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擼過太多流動性活動,看到“100%+ APY”已經麻木了。
多數項目靠補貼硬撐,活動一結束,TVL 一夜蒸發。
@MMTFinance 這次在 Sui 上搞的 HODL Campaign,我一開始也半信半疑。
結果它不僅 1 小時吸金 3,000 萬美元,後面資金還沒怎麼撤,反而疊加了公募和積分機制繼續鎖倉。
這說明它不是單靠空投熱度,而是有持續激勵結構(ve(3,3) + 金庫收益)。
在這個拼“留存率”的時代,Momentum 已經給出了一個有點意思的答案。
1️⃣ 社區優先的 MMT 公募上線
@MMTFinance 與 @buidlpad 合作,推出 MMT Community Offering,目標募資 4.5M 美金。
活動設兩檔估值:Tier 1(更低估值 + 更高額度)側重給參與 HODL/WAGMI 的早期支持者;Tier 2 向普通合規用戶開放。所有通過此次公募獲得的代幣將在 TGE 時 100% 解鎖,沒有鎖倉。
2️⃣ 量級背書:交易額 & TVL 大幅攀升
自上線以來,Momentum 宣稱累計成交額突破 160–180 億美元、TVL 超過 5–5.5 億美元。不少流動性在 HODL Campaign 中被“鎖定”以參與公募資格。
這說明:Momentum 正在從 “新項目跑步期” 向 “中堅規模路線” 過渡。
3️⃣ HODL Yield Campaign:補強流動性 & 社區動員
早在 9 月底,Momentum + BeadlePad 合推的 HODL 活動在 1 小時內吸金 3,000 萬美元,APY 上限部分池達到 155%,還疊加積分機制(Bricks)。
這不僅打出強信號,也是“資金預備池 + 社區預熱器”的組合戰術。
4️⃣ 模型與機制:ve(3,3) + 濃縮流動性 + 社區權益
Momentum 在設計上融合了 ve 模型和三維激勵結構,希望把鎖倉、做市、社區貢獻這三者的動機拉在一起。其濃縮流動性設計(類似 Uniswap V3)在 Sui 的並行交易架構裡具備天然優勢。
但模型本身有邊界:大戶治理權威化、補貼退潮後的持續深度壓力、跨鏈競爭擠佔空間,都可能成為考驗。
5️⃣ 策略路徑:走向流動性中樞 + 跨鏈入口
相比純 DEX,Momentum 的路線在於把“金庫 / 多籤 / DEX / 跨鏈 + Launchpad”拼在一起,做 Sui 乃至 Move 生態的中樞流動性平臺。
通過 Wormhole、OKX Wallet 等通道,它能把其他鏈的資產“橋入”到 Sui,這對外部資金有吸引力。
6️⃣ 我會重點觀察的 3 個指標
公募結束後 72 小時內 TVL 回撤幅度是多少?
各對池子的 手續費收入 / LP 淨收益 是否能支撐補貼後的生態?
通過跨鏈橋入的資產構成(穩定幣 vs 風險幣)以及流動性活躍度能如何分佈?
7️⃣ 簡短給用戶的實戰建議
參與公募:若你在 HODL / WAGMI 活動中已有積分 /鎖倉,一定要核實 Tier 1 條件與額度。
做市 / 提供流動性:優先選取主流對(如 SUI/USDC、SUI/ETH),關注點差與滑點表現。
社區任務 / 積分:合理分配精力,不要在“最後衝榜日”被動做無效任務。
一句話總結:Momentum 正在用一次社區導向的公募 + 強流動性事件組合,向“從補貼驅動到可持續驅動”的關鍵節點衝刺。它的未來高度,將依賴於:公募後的資金留存 + 非補貼狀態下真實手續費能否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