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經濟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最近有很多關於我們正處於人工智能泡沫的討論。我想說,我們正處於泡沫之中,這幾乎是共識,但這可能意味著我們並沒有。作為一個經歷過2-3個加密貨幣週期的人,我認為真正的泡沫有一個關鍵特徵:最終供應會大幅超過需求。

我的核心信念是,我們正處於機器轉型的邊緣,機器的工作量將遠超人類。這將對未來十年的世界格局產生結構性變化。對機器的需求遠超任何人的準確預測。

在 RouteMesh 內部(稍後會詳細介紹!),我們的團隊從 7 人縮減到了 2 人。結果:我們的交付速度提升了,資金消耗減少了,推進創意的能力也增強了。這一切都歸功於人工智能的獨特優勢。兩名技術嫻熟的操作員可以大幅超越 10 人或 20 人的團隊。

招聘人員的成本極高(不考慮時間因素),而且產出與成本呈非線性關係。員工人數翻倍並不會帶來產出翻倍。然而,有了代理,你至少可以將一個人或一個團隊的工作量擴大一個數量級——至少在當下是這樣。未來的模式將進一步提升這一比例。這些並非假設的數字,而是我和其他創始人親身經歷的現實。

在不增加人力投入的情況下,實現經濟產出規模化,這在經濟學上是前所未有的。團隊成員人均收入是衡量組織效率的黃金標準,而我們正開始看到一些前所未有的數字。對於排名前十分之一的公司來說,人均收入 500 萬美元已是常態。加密貨幣公司可以將這一目標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水平。

自工業革命以來,經濟產出與就業緊密相關。僱傭人員是擴大產出的必要條件。

然而,這種聯繫如今已發生顯著改變。機器資源可以大幅提升人均產出係數。我們的整個經濟都圍繞著資本、勞動力和資源之間的協調。機器將這種協調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我的論點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未來的工作將以機器優先的經濟為中心,任何輔助機器的東西都會有大量的需求,因為它們具有始終在線、不斷增值的特性。

在機器優先的經濟中,需要以下內容:數據中心、能源、GPU、CPU、內存、可再生基礎設施、電池、安全、電力存儲、稀有金屬、傳輸、房地產ETC。

我們未來擴大經濟產出的能力,取決於我們能否擴大機器經濟中各個子行業的規模。截至2025年,最大的制約因素是電力,但我預測,隨著機器經濟的發展,電力也將持續演變和變化。

過去的通話

這個博客的一大亮點是,我可以記錄這些年來我打過的電話,看看它們進展如何!回顧一下,我發現以下幾個地方很有意思:

我想通過寫這篇文章來表達我的信念:我們正處於一個新範式的開端,未來工作將會在人工智能的推動下呈現什麼樣子,並且隨之而來的是豐富的投資機會。

加密貨幣教會我一件事:你瞭解某件事,並不意味著市場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定價。事實上,市場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才能跟上。信息和背景信息都有延遲。

投資人工智能堆棧

好吧,所以你必須分解一下,當人們想到人工智能時,他們會想到什麼?GPU。具體來說,是英偉達。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持有英偉達的股票。我認為他們會成為第一家市值 10 萬億美元的公司,但高Alpha ( High Alpha) 並非如此。我們來探討二階和三階效應。

那麼下一個問題是,我們還能投資什麼?NVIDIA 不生產芯片,他們只是設計芯片並構建相關的基礎設施。那麼誰來生產芯片呢?一家名為臺灣半導體制造公司(TSMC)的公司。

但你猜怎麼著?臺積電需要機器來製造非常精密的電路,所以他們不得不從一家名為ASML的公司購買機器。每臺機器售價2億美元,而ASML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夠生產這些高度專業化的機器的公司。儘管ASML是全球最大的公司,但他們的客戶也只有5家左右。沒有ASML,整個AI供應鏈就會中斷。

好吧,太棒了,你有了芯片,但如何讓它們發揮作用呢?嗯,你需要在某種數據中心裡用到它們。要給這個數據中心供電,你需要能源。你可以從電網獲取能源,也可以通過離網解決方案獲取。這兩種方式都有各自的優勢,但如果你關注社交媒體,就會發現隨著電力社會化程度的提高,美國民眾對直流電建設的呼聲越來越高。

Bloom Energy 公司生產的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 (SOFC) 可以利用電能將氫氣轉化為電能,在不到 90 天的時間內啟動數據中心。但 SOFC(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需要一種名為鈧的特殊金屬,這種金屬在中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均有供應。加拿大證券交易所有一家名為 Scandium International Mining 的公司專門從事鈧開採。該公司股價今年迄今已上漲 445%。

因此,一旦你用鈧元素為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 (SOFC) 電池供電,併為搭載 NVIDIA GPU 的數據中心供電,你就需要良好的冷卻基礎設施。Vertiv 應運而生:他們是 GPU 液冷基礎設施領域的市場領導者。這意味著數據中心需要更少的水來冷卻芯片。當然,所有這些都需要連接在一起,因此你需要專門從事數據中心佈線基礎設施的公司:偉創力 (Flextronics) 應運而生。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正是他們的專長。

我可以繼續說下去,但正如你所見,有一條完整的供應鏈將為即將到來的機器經濟革命提供動力。投資它需要嚴謹的思維,而這種嚴謹的思維將被證明是有價值的。上面提到的大多數股票今年迄今上漲了至少100%,有些甚至上漲了500%到1000%。這讓理性的投資者不禁要問:

我們處在泡沫之中嗎?

不。

如果說過去5-10年我學到了什麼,那就是你不能盲目地套用模式,然後盲目地認為一切都一成不變。當2020年新冠疫情崩盤發生時,那些精通貨幣理論的人知道,大量的刺激措施實際上會引發全球歷史上最大的牛市。2021年,高利率制度導致市場“崩盤”……結果卻在2024年回到了歷史高點。加密貨幣週期的預期是每4年創下歷史新高,直到不再創下歷史新高。沒有什麼是可以保證的,你必須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評估。

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十字路口,華爾街認為我們正處於泡沫之中,所有這些數據中心的融資都過度擴張,配置過剩。他們最喜歡的比喻是,電信公司在2000年投資了所有這些基礎設施,然後花了10到20年才得到充分利用。我討厭這種說法,因為它是通過類比推理,而不是通過第一性原理推理。

人工智能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野獸,原因如下。

這裡的泡沫是指所有這些數據中心建設的供應。泡沫要“破裂”,就意味著需求枯竭,沒有人使用/支付這些東西。然而,我的問題是,在未來的什麼時候,我們會醒悟過來,說:

“你知道嗎,所有這些人工智能的使用對我的業務都很有好處,我想我會減少使用它。”

這簡直荒謬。消費者對他們想要完成的計算工作流的要求越來越高。上下文窗口越來越大,呈二次方增長,代理每年的運行時間也越來越長。

欲瞭解我對此的更多想法,請查看這篇文章:

即使在公司內部,如果明天人工智能的價格因為供應過剩而下降,我也會為這些機器支付更多費用,因為我們更願意把錢花在計算上,而不是人力資源上。我已經為人工智能軟件支付了數百甚至數千美元,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會支付更多。

我的支付能力與價值成正比,而且我不得不說,它的價值簡直高得離譜。我在克勞德代碼使用情況儀表盤上排名第30位,在30天內消耗了數十億個代幣。請給我儘可能多的計算資源。每三個月,我對人工智能的信任度就會增加,並行生成的代理數量也會增加,我對這些功能能力的期望也會隨之提升。我絕對不會在明天醒來後說:“不,我要回到以前的樣子。” 漫長的機器勞動​​。

補充一下,截至2025年,ChatGPT每週約有8億活躍用戶。地球上有80億人口。我媽媽也在大量使用ChatGPT。你以為我們醒來後都會說“是的,人工智能有點蠢,我拒絕使用它”嗎?根本不是。如果你真的這麼想,那你可能還沒有真正體驗過人工智能帶來的生產力提升。現在,每個ChatGPT用戶都在使用底層推理模型、工具等等。這種需求非常真實。

我的下一個觀點是,我認為很多人忽略了這一點。就收入而言,人工智能的支出可能在200億到500億美元之間,人們會問,這個數字怎麼才能增長到1萬億美元呢?

這只是對基礎設施支出的有限解讀。GPU 是加速計算平臺。我們正在經歷一場鉅變,目前已有 1 萬億美元的現有計算資源正在遷移到基於 GPU 的工作負載。大型矩陣乘法是我們大部分工作的基礎。社交媒體平臺上的推薦引擎都依賴於 GPU,並且需要數據中心。生成式人工智能是目前所有資本支出的眾多用例之一。除了遷移現有工作負載和生成式人工智能之外,還有:

如果你缺乏數據中心和電力,那麼你基本上在所有這些行業中都會面臨缺口。我們對智能的需求已經滲透到未來經濟的方方面面,而計算的需求正是由於我們遠遠落後而產生的。

所有這些中另一個非常有趣的點是,中國五年前就已經在這些領域投入了鉅額資金。我們只是在追趕。未來取決於誰能獲得最多千兆瓦的計算能力來滿足其需求。如果你認為我們已經過度建設數據中心和能源,那麼你也必須相信中國也是錯的。

那麼這出戏到底是怎樣的呢?

購買。雖然大多數人認為能源、數據中心和 GPU 是一筆被過度炒作且價格昂貴的交易,但我的觀點恰恰相反:這將是它們有史以來最便宜的價格。我們正面臨嚴重的計算短缺,在機器經濟堆棧中,一切都將重新定價。

機器經濟堆棧與人類經濟堆棧不同,因為它在整個過程中利用了地緣政治力量、單位經濟、硬物理限制和軟件堆棧。

雖然我仍在100%投資加密貨幣,但我也在積極投資機器經濟,因為我認為它是加密貨幣經濟的一個更大的子集。如果這篇文章獲得足夠的關注,我會更詳細地闡述我是如何選擇機器經濟的,以及它們的重要性。有很多令人興奮的名字,而且它們現在對你我來說都是公開市場值得投資的。只要你懂得去尋找,機會就在敲門。

機器勞動時間長,人力勞動時間短。

短則機器創造力,長則人類創造力和獨創性。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1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