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的加密貨幣採用率正在快速增長,在交易、機構投資和零售參與方面超過了美國和歐洲等地區。
- 亞洲已成為 2025 年加密活動成長最快的驅動力。
- 韓國對比特幣的本土需求持續強勁,投資者全年持續交易。
- 在越南、巴基斯坦、印度和韓國等國家的推動下,亞太地區交易量年增 69%,從 2024 年 6 月的 1.4 兆美元增至 2025 年 6 月的 2.36 兆美元。
- 企業採用穩定幣的現象正在不斷增加,56% 的亞洲公司正在積極使用穩定幣,另有 40% 的公司正在準備採用穩定幣。
全球加密貨幣市場正在發生巨變,亞洲正引領這股潮流。今年迄今為止,亞太地區 (APAC) 已成為加密貨幣活動成長最快的驅動力,在交易量、機構採用率和散戶參與度方面均超越美國和歐洲。
CryptoQuant 最近的一項分析指出,韓國溢價指數(衡量韓國交易所比特幣交易量相對於全球平均水平的增幅)的分析顯示,該指數全年保持正值,介於 +1.5% 至 +8% 之間。持續的正值反映了韓國投資者的強勁需求和活躍交易。
同時,比特幣交易所準備金率(用於比較美國和離岸交易所)顯示,流動性明顯向東流動。該比率從2024年末的0.10下降到2025年9月的-0.24,顯示機構資本和散戶資本都日益集中在幣安和OKX等離岸平台。
Chainalysis 的數據突顯了這一增長的規模。亞太地區的交易量年增 69%,從 2024 年 6 月的 1.4 兆美元增至 2025 年 6 月的 2.36 兆美元。越南、巴基斯坦、印度和韓國是主要貢獻者,使亞太地區成為今年全球成長最快的加密貨幣市場。
綜合趨勢表明,亞太地區可能成為下一個加密貨幣市場週期的驅動力,特別是如果採用率和興趣繼續增長的話。
穩定幣熱潮和國債押注推動亞洲加密貨幣的採用
亞洲加密貨幣市場的成熟度也反映在穩定幣和企業加密資產的快速成長。 Fireblocks 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56% 的亞洲公司正在積極使用穩定幣,另有 40% 的公司正在準備採用,這使得亞洲在該領域遠遠領先於歐洲和北美。
監管的清晰度和創新進一步加強了亞洲的穩定幣生態系統,香港等地區正在製定正式的採用框架,而中國和日本等地也在關注類似的發展。
同時,亞洲企業中比特幣資金管理策略的興起也日漸興起。目前,遍布中國、日本、香港、新加坡、韓國和泰國的約 21 家資金管理公司在其各自的資產負債表上持有BTC ,同時一些政府也表示有興趣建立國家加密貨幣儲備。
亞洲領先的比特幣資金管理公司 Metaplanet 承諾在 2027 年收購 21 萬枚BTC,目前持有超過 2.5 萬枚BTC。其他公司,例如台灣的 Sora Ventures,也推出了各種旨在長期增持的基金,這意味著未來幾個月亞太地區的比特幣總持有量可能會大幅成長。
其他舉措,例如香港的 HashKey 集團及其 5 億美元的多幣種 DAT 基金,凸顯了亞洲日益重視將加密貨幣作為戰略儲備資產的決心。憑藉清晰的監管、日益普及的加密貨幣應用以及不斷擴展的創新,該地區正成為全球加密貨幣應用領域中與美國和歐洲等國家競爭的強勁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