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概念大補帖(六):目標管理與 Benchmark

Beta 的概念

簡單來說,Beta 代表的就是「市場報酬」,以美股市場來說,通常會以 S&P 500 指數作為 Beta。

如果一套策略的:

➡️ Beta = 1,代表市場漲(跌)1%,策略也是漲(跌)1%

➡️ Beta = 2,代表市場漲(跌)1%,策略會漲(跌)2%

➡️ Beta < 0,代表策略本身和市場漲跌相反,常為避險資產/策略

做好目標管理,不要瞎忙活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巴菲特的平均年化績效大概才 20%,為什麼他可以被稱為「股神」?

有兩個核心理由:

  • 長年擊敗 Beta(S&P 平均年化約 10%)
  • 穩定創造此報酬,而不是某一次的爆擊(不是運氣好)

要知道,多數人在金融市場是賠錢的,人人妄想當股神,最後都成了養分。因此,不論是在交易策略的設計、或是交易計畫的擬定,我們都要問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Benchmark 的概念

有人會說:「目標就是賺錢啊」

很好,那下一個問題就是「要賺多少錢」?

在 crypto 的世界,有一個比較畸形的價值觀:多數人聽到「一年 10%」其實是嗤之以鼻的,根本不屑。

看看山寨幣的信徒數量就知道了,不要說 S&P 500 了,大多散戶連持有 BTC 都嫌慢,不是嗎?

在 crypto market,BTC 通常會被視為這個市場的 benchmark,而各位可以捫心自問:

2024 有多少人瞎忙活一整年,卻跑輸單純持有 BTC 的?

在此再舉個例子:

如果以 BTC 作為 benchmark,從今年 1/20 高點至發文日(4/15),最大跌幅約為 32%,

在這段時間內,只要你的虧損 < 32%,其實你就已經打贏了 benchmark。

因此,重點在於:

市場欣欣向榮之時,豬都會飛,此時就要保證收益至少 = beta;一旦市況惡化,適時轉為防守模式也是一套策略,「不操作、減倉、空倉」都是策略的一種。

我們不可能抓住每一個波段,但求不要跑輸 beta 即可。

總結

簡單總結:

  • Beta = 市場報酬的概念,常被用來當作 Benchmark
  • 巴菲特強在「複利 + 穩定創造報酬」,而不是單一爆擊
  • 仔細思考自己的「目標管理」,然後再擬定交易策略
  • Beta 是最容易賺取的收益,操作上至少不能輸給 Beta

說來也有趣,crypto market,動輒 5000%、300 倍的績效,這導致很多人根本看不上一年 10% 的策略,人人都妄想成為造富神話中的主角,但最終都在血腥的金融市場中,成為了眾屍骸中的一部分。

如果你是想在市場穩定盈利,請務必思考目標管理的議題;如果你只是想來賭博、拚爆擊,那你可以當我沒說。

最後用一張之前開發量化策略時的截圖作為結尾,在策略的開發上,

benchmark 除了是 beta,也可以是同一套策略本身。

以上就是交易概念大補帖(六)的內容,希望對各位有幫助,感謝閱讀至此的你。

原文連結:https://x.com/market_beggar/status/1911966289549304269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