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經濟動盪,美聯儲(Fed)的利率決議總是受到市場的密切關注。然而,重要的不僅僅是美聯儲是否上漲息或下降,而是這些舉措背後的真正含義。誤讀美聯儲的信號可能會導致投資者對經濟和市場前景做出錯誤的判斷。
1. 為什麼下降並不意味著經濟復甦,反而常常伴隨著經濟衰退
歷史(2001年、2008年、2020年……),美聯儲只有在經濟衰退已經開始或系統性風險變得過於明顯時才會開始降息。原因是美聯儲通常等到增長數據、就業和金融市場出現令人擔憂的跡象後才採取行動。此外,貨幣政策的時滯為6至18個月,因此當美聯儲降息時,經濟衰退幾乎已經開始。換句話說,下降等於承認經濟正在走弱,而不是一劑幫助經濟立即復甦的“良藥”。
2. 維持利率不變:表明經濟仍有韌性
美聯儲停止上漲息,反映出人們對經濟仍能吸收當前利率的信心。GDP增長仍然為正,失業率尚未暴漲,國內消費也未大幅下降。正如鮑威爾先生在會議上所說,美聯儲目前處於“觀望”階段——不會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但目前還不需要推出支持措施。維持利率穩定通常被視為美聯儲相信經濟能夠實現“軟著陸”的跡象。
3. 對領域和行業的影響
- 受益群體:
- 國債:收益率下降導致債券價格上漲,成為避風港。
- 防禦性股票:醫療保健、公用事業、消費必需品在不確定時期通常表現良好。
- 黃金和其他避險資產(在某些情況下像比特幣):當持有的機會成本下降和防禦情緒上漲,資金就會流向安全渠道。
- 受到負面影響的群體:
- 銀行-金融:收益差(NIM)下降,壞賬趨於上漲。
- 當需求下降時,科技、汽車、旅遊和奢侈品等高度週期性的行業往往會面臨壓力。
- 石油和工業原材料:隨著生產和消費的萎縮,需求下挫。
- 中期(經濟衰退觸底後):得益於長期低利率的利好,房地產和增長股票通常會強勁反彈。通常情況下,大型科技股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進入了長期增長週期。
美聯儲降息或維持利率不應被視為單一信號,而應背景經濟週期和政策滯後來判斷。維持利率穩定意味著美聯儲相信經濟“軟著陸”,而下降則表明經濟已經疲軟,美聯儲只是在限制其影響。這提醒我們,貨幣政策無法立即扭轉經濟週期,而只能Vai,避免更糟糕的情況發生。換句話說,美聯儲的信號是經濟健康狀況的一面鏡子,而非能夠在一夜之間改變週期的靈丹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