。然而,我們不對所提供資訊的準確性、完整性或適用性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對於因使用本報告或其內容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我們概不負責。本報告所載結論和建議基於撰寫時可用的信息,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所有項目、估算、預測、目標、意見和觀點均為暫定的,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並且可能與其他方或組織的觀點不同或相衝突。

本文件僅供參考,不構成法律、商業、投資或稅務建議。任何提及證券或數位資產之處僅供參考,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提供投資諮詢服務的要約。本資料不針對投資者或潛在投資者。

使用條款

Tiger Research 允許對其編制和發布的報告進行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原則允許出於公共利益目的使用部分內容,前提是該使用不損害材料的商業價值。如果使用符合此原則,則無需事先獲得許可即可使用報告。但是,引用 Tiger Research 報告時,您必須:

  1. 明確註明來源為‘老虎研究’。

  2. 包括Tiger Research 標誌(黑色/白色)。

如需重新編輯並重新發布該資料,則需另行獲得批准。未經授權使用該報告可能會招致法律訴訟。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