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數字資產國庫投資熱潮能否持續?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 2025 年,數位資產國庫券的融資額將超過 200 億美元,但專家認為,隨著整合和小幅融資成為主流,這一高峰將結束。

  • 資產淨值折扣和低流動性對 DAT 公司構成挑戰,隨著實力更強的公司吸收被低估的競爭對手,預計到 2026 年將出現併購現象。

  • 隨著 DAT 炒作的降溫,創投公司開始關注 DeFi、穩定幣、RWA 和 AI 區塊鏈項目,這些項目具有更清晰的市場契合度和長期成長潛力。

2025年,專注於數位資產國庫券(DAT)的公司已成為投資界的明星,吸引了超過200億美元的風險投資。這股熱潮改變了新興科技公司的融資方式,使DAT成為關注的焦點。同時,傳統的加密貨幣融資依然疲軟。

數據顯示,DAT 今年已籌集超過 200 億美元,其中近一半(約 100 億美元)僅在 7 月就達到了頂峰。 3 月至 6 月,DAT 成長穩定。 8 月略有放緩,但 9 月有所反彈。比特幣仍然領先,但Solana、以太坊、TON 和其他加密貨幣的份額正在擴大,表明投資者希望分散風險。

最近的一份報告稱,第三季又增加了 250 億美元,總額進一步增加,目前已有 160 多家上市公司將數位資產納入其資產負債表。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DAT 的勢頭能否持續到今年年底,甚至 2026 年初?該行業下一步將如何發展?


專家觀點:高峰已經過去

我與幾位行業專家進行了交流,大多數人認為 DAT 融資的高峰已經過去。估值正在收緊,主要的加密資產已經在大多數投資組合中得到了很好的覆蓋。新項目仍會出現,但規模較小,只有少數項目能夠脫穎而出。

一位知名創投合夥人表示,該行業正從「建設階段」轉向專注於執行、規模化和可能的整合的階段。例如, Pantera Capital已經推出了兩隻專注於 DAT 的基金,投資額超過 3 億美元——這表明投資者現在更關心運營,而不僅僅是產品發布。

至於5億到10億美元的巨額融資,只有少數大型企業能夠籌集這麼多資金。他們需要龐大的市值和合適的可轉換債券風險狀況。像Bitmine這樣專注於以太坊的公司或許能夠做到這一點,但對大多數公司來說,這種速度是不可持續的。相反,預計會有許多針對特定區塊鏈生態系統的小型DAT。為了保持淨資產價值比率高於1,他們將更依賴貸款和結構化資本。

DAT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淨資產價值(NAV)壓縮。許多DAT目前的交易價格等於或低於其資產的實際價值,這點從專業數據儀錶板上就能清楚看出。專家表示,這種折價是市場自然調整的結果,到2026年可能會引發更多併購。

管理良好但估值偏低的DAT可能會成為收購目標,被實力更強的公司收購。一位投資人舉了一個例子:如果你以1.25倍的淨值發行股票,但以0.7倍的資產淨值買進資產,你就能立即獲利。但這只有在代幣具有流動性的情況下才有效。如果沒有流動性,試圖彌補折價可能會引發惡性循環。

流動性是另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低交易量限制了DAT透過出售股票籌集資金的能力,導致折扣不斷,也使得實力較弱的公司容易被收購。通常情況下,DAT只能安全地出售每日交易量的1-3%;超過這個數字可能會導致股價暴跌。

一些公司已經採取了創新策略。例如, Solana DAT Upexi 以 15% 的折扣價從場外交易平台和破產銷售中購買了鎖定的Solana代幣。這些代幣將在 2028 年之前逐步解鎖,並獲得約 8% 的質押收益率。隨著時間的推移,折扣逐漸縮小,收益率實際上翻了一番。

專家也表示,提高 DAT 股票的流動性需要基礎資產選擇權市場的成長。更深層的選擇權市場使交易商能夠對沖風險,從而形成現貨交易和選擇權交易相互促進的循環。然而,從長遠來看,DAT 的成功更多地取決於其持有代幣的表現,而非交易量。當然,強勁的牛市或美國的新法規可能會迅速恢復領先 DAT 的溢價。


未來投資熱點

隨著DAT熱潮的降溫,創投正轉向加密貨幣的其他領域。去中心化金融(DeFi)預計將回歸,尤其是在利率下降的情況下,因為DeFi的收益率將比傳統投資更具吸引力。這將提振對現實世界資產(RWA)產品的需求,例如代幣化債券或房地產,這些產品可能釋放出數兆美元的價值。

穩定幣是另一個熱門話題。它們的供應量已超過 1500 億美元,使其成為傳統金融和加密貨幣之間的橋樑。近期,M0 等項目已籌集 4,000 萬美元用於建立穩定幣基礎設施。

其他趨勢包括主流區塊鏈上的消費者應用、成熟加密貨幣公司的後期融資,以及對基本面強勁的代幣的選擇性投資。人工智慧與區塊鏈的結合也是一大亮點,像a16z這樣的基金看到了治理和擴展的潛力。

整體而言,創投市場正變得更加挑剔,只支持那些產品市場契合度高、成長潛力大的項目。今年迄今為止,加密貨幣公司已透過數百筆交易籌集了超過 160 億美元的資金——這些公司仍然活躍,但更加自律。

2025年數​​位資產公債投資熱潮能否持續? 〉 本文文章首刊於《 CoinRank 》。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48
收藏
1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