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吃飯,他說:“現在 AI+鏈的項目一個比一個猛吹,結果一上交易所就是天價 FDV,散戶根本沒法玩。” 我聽了只能苦笑——這種高 FDV+高流通的老套路,誰沒被套過? 其實幣圈人最怕的不是方向錯,而是看對了卻沒肉吃。 這次我關注的 @OpenledgerHQ 不一樣:Binance 上市、FDV 合理、空投釋放有節奏,供需張力明顯,更適合普通投資者參與。 過去數週,OpenLedger 有三件值得攻城獅重點講的“質變級”進展: 1)Binance 上市 + HODLer Airdrops Binance 9/5 公告,9/8 上線 $OPEN 現貨(含 USDT/USDC/BNB/FDUSD/TRY 交易對),初始流通 215.5M(21.55%),首批空投 10M OPEN(1%),再過 6 個月追加 15M。官方合約公佈為 BSC/Ethereum 同地址(Seed Tag)。這既提高了可得性,也意味著後續解鎖與二次空投的節奏會直接影響拋壓結構。 2)與 Trust Wallet 的 AI 錢包合作 官方與多家媒體確認:雙方共建“AI 原生、自託管錢包體驗”,把自然語言指令、可驗證歸因與鏈上自動化直接塞進錢包界面(無需放棄私鑰)。這一步把“智能即入口”的敘事落到真實產品線。 3)內容與注意力激勵:Yapper Arena 面向討論 OpenLedger/去中心化 AI 的 6 個月榜單,總獎池 200 萬枚(OPN/OPEN 命名曾混用),鼓勵深度內容與長期參與;與 Kaito 的 Yaps 評分/榜單生態天然耦合,利於形成“可衡量的輿論場”。 🔧 技術底座的“可交易 AI 資產”路線 OpenLedger 把 數據 / 模型 / Agent 視為可流動資產,圍繞 Proof of Attribution(貢獻/歸因證明)、Datanets、ModelFactory / OpenLoRA 等原語,把訓練、發佈、計費與分配放到鏈上,解決“誰貢獻了什麼、應得多少”的老大難。這條線是 AI×Web3 的關鍵差異化。 💰 融資與背書 2024 年獲 $8M 種子輪(Polychain & Borderless 領投,含 HashKey 等),多方報道統計至 2025 年累計約 $15M 融資,敘事與資本匹配度較高。 🌱 生態與開發者扶持:OpenCircle 官方宣稱通過 OpenCircle/SeedLab 提供 $25M 生態資助,聚焦去中心化 AI 協議與應用,配套算力/歸因積分等激勵,降低試驗成本、加速應用落地 🧭 我對投資/建設者的觀察要點 供給側:種子標籤+分期空投→關注解鎖節奏與二級流動性承接。Binance 產品側:留意 Trust Wallet 集成的灰度上線時間線(多方稱 8/6 宣佈,業內動態提到10 月試點),驗證真實使用頻次與留存。 生態側:跟蹤 http:/scan.openledger.xyz 的主網活躍度與 OpenCircle 扶持的首批項目,評估是否出現“可計費的真實用例”。 一句話總結:OpenLedger 正把“AI 資產流動性”從概念推進到產品與生態三件套:交易所流動性(OPEN)+ 錢包入口(Trust Wallet)+ 社區注意力(Yaps/Arena)。最終勝負取決於歸因機制是否真能帶來可計費的 AI 應用與可複用的數據/模型市場。

相关赛道:
來自推特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