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企業正在重新進入區塊鏈。
與2021年投機性的NFT熱潮不同,本輪浪潮聚焦於切實的商業應用。隨著ETF的批准、歐盟MiCA框架的出臺以及美國FIT21法案的通過,監管的清晰度有所提升。與此同時,穩定幣市場規模已超過Visa和Mastercard的總和,展現出其實際效用。
摩根大通、高盛和貝萊德等機構正在推行結構化戰略,而非投機取巧。他們在風險加權資產代幣化、支付和跨境轉移方面的努力已經取得了可衡量的成果。成功參與者的共同點在於遵循清晰的框架。
該框架通常包括業務案例驗證、能力評估、區塊鏈選擇、分階段實施以及生態系統整合與擴展。其中,區塊鏈選擇是最具決定性的。平臺的選擇通常決定著項目的成敗。
挑戰在於選擇的廣度。每天都有數十條新的區塊鏈發佈,每條區塊鏈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和劣勢。行業特定的要求進一步增加了選擇的複雜性。機構必須權衡五個關鍵標準:完整性、可用的專業知識、參考案例、安全性和成本結構。
Tiger Research 概述了機構區塊鏈應用的實用方法。它以 Avalanche 為重點,詳細介紹瞭如何應用五步框架,並提供了成功實施的具體案例。
1. 加速機構進入區塊鏈
美國領先金融機構的參與度也在加快。一個顯著的例子是貝萊德的BUIDL基金,其資產在六個月內增長至29億美元。這種增長反映了監管不確定性降低的直接影響。
當今的環境與以往的週期截然不同。機構從過去的經驗中汲取教訓,促使他們更加審慎地評估可持續且必要的商業模式。他們不再盲目追求機會主義的進入,而是採取了更加審慎和戰略性的方法。
2. 機構區塊鏈採用框架
下表概述了機構區塊鏈採用的結構化框架。該框架基於我們積累的企業諮詢經驗而制定。該框架分為五個步驟,旨在通過系統地驗證每個階段來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
第一階段:商業案例驗證
第一階段最重要的部分是確定區塊鏈技術是否真正適用於當前問題。將區塊鏈應用於現有解決方案可以解決的案例只會增加不必要的複雜性。機構必須明確業務目標,並確定區塊鏈能夠提供獨特價值的具體用例。
第二階段:組織能力評估
第二階段涉及評估組織準備情況。機構必須評估是否可以建立專門的區塊鏈團隊,以及現有IT系統是否兼容區塊鏈集成。與遺留系統的衝突是區塊鏈項目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些特點使得評估內部對區塊鏈的理解至關重要。根據團隊的專業知識和培訓需求,機構可能需要考慮招聘新員工或外部開發支持。
第三階段:區塊鏈選擇
在決定使用哪種區塊鏈時,機構應該權衡多種因素。以下五個因素最為重要:最終性、資源、參考、安全性和成本結構。
參考建立信任。當財富 500 強企業或大型金融機構在某個平臺上運行生產工作負載時,其可信度會大大提升。
安全性應通過檢查共識機制、故障隔離功能以及是否符合國際標準來評估。過去的宕機或安全漏洞事件是危險信號,因為此類事件會給機構帶來嚴重的聲譽風險。
最後,除了交易費用之外,還必須評估成本結構。擁堵期間費用飆升的平臺會造成不可預測的運營費用。機構應核算全部擁有成本,包括開發、運營和合規成本。
最謹慎的長期選擇是平衡滿足所有五個標準的平臺,確保運營可靠性並降低戰略風險。
第四階段:分階段實施
第四階段,區塊鏈系統落地實踐,最重要的原則是避免“大爆炸”式的嘗試,即一次性部署所有功能。
該流程應從僅包含核心功能的最小可行產品 (MVP) 開始。例如,在構建供應鏈管理系統時,初始版本可能僅關注產品跟蹤。在此基礎上進行測試後,即可分階段引入支付和庫存管理等附加功能。
每個階段都需要嚴格的測試。新功能必須檢查與現有系統的兼容性,並在部署前解決潛在的安全漏洞。這個迭代過程可以提高系統的整體穩定性。
第五階段:生態系統整合與規模化
最後階段涉及在整個組織範圍內擴展區塊鏈系統並優化其運營。關鍵不是簡單地添加一個新系統,而是將其無縫集成到現有的工作流程中。
關鍵的一步是將區塊鏈與舊數據庫同步。例如,可以構建一個連接器,以便會計系統中記錄的交易自動寫入區塊鏈。同時,應重新設計業務流程,以幫助員工適應新環境。
一旦實現內部協調,外部合作伙伴和客戶就可以加入網絡。當多個組織參與時,區塊鏈的全部價值才能顯現出來。區塊鏈本身可能與傳統數據庫並無太大區別。然而,隨著參與度的提高,透明度和信任度將呈指數級增長。
因此,區塊鏈應用的最終目標並非僅限於提升單個企業的效率。其更廣泛的影響在於重塑整個行業的協作並創造新的價值。只有當這些生態系統層面的變革發生時,區塊鏈項目才能被視為完全成功。
3. 企業採用的區塊鏈:Avalanche
因此,大多數機構都採用市場上現有的區塊鏈。挑戰在於,區塊鏈作為基礎設施,平臺的選擇直接影響項目的完整性和可擴展性。選擇支持結構薄弱的平臺會減慢開發速度,而使用安全性未經驗證的平臺則會損害服務的可靠性。
從機構角度來看,找到合適的區塊鏈非常複雜。可用的平臺數量不斷增加,幾乎每天都有新的區塊鏈上線。如此豐富的選擇使得決策變得更加困難,而不是更容易。
各行各業的機構之所以選擇 Avalanche,是因為其架構上的差異化。大多數區塊鏈都在一條鏈上處理所有活動,這會導致性能瓶頸和可擴展性限制。Avalanche 採用一種新穎的架構方法解決了這些限制。
Avalanche 可以比作一個大型城市交通系統。多條高速公路(獨立的鏈條)獨立運行,同時又保持互聯。每個機構都可以運行自己的鏈條,同時在需要時與其他機構進行通信。
該系統的核心是主網絡,它充當中央樞紐。它由三個核心組件組成:
每個組件專注於各自的領域,同時又與其他組件保持有機連接。這使得機構能夠只使用其所需的功能,而無需掌握底層的複雜技術。這種架構的直觀靈活設計是眾多機構選擇 Avalanche 的關鍵原因。
3.1. P-Chain(平臺鏈):城市規劃部門
3.2. C-Chain(合約鏈):最繁忙的高速公路
C 鏈是區塊鏈應用程序的執行平臺。打個比方,它就像城市中最繁忙的高速公路,車流和商業活動都在這裡進行。P 鏈負責管理和授權,而 C 鏈則提供執行和服務。
實際上,任何用區塊鏈中最廣泛使用的編程語言 Solidity 編寫的智能合約都可以在 C 鏈上運行。這相當於提供了一條新的、更寬、更快的高速公路,並且遵循與以太坊相同的交通規則和車道結構。
3.3. X-Chain(交易鏈):研發中心
3.4. ICM(跨鏈消息傳遞):高速公路交換網絡
Avalanche 的全部潛力在其鏈間交互時得以充分發揮。這得益於鏈間消息傳遞 (ICM),其功能類似於連接不同高速公路的互聯道路。
通過 ICM,機構的專用區塊鏈可以作為更大集成系統的一部分運行。例如,在銀行鏈上發行的數字貨幣可以直接在企業合作伙伴的鏈上使用。每條鏈獨立運行,但在需要時可以無縫連接。
4.Avalanche 的優勢
4.1. 最終性:兩秒內交易完成
對於採用區塊鏈的機構來說,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是他們能夠在何時通知客戶交易已完成。雖然許多人關注TPS,但最終性更為關鍵。TPS反映了系統能夠同時處理的交易數量,而最終性則決定了交易何時變得不可逆轉。
4.2. 支持資源:結構化的組織支持
機構進入區塊鏈的最大擔憂之一是缺乏可靠的支持。許多區塊鏈項目強調去中心化,但卻沒有提供明確的支持實體。因此,機構通常無法期望獲得傳統IT基礎設施提供商提供的服務水平。
其員工結構也凸顯了這一戰略重點。近一半的員工(約130人)是開發人員,致力於確保技術穩定性和持續改進。對於機構而言,這意味著當出現問題時,他們能夠立即獲得支持。
生態系統增長團隊約有 40 人,並非傳統的銷售團隊,而是分為多個專業小組:機構及資本市場、遊戲、消費者、DeFi 和國際。每個團隊都憑藉各自領域的深厚專業知識,提供定製化服務。
對於機構而言,這種結構化支持將 Avalanche 從純技術平臺轉變為能夠提供全球標準和特定市場解決方案的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
4.3. 參考:通過採用證明信任
在評估區塊鏈平臺時,機構通常會問一個簡單的問題:“其他機構在使用哪些平臺?” 對於企業和監管機構而言,實際運營中驗證的可靠性比理論上的性能指標更重要。在實踐中,信任才是王道。
縱觀這些案例,其共同點顯而易見。Avalanche 已通過嚴格的監管審查,已部署到實際的商業服務中,並被大型企業用於核心業務。這些先例發出了強烈的信號,為後續的機構採用者提供了信心。
最終,機構選擇 Avalanche 不僅因為其理論上的優勢,也因為實踐中展現出的信任。Avalanche 在生產環境中經過驗證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為其更廣泛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4.4. 安全性:機構級保障
安全性仍然是機構採用區塊鏈的主要障礙之一。一次漏洞就可能破壞整個企業的信任。風險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網絡中斷、51%攻擊以及監管合規失敗。
1)網絡中斷
最常見的運營風險是網絡擁堵導致中斷。在許多區塊鏈中,所有服務共享一個網絡,因此一項服務的中斷可能會導致整個系統癱瘓。
2)51%攻擊
更嚴重的風險是 51% 攻擊,攻擊者獲得網絡的多數控制權,從而撤銷已確認的交易。例如,攻擊者可能會將加密貨幣存入交易所,提取法幣,然後使存款作廢,從而對資產進行雙花。
3)監管風險
此外,AvaCloud 還採用了專有的 eERC(加密 ERC)代幣標準。該標準可以屏蔽交易詳情和參與者信息,避免公眾查看,同時允許獨立審計人員通過指定的審計賬戶訪問屏蔽數據。
最後,AvaCloud 提供錢包即服務 (WaaS),具備機構級非託管密鑰管理功能。機構可以完全控制其加密密鑰,同時確保符合監管標準。
總的來說,這些分層的保障措施提供了其他區塊鏈平臺難以比擬的安全性和合規靈活性。
4.5. 成本結構:卓越效率
區塊鏈應用的最後一個考慮因素是成本。無論技術多麼先進,如果成本過高,應用就會變得困難。機構尤其需要明確的投資回報率,因此經濟可行性至關重要。Avalanche 通過高效的成本結構滿足了這一需求。
1)交易費用:美分級別競爭力
對於現實世界的企業來說,節省的費用是相當可觀的。每天處理數萬筆交易的支付服務或代幣化平臺,僅憑較低的交易費用,每年就能節省數十萬美元的運營成本。
2)運營成本:AvaCloud 降低管理負擔
Avalanche 還提供類似 AWS 的服務 AvaCloud,使機構能夠構建無需代碼部署的定製區塊鏈。這縮短了產品上市時間並降低了前期開發費用。
同樣重要的是,AvaCloud 能夠有效管理區塊鏈的運營複雜性,包括節點管理、升級和 24 小時監控。機構無需建立自己的內部運營團隊,從而節省了聘請專業人員和構建管理系統的大量成本。
3)轉換成本:利用現有技能和工具
降低轉換成本也降低了總體開發成本。關鍵在於 C-Chain 與以太坊完全兼容。機構可以利用現有的 Solidity 開發人員,無需重新培訓或聘請新的專家。
5. Avalanche 的機構採用
Avalanche 是目前機構部署數量最多的區塊鏈平臺,至今已記錄超過 100 個採用案例,這一數字的意義遠超其規模。這表明 Avalanche 的技術優勢和成本效益已在實踐中得到驗證。
良好的業績記錄直接轉化為機構信任。在近期的平臺選擇過程中,Avalanche 已成為眾多企業的首選。其在 RWA 代幣化領域的應用尤為強勁,且覆蓋多個領域,凸顯了該平臺的多功能性。
5.1. 風險加權資產
Avalanche 已成為全球金融機構進行 RWA 代幣化的首選平臺,因為它滿足了傳統金融的嚴格要求。採用區塊鏈的機構必須完全遵守現有的監管標準,而 Avalanche 提供了滿足這些需求的靈活性。
Avalanche 通過專用區塊鏈,允許機構將公有和私有功能結合起來。例如,可以限制驗證者以控制數據訪問,而白名單機制可以確保只有滿足特定要求(例如完成 KYC)的用戶才被允許進行交易。
從功能角度來看,交易的最終性對於房地產或債券等實物資產交易至關重要。Avalanche 可在一到兩秒內完成結算,其大批量處理能力可與傳統金融系統相媲美。
成本效益是另一個優勢。交易費用保持在可預見的低水平,使大型機構能夠將數百萬美元的基金或房地產資產代幣化,同時保持經濟可行性和運營安全性。
在眾多風險加權資產的案例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KKR醫療健康基金的代幣化。KKR成立於1976年,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的全球投資公司,也是私募股權行業的重量級人物,管理著超過5000億美元的資產。
此案例證明了 Avalanche 能夠滿足大型金融機構複雜的監管要求,同時仍能提供代幣化的優勢。KKR 等頂級傳統金融機構採用 Avalanche,凸顯了該平臺在機構級應用中的可信度和實用性。
5.2. 付款/匯款
傳統的跨境支付系統面臨結構性限制。由於交易必須經過多家代理銀行,通常需要三到五天才能結算。高昂的SWIFT費用和不透明的外匯加價使得收款人難以提前知道最終金額。
基於區塊鏈的支付系統越來越多地被視為一種解決方案,但要想成功,它們必須滿足三個關鍵條件:快速結算、可預測的低成本以及完全合規。Avalanche 滿足這三個條件。
Avalanche 將結算時間縮短至僅需兩秒,通過幾乎即時釋放資金,徹底改變了工資單或貿易結算等流程。由於交易具有不可逆轉的最終性,且重組風險極低,因此收款人可以在轉賬後立即使用資金。
成本效益同樣至關重要。Avalanche 的收費結構比傳統銀行轉賬便宜 90% 以上。這一優勢對於頻繁的小額交易尤其重要,例如全球薪資、自由職業者付款或經常性跨境貿易。
5.3. 遊戲
經濟設計沿襲了傳統遊戲經濟模式,並在後臺集成了區塊鏈技術,以保持遊戲的沉浸感。這種“遊戲優先”的理念要求區塊鏈基礎設施能夠在不影響用戶體驗的情況下提供高性能。
5.4. 消費者
在需要跨品牌數據或積分轉移,或所有權證明和產品真實性至關重要(例如限量版商品)的情況下,區塊鏈的優勢顯而易見。在這些情況下,區塊鏈可以提高透明度,併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在數據方面,區塊鏈允許收集新形式的信息。產品生命週期可以被記錄,追蹤商品從生產到消費的全過程。對於企業而言,這創造了獲取以往無法獲取的客戶行為數據的機會。
然而,大多數基於區塊鏈的忠誠度計劃都較為繁瑣,交易速度慢,用戶流程複雜。Avalanche 通過快速的最終確認克服了這些障礙,提供了可與 Web2 服務相媲美的用戶體驗。
三得利的波摩案例充分展現了這種方法的實際效果。在高端威士忌市場,該公司面臨兩大挑戰:假貨氾濫和難以證明所有權。對於像30年陳釀的波摩這樣的高價值產品來說,真偽問題可能會損害品牌資產。
對於三得利來說,其優勢還體現在數據收集上。此前,該公司只能訪問銷售數據。現在,它可以追蹤購買者、開瓶時間以及飲用方式。這種端到端的生命週期數據為飲料行業提供了寶貴的消費者洞察。
從客戶角度來看,該系統依然簡潔。用戶無需加密錢包;他們只需通過電子郵件登錄,並用智能手機掃描 NFC 標籤即可接收 NFT。Avalanche 的快速結算確保整個流程與傳統的電商體驗完全相同。
最終,三得利在不讓客戶接觸複雜技術的情況下實現了三個目標:防止假冒產品、驗證所有權以及收集新客戶數據。這個案例表明,區塊鏈並非一種展示性技術,而是一種解決業務問題的實用工具。
6. 機構如何在 Avalanche 上構建專用鏈(L1)
國際足聯、SK Planet 和三得利等企業正是出於這個原因才選擇 AvaCloud。他們的重點並非區塊鏈技術本身,而是解決業務挑戰。AvaCloud 提供了符合這一優先需求的解決方案。
因此,AvaCloud 改變了區塊鏈採用的範式:問題從“我們如何構建區塊鏈?”轉變為“我們用區塊鏈構建什麼?”這反映了區塊鏈從技術專家的領域演變為主流企業的實用工具。
從專家諮詢、零代碼配置,到一鍵部署測試網和主網,整個流程只需數週即可完成。過去需要數年時間和大量資金投入才能實現,現在只需一個與 AWS 相當的訂閱模式即可實現。
關鍵領導人的見解
免責聲明
使用條款
Tiger Research 允許對其報告進行合理使用。“合理使用”原則廣泛允許將特定內容用於公共利益目的,前提是其不損害材料的商業價值。如果使用符合合理使用的目的,則無需事先獲得許可即可使用這些報告。但是,引用 Tiger Research 報告時,必須:1)明確註明“Tiger Research”為來源;2)遵循品牌指南,包含Tiger Research 徽標。如果需要對材料進行重組和發佈,則需要另行協商。未經授權使用報告可能會導致法律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