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 陷入監管爭議,中心化排序器架構面臨審查與質疑

作者:Eric,Foresight News

原標題:Base 再陷爭議:從 L2 算不算交易所到排序器中心化的激辯


有「加密媽媽」之稱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委員 Hester Peirce 在《The Gwart Show》中表示,依賴中心化排序器的 L2 可能符合 SEC 對交易所的定義,因此運營者必須在 SEC 註冊並遵守相關規定。

Hester Peirce 表示做出這種判斷的關鍵並非技術而是實際的功能,若存在單一運營方掌握撮合引擎,那麼就與交易所相似。某種程度上,這就意味著只要存在對 L2 有交易控制權限的中心化組織,該組織就需要接受 SEC 的監管。

起初這個觀點並沒有引發廣泛的討論,但在不斷的發酵下,很多人開始擔心如果「加密友好」的 SEC 尚且會得出這樣的結論,那麼 L2 的發展可能會受到阻礙。集合了交易所與 L2 兩個要素的 Base 首當其衝成為了眾矢之的。

隨著 FUD 的聲音越來越大,Coinbase 首席法律官 Paul Grewal 率先站出來發聲,他表示,SEC 將交易所定義為一個連接證券買賣雙方的市場,但 L2 是作為基礎設施運行的通用區塊鏈可以為鏈上的交易所提供服務,就像 AWS 為交易所提供基礎設施,但不能說 AWS 是交易所一樣。Paul Grewal 認為如果為排序器貼上了錯誤的標籤可能會使得 L2 在可擴展性方面的作用被忽視。

之後,Base 負責人 Jesse Pollak 也在 X 上對排序器進行了解釋,其表示排序器會收集用戶交易後按照先進先出原則排序並計算結果狀態變化,最終再將交易集中到 L1 上進行結算,就像交通管制員確保道路暢通。Jesse Pollak 辯稱,排序器並不會去匹配訂單交易,對交易的匹配發生在智能合約層面,排序器僅僅是確保這些交易以一致、有序的方式進行。

以太坊聯創 Vitalik Buterin 在 Jesse Pollak 之後也加入了討論,Vitalik 認為 Base 就是單純的運行在以太坊之上的 L2,通過中心化功能提供更強大的用戶體驗,同時仍然與以太坊的去中心化基礎層緊密結合,以確保安全。Vitalik 強調,Base 的資金是「非託管」的,意味著 L2 上的資金最終是由 L1 控制,不會被 L2 運營商竊取。

專注於 Solana 的研發公司 Anza 的首席經濟學家 Max Resnick 就針對 Jesse Pollak 的說法提出了質疑,Max Resnick 表示 Base 的排序器是以 200 毫秒為單位以優先級費用對交易進行排序,並非是遵循先進先出原則。雖然之後 Jesse Pollak 對此進行了解釋,但很明顯 Max Resnick 想要表達的關鍵點就是排序器是可以按照某些規則對交易重新排序的,直指排序器中心化的問題。

對於類似 Base 這樣的 L2 算不算一個交易所的討論其實不會產生太多的不同觀點,SEC 委員出現「L2 是交易所」的觀點可能是因為其對 L2 架構的瞭解並不清楚。行業內的討論也更多地出於監管擔憂而不是是非問題。但 Base 利益相關方和 Vitalik 的觀點卻引發了另一層的討論:Base 排序器的中心化是否應該改變?

從監管問題到排序器中心化的爭論

Vitalik 觀點中認為 Base 中心化排序器是為了可擴展性和用戶體驗也引發了大量的爭議。Taproot Wizards 聯合創始人 Eric Wall 表示,就資金安全而言,Base 就是一個託管系統,並指出 Base 的合約仍然可以通過治理進行升級,這意味著運營商及其相關實體(通過安全委員會)保留了相當大的自由裁量權。在他看來,這使得 Base 在功能上更接近於託管系統,而不是完全信任最小化的以太坊擴展。Eric Wall 還在評論區表示,Vitalik 發表觀點的措辭會讓讀者認為即使出現密鑰洩漏也不會導致資金損失,如此表達很不負責任。

前以太坊核心開發者 Lane Rettig 則表示,雖然 Coinbase 本身不會惡意盜取用戶資金,但這並不代表著 Coinbase 不會在政府的壓力下作出不利於用戶的行為。

Galaxy 研究主管 Alex Thorn 認為 Vitalik 的觀點並沒有切中要點,其表示,討論的重點應是 L2 上的證券(securities),而不是 L2 的安全性(security)。雖然 Alex Thorn 沒有明示,但其觀點卻指向了一個非常致命的問題:L2 本身並非交易所,但如果 L2 上的交易平臺是建立在一個非常中心化的鏈上,那麼這些交易平臺是否還能被稱為 DEX 以及是否應該受到監管?

針對越來越多對 Base 中心化的詬病,Vitalik 再次表示,Base 目前確實處在一箇中心化的階段,即安全委員會的絕對多數投票可以升級合約,但他指出,法定人數阻止規則阻止 Coinbase 單方面審查或盜取資金。此外,即使 100% 的安全委員會投票也無法更改正在運行的鏈上代碼的第二階段也在規劃之中。

正在開發 Cardano L2 Midgard 的 Anastasia Labs 創始人在 Vitalik 的補充評論下犀利地發表了「解讀」:將「安全委員會」理解為「多重簽名」;將「75% 投票」理解為「7 個私鑰」;將「要求委員會中可以通過大於 26% 投票權否決提案的個人獨立於管理 L2 的組織之外」理解為「要求該組織使用空殼公司、朋友的公司、經過混淆的子公司或合作伙伴公司來持有多重簽名所需的 3 個私鑰」。

評論區有很多支持 Anastasia Labs 創始人觀點的用戶,他們都認為雖然規則如此制定,但想要繞過規則來實現對 Base 的完全控制非常簡單,治理的不透明化讓這些透明的規則顯得非常不可信。

Web3 基礎設施的監管難題

Base 作為 L2 過於中心化曾多次引發討論,此次 SEC 委員所表達的觀點看似略顯「荒謬」,但也直指問題的核心:如果 L2 上的交易排序可以被隨意操控,那麼這個 L2 就應該受到監管。當然,將 L2 作為交易所進行監管表面上看那缺乏依據,但如果 L2 的運營方通過對排序器的控制將 MEV 收益收入囊中影響交易執行價格等,那麼 L2 某種程度上確實扮演著類似券商的角色。

對於監管機構而言,如何判定基礎設施的「去中心化」是一個難題,即使排序器實現了去中心化,但這些維護排序器網絡的實體之間是否有利益相關等問題很難在短時間內弄清楚。擔心因缺乏監管而導致 FTX 悲劇重演的 SEC,雖然在美國新任總統任期內一定程度放鬆了監管,但其本身也難掩對於監管放鬆而產生重大風險的擔憂。近期美國監管機構推出了針對 DeFi 的一些豁免條款,但對於基礎設施應該如何定義和審查,還是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


Twitter:https://twitter.com/BitpushNewsCN

比推 TG 交流群:https://t.me/BitPushCommunity

比推 TG 訂閱: https://t.me/bitpush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