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橫空出世三年後,美國勞動者依然堅守崗位。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和布魯金斯學會的一項新研究分析了截至 7 月份的聯邦就業數據,發現人工智能尚未引發科技高管們預測的大規模失業。
研究人員追蹤了自2022年11月OpenAI向公眾發佈ChatGPT以來,職業結構的變化速度。雖然工作崗位的變動速度比近年來略快——比21世紀初互聯網繁榮時期高出約一個百分點——但這些變化似乎是技術轉型的典型特徵,而非許多人擔心的經濟動盪。
冬天可能仍會到來——只是不是現在。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該論文的合著者莫莉·金德告訴《金融時報》 :“我們目前還沒有陷入經濟領域就業危機;總體而言,情況比較穩定。這對焦慮的公眾來說應該是一個令人安心的信息。”

硅谷的言論與職場現實之間的差距日益凸顯。據Decrypt報道,Anthropic 首席執行官達里奧·阿莫德 (Dario Amode) 表示,五年內多達 50% 的入門級白領職位可能會消失;而被稱為“人工智能教父”的傑弗裡·辛頓 (Geoffrey Hinton) 則估計,如果情況繼續發展下去,人工智能可能會大幅加劇經濟缺口。
“實際上,富人會用人工智能取代工人,”他告訴《金融時報》 。“這將造成大規模失業,並大幅提高利潤。它會讓少數人變得更富有,而大多數人變得更窮。這不是人工智能的錯,而是資本主義制度的錯。”
OpenAI 的 Sam Altman 多次指出客戶服務工作特別容易受到攻擊,最近的一項研究認為人工智能在至少 44 個商業領域與熟練的人類工人相匹配。
但數據卻講述了不同的故事。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了多項指標,包括職業結構變化、行業特定變化以及不同工作類別的人工智能暴露水平。根據OpenAI自己的指標,理論上最容易受到人工智能自動化影響的職業從業者並沒有表現出被取代的跡象。約18%的從業者從事人工智能暴露程度最高的工作,這一比例自2023年1月以來一直保持平穩。

包括報紙、電影和數據處理在內的信息行業呈現出最大的職業變化。但這些變化在ChatGPT發佈之前就已開始,這表明這是行業特定因素,而非人工智能的顛覆。金融和專業服務也表現出類似的模式——這些變化早於所謂的人工智能革命。

年輕的大學畢業生處境艱難,20 至 24 歲擁有學士學位的年輕人失業率從 4 月份的 4.4% 上升至 8 月份的 9.3%。但研究團隊發現,這一模式與 25 至 29 歲年齡較大、擁有學位的人群的失業率相似,這表明勞動力市場普遍放緩,而非人工智能取代了勞動力市場。自 2021 年以來,這些年齡段之間的失業率差異一直在 30% 至 33% 的窄幅範圍內波動,ChatGPT 出現後失業率並未加速上升。
歷史先例支持了研究人員對立即顛覆的懷疑。計算機直到公開發布近十年後才成為標準辦公設備。互聯網對工作場所的變革則持續了更長的時間。研究指出,職業變化在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大規模產業轉移時期)達到頂峰,增長率為20-21%。目前的變化率徘徊在10%左右。
研究人員寫道:“從歷史上看,工作場所的廣泛技術變革往往會發生幾十年,而不是幾個月或幾年。”
研究人員承認數據存在顯著侷限性。OpenAI 的“暴露”指標衡量的是理論上的脆弱性,而非實際的 AI 使用情況。Anthropic 的 Claude 聊天機器人使用數據顯示,AI 的使用情況高度集中於程序員和作家,這並不能代表更廣泛的勞動力模式。該團隊呼籲所有主要 AI 公司提供全面的使用數據,以正確評估對工作場所的影響。
研究團隊計劃每月更新,以追蹤任何新出現的模式。目前,人工智能革命已近三年,職場上最顯著的變化似乎是高管們談論人工智能的程度,而不是它對就業的廣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