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nfeeds 導讀:
在一個對稍縱即逝的 MEME 敘事感到疲憊,並重新開始尋找可持續價值的市場中,Founders Fund 的投資劇本提供了一條清晰的、被驗證過的路徑。
文章來源:
https://news.marsbit.co/20250926103207689105.html
文章作者:
火星財經
觀點:
火星財經:Founders Fund 在加密投資領域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源自一套清晰的投資哲學和決策體系。這背後有兩位核心人物的互補作用:Peter Thiel 與 Joey Krug。Thiel 是基金的創始人,也是精神領袖,他在《從 0 到 1》中所強調的逆向思維與壟斷性技術的追求,構成了基金的頂層邏輯。他長期堅持要打造獨立於傳統體系的新一代金融網絡,因此投資視角總是聚焦在能重塑行業格局的底層協議與基礎設施,而不是短期熱點。相對而言,Krug 則是典型的 “加密 OG”。他是去中心化預測市場 Augur 的聯合創始人,後來擔任 Pantera Capital 的聯席 CIO,擁有豐富的 DeFi 項目構建與投資經驗。他極度看重團隊的交付速度(shipping velocity),即能否持續將想法轉化為產品。正是 Thiel 的頂層設計與 Krug 的一線洞察結合,奠定了 Founders Fund 在加密投資中既抓住宏觀浪潮,又能精準挑選駕馭浪潮的團隊的獨特優勢。他們的投資風格可總結為三點:優先基礎設施、早期介入、佈局高潛力項目。根據這套投資教條,Founders Fund 的 Portfolio 中有一批高潛力項目被認為值得重點關注。首先是 Polymarket,去中心化預測市場的龍頭,日交易量和活躍用戶數長期處於高位。外界普遍預期其代幣發行已是必然,結合其向 SEC 文件中提到的認股權證,以及近期獲得 CFTC 積極信號,Polymarket 的追溯性空投可能會成為下一個行業大事件。其次是 Sentient,一個去中心化 AGI 網絡項目,試圖用區塊鏈打破 AI 巨頭的壟斷,其願景與 Thiel 的長期主義高度契合。8500 萬美元的融資規模為其未來的社區激勵和空投提供了強大支撐。第三是 N1(前 Layer N),專注於金融應用的高性能 Rollup 網絡。L2 項目發行代幣已是行業慣例,N1 的空投極可能與測試網、早期交互緊密掛鉤。第四是 Opensea,NFT 市場的 OG,雖然空投傳聞多年未落地,但面對 Blur、LooksRare 等競爭對手,社區化治理和追溯性空投仍是最可能的路徑。除此之外,還有一批基礎設施型項目,如 Caldera(RaaS 平臺)、Citrea(比特幣 L2)、Helius(Solana 生態 API 服務商),這些賣水人項目最終通過代幣化來共享協議價值的可能性極高。Founders Fund 的投資邏輯,在當下尤其具有啟發性。在一個 MEME 敘事逐漸疲憊、市場重新尋找可持續價值的週期裡,這套劇本清晰地指向基礎設施優先,革命性敘事驅動。Plasma 的爆火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它不僅證明了 Founders Fund 的前瞻性眼光,也印證了其投最底層,守最長期的哲學。而從 Polymarket 到 Sentient,再到 N1 與 Opensea,Funders Fund 持續押注那些能改變行業格局、具備高空投潛力的關鍵項目。對於普通參與者而言,跟隨聰明錢的腳步,本質上是學習一套發現長期價值的有效方法論。這份清單不僅提供了研究與參與的方向,也提醒我們:風險與機會永遠並存。真正能穿越牛熊的,是那些致力於解決核心問題、建立堅固生態護城河的項目。空投只是財富效應的開始,而能否抓住基礎設施 + 長期主義的主線,才決定了誰能在下一個週期中積累真正的價值。
內容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