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基礎設施之戰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專鏈上線背後的故事。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今年,隨著穩定幣制度化的討論日益升溫,尤其是在美國,全球穩定幣基礎設施的競爭也愈演愈烈。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美元穩定幣Tether(USDT)和USD Coin(USDC)的發行方已宣佈計劃推出專用區塊鏈。該戰略旨在使發行方能夠直接獲取之前由發行和流通穩定幣的通用區塊鏈分享的交易費收入,同時構建針對現實世界支付和監管合規性進行優化的自身基礎設施。

據DeFirama統計,截至8日上午10點15分,穩定幣總市值已達3032億美元(約合430.24萬億韓元)。這是穩定幣市值首次突破3000億美元,月環比增長逾6%。與年初約2052億美元(約合291.17萬億韓元)相比,短短10個月內,穩定幣市值增長了48%。



今年第三季度的增長尤為顯著。根據區塊鏈數據聚合網站 RWA.xyz 的數據,第三季度共有價值 456 億美元的穩定幣流入加密貨幣市場,較上一季度激增 324%。其中,USDT 以 196 億美元(約合 27.82 萬億韓元)和 USDC 以 123 億美元(約合 17.46 萬億韓元)領漲。

快速增長的穩定幣市場不僅為Tether和Circle等主要發行機構帶來了鉅額利潤,也為發行和分銷穩定幣的區塊鏈基礎設施運營商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即使不直接開發或運營穩定幣,他們也僅僅通過在相關鏈上發行和流通穩定幣就能獲得交易費收入。

事實上,根據 Zangle Research 的數據,Tron (TRX) 是一個 Layer 1 區塊鏈,因其低費用和快速交易速度而主要用於穩定幣交易。在過去一年中,TRX 在所有區塊鏈項目中實現了最高的收入,創造了 36 億美元(約合 5.1145 萬億韓元)。Tron 約 99% 的交易量來自 USDT 交易。

因此,穩定幣發行者也在開發自己的專用區塊鏈。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 Tether 的“穩定”鏈。雖然 Tether 尚未正式參與開發,但總部位於香港、與 Tether 母公司相同的交易所 Bitfinex 主導了該項目,並獲得了 2800 萬美元(約合 398 億韓元)的投資。由於 Tether 首席執行官 Paolo Ardoino 擔任顧問,該穩定鏈實際上被認為是由 Tether 主導的區塊鏈。

穩定鏈的一個關鍵特性是交易費用直接用 USDT 支付,而不是用單獨的代幣。例如,在現有的 Tron 區塊鏈上,發送穩定幣需要使用區塊鏈的原生代幣 TRX 來支付費用。然而,在穩定鏈上,只需持有要轉賬的 USDT,即可同時處理費用,從而更加簡單直觀。此外,不存在代幣價格波動導致費用飆升的風險,從而可以以可預測的成本實現穩定的支付。

還有一種戰略判斷是,穩定幣需要專用區塊鏈,而不是用於現實世界支付的通用區塊鏈。與 Visa 等現有支付網絡每秒可處理數萬筆交易不同,Layer 1 區塊鏈的速度明顯較慢。事實上,以太坊持有約 45% 的 USDT 流通量,但每秒最多隻能處理 20 筆交易。Stablechain 旨在通過優化穩定幣支付和匯款的交易處理來顯著提高這一速度。

Circle 是市值第二大的穩定幣 USDC 的發行方,該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專用區塊鏈 Arc。Arc 鏈也旨在接受 USDC 的手續費支付。此外,它還具備監管特定的隱私保護功能,可在向監管機構提供交易歷史記錄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常規交易中敏感用戶信息的洩露。

國內企業也紛紛加入穩定幣鏈的競爭。國內遊戲公司Wemade最近宣佈,計劃於明年第一季度推出專用穩定幣鏈“Stable One”。與Stable和Ark類似,該鏈允許在其上發行的穩定幣直接用作手續費,每秒可處理超過3000筆交易。Upbit的運營商Dunamu於9日發佈了其自主研發的以太坊Layer 2區塊鏈“GIWA”。雖然該公司並非專門用於穩定幣的專用鏈,但越來越多的猜測認為,該公司可能通過與新成立的子公司Naver簽訂發行韓元計價穩定幣的合同,轉型成為一家穩定幣基礎設施公司。

穩定幣支付公司 Payram 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基於區塊鏈的通用穩定幣支付時代即將結束。支付軌道的遷移已經開始,未來十年的價值轉移效率將取決於選擇哪些合作伙伴。”
金正宇記者
< 版權所有 ⓒ Decenter。禁止未經授權的複製和重新發布 >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