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隱私的終結?德國改變歐盟聊天管控政策引發警覺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歐盟備受爭議的聊天控制提案在德國的最新進展引發了隱私權倡議者和技術領袖的強烈抗議。

加密通訊應用Signal在社群媒體上表達了對德國可能放棄其長期以來反對歐盟侵入性監控措施的原則立場的深切擔憂。 Signal警告稱,此舉實際上可能終結歐洲的私人通訊權利。

聊天控制提案是什麼?

聊天控制是歐盟提出的一項提案,旨在強制 Signal 和 WhatsApp 等加密訊息服務提供者掃描私人聊天中是否存在兒童性虐待等非法內容。

該政策要求公司實施端到端訊息掃描。批評者認為,這項措施極具爭議,要求加密技術中存在根本性的後門。此類監控風險破壞了私密安全通訊的本質。它會使數百萬用戶暴露在政府監管之下,並可能被濫用。

儘管遭到隱私專家、民權組織和眾多科技公司的強烈反對,德國仍堅持原則性地反對這項提案。該國認為聊天控制明顯威脅公民權利。然而,最近的報導表明,德國可能即將改變立場,並可能為推動聊天控制倡議提供關鍵的政治支持。

Signal 發出的警告

Signal在聲明中表示對這些報導“感到震驚”,並強調了德國預期轉變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該訊息平台強調了德國先前的反對立場對保護整個歐洲隱私權的重要性。它警告稱,默許聊天控制將「意味著歐洲大陸隱私權的終結」。

Signal 還透過一份詳細的 PDF 文件進一步支持了其聲明,概述了該立法提案的風險和影響。該文件呼籲利害關係人抵制加密技術的侵蝕,並強調不應以執法效率為幌子犧牲安全和隱私。

著名密碼學家和區塊鏈研究員 Peter Todd 強調了其道德影響,他說:

如果法案通過,Signal 唯一合乎道德的選擇就是拒絕遵守。 Signal 甚至不應該屏蔽歐盟:讓歐盟來屏蔽他們吧。這也應該是唯一合法的選擇:實施聊天控制是對人類的犯罪。

對歐洲隱私的更廣泛影響

這項潛在的政策轉變遠不止關乎德國或某項歐盟法規。它挑戰了數億歐洲人的數位隱私和安全基礎。強制後門和資訊掃描開創了令人不安的先例,這些先例可能會在世界各地複製,侵蝕人們對數位通訊的信任,扼殺言論自由。

目前,歐洲大陸正大力推進 2029 年前推出 CBDC 的計劃,而此前有消息稱英國計劃為其公民推出數位身分證。

如果德國放棄抵抗,聊天控制提案可能會獲得足夠的支持,最終成為法律,重塑整個歐洲大陸的隱私權。其結果不僅將決定歐洲隱私的未來,還將在監控與安全鬥爭中建立全球典範。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