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tacy Muur 來源:X,@stacy_muur 翻譯:善歐巴,金色財經
TL;DR
催化劑:美國股市收盤後,特朗普政府宣佈對中國商品加徵 100% 關稅,並出臺軟件出口管制措施(11 月 1 日生效)。
加密市場損失:清算規模達 160-190 億美元;比特幣(BTC)日內跌幅 12%,以太坊(ETH)日內跌幅 16%,多數山寨幣跌幅介於 20%-53%。
傳統市場表現:標普 500 指數下跌 2.71%,納斯達克指數下跌 3.56%,道瓊斯指數下跌 1.90%。
背景因素:市場槓桿率創紀錄、未平倉合約高企,疊加週末流動性低迷,放大了此次跌幅。
後續走勢:先進入企穩階段,隨後大概率呈漸進式復甦,而非 V 型反彈。
一、暴跌時間線
10 月 10 日(週五)上午:關稅威脅再次浮現,比特幣在 11.7 萬美元附近承壓震盪。
美國股市收盤後:100% 關稅政策與軟件出口管制措施正式公佈,比特幣幾分鐘內暴跌約 3000 美元。
亞洲交易時段:清算潮加速蔓延。截至香港時間午間,多頭清算規模已達 167 億美元。
綜上,特朗普政府宣佈的 “100% 對華商品關稅”,疊加 “11 月 1 日生效的關鍵軟件出口管制”,引發了全資產類別的避險拋售。加密市場遭遇史上規模最大的美元計價清算,在週末流動性稀薄的環境下,強制平倉引發的連鎖反應進一步放大了跌幅。
二、市場具體影響
1. 比特幣
當前價格:110,541 美元;日內低點:104,582 美元;日內高點:121,705 美元;24 小時跌幅:12.4%。
成交量:約 1530 億美元,接近近期平均水平的 2 倍。長下影線形態暗示拋售壓力已接近耗盡。
關鍵價位:支撐位 10.4 萬美元;阻力位 11.8-12 萬美元;下一供給區 12.5-12.7 萬美元。
重要數據:交易所資金流
10 月 8 日:38,020 枚 BTC 流入交易所(資金派發階段)。
10 月 9 日:7,320 枚 BTC 流出交易所(資金積累階段)。
10 月 10 日:6,180 枚 BTC 流出交易所(恐慌中積累)。
解讀:暴跌前,資金在市場高位派發;暴跌後,資金在恐慌中開始逢低積累。
2. 以太坊
當前價格:3,765 美元;日內低點:3,460 美元;日內高點:4,755 美元;24 小時跌幅:16.1%。
成交量:約 977 億美元,創階段性新高。10 月 7 日價格在 4,755 美元遇阻回落,此形態符合 “高位派發” 特徵。
關鍵價位:支撐位 3,460 美元;阻力位 4,100-4,350 美元;下一供給區 4,750 美元附近。
重要數據:交易所資金流
10 月 8 日:686,750 枚 ETH 流入交易所(大規模派發)。
10 月 9 日:86,930 枚 ETH 流出交易所(強勢積累)。
10 月 10 日:49,530 枚 ETH 流出交易所(持續積累)。
3. 山寨幣
普遍跌幅:峰值回撤幅度介於 20%-53%。
個別表現:
XRP:最低跌至 1.64 美元,隨後反彈至 2.36 美元。
DOGE、ADA:拋壓沉重,跌幅居前。
SOL:相對抗跌,跌幅小於多數山寨幣。
LINK、AAVE:呈現 “投降式拋售” 特徵。
下跌驅動因素:流動性低迷、槓桿高度集中、資金向比特幣與穩定幣轉移、強制平倉期間訂單簿深度不足。
4. 傳統市場
標普 500 指數下跌 2.71%,納斯達克指數下跌 3.56%,道瓊斯指數下跌 1.90%,科技板塊領跌。
走勢特徵:此次下跌為全市場避險行為,並非加密市場獨有。
三、清算機制
總清算規模:160-190 億美元,其中多頭清算約 167 億美元(佔比 87%),空頭清算約 24 億美元(佔比 13%)。
規模對比:按美元計價,此次清算規模較 FTX 崩盤時期或 2020 年 3 月 “黑天鵝” 事件高出一個數量級(儘管當前市場整體規模也更大)。
為何清算規模如此龐大?
比特幣在接近 12.7 萬美元歷史高點後,市場槓桿率過度堆積。
週末做市商風險偏好下降,流動性陷入 “真空”。
衍生品市場承壓:負資金費率、穩定幣基差異動、強制去槓桿引發連鎖反應。
四、宏觀驅動因素
政策衝擊:100% 關稅與軟件出口管制直接引發企業盈利預期與供應鏈風險重定價,成長股與科技板塊首當其衝;且政策 11 月 1 日生效的時間點明確,短期 headline 壓力持續。
市場倉位:高槓杆與高未平倉合約(OI)使市場對利空極度敏感,抗風險能力薄弱。
監管背景:美國加密政策不確定性仍存,部分機構逢低買入意願受限。
五、後續走勢展望
請注意:以下內容不構成任何財務建議,本人能力有限,僅供參考
1. 暴跌後典型走勢序列
第一階段:持續下跌與去風險(已完成)。
第二階段:數據面與做市商行為推動企穩(進行中)。
第三階段:基差修復與跨平臺套利迴歸正常(進行中,此過程或限制初期反彈高度)。
第四階段:流動性恢復帶動漸進式復甦(大概率在未來 1-2 周內展開)。
2. 未來 1-2 周情景預測
樂觀情景(概率 40%):比特幣 10.4 萬美元、以太坊 3,460 美元的 “投降低點” 守住,價格向期權最大痛點區間(比特幣 11.8-12 萬美元、以太坊 4,100-4,350 美元)靠攏。
悲觀情景(概率 35%):若貿易摩擦升級或流動性持續緊張,可能重新測試甚至小幅跌破前期低點,目標位比特幣 9.5-10 萬美元、以太坊 3,000-3,200 美元。
基準(概率 25%):進入區間震盪,比特幣 10.5-12 萬美元、以太坊 3,500-4,200 美元。
3. 需重點關注的關鍵價位
比特幣:104,582 美元(關鍵支撐);11 萬美元(多空分水嶺);11.5 萬美元(第一阻力);11.8-12 萬美元(主要阻力);12.5-12.7 萬美元(供給區)。
以太坊:3,460 美元(關鍵支撐);3,750 美元(多空分水嶺);4,000 美元(心理關口);4,100-4,350 美元(主要阻力);4,750 美元(供給區)。
4. ETF 資金流背景
比特幣 ETF:10 月 6-9 日錄得強勁資金流入(約 35 億美元),10 月 10 日出現小幅流出。解讀:買家暫時觀望,而非大規模撤離。
以太坊 ETF:10 月 10 日出現顯著資金流出(約 1.75 億美元)。解讀:雖釋放負面信號,但流出規模相對於總市值仍較小。
六、不同風險偏好操作策略
1. 保守型策略
等待明確企穩信號,採用 “定投” 方式佈局比特幣與以太坊。
不使用或僅使用低槓桿,止損位設置在比特幣 10.4 萬美元、以太坊 3,400 美元下方。
避開流動性稀薄的小眾山寨幣。
2. 進取型策略
在比特幣 11 萬美元、以太坊 3,750 美元附近嘗試戰術性做多,槓桿倍數控制在 2-3 倍。
目標位:比特幣 11.8 萬美元、以太坊 4,100 美元;嚴格設置止損(比特幣 10.3 萬美元下方、以太坊 3,400 美元下方)。
接近阻力位時逐步減倉。
3. 長期型策略
維持核心倉位暴露,在市場回調時逢低增持。
重點關注比特幣、以太坊,以及少數流動性充足的優質項目。
七、結構性結論
加密貨幣仍屬於高波動性風險資產,宏觀衝擊會快速傳導至市場。
槓桿仍是放大跌幅的核心推手,過度槓桿化始終是市場暴跌的重要誘因。
極端成交量下的 “投降式長下影線”,往往標誌著中期佈局機會。
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將維持市場實際波動率在高位。
此次暴跌本質是 “宏觀利空下的高槓杆出清”,而非加密行業核心邏輯破裂。資金流數據顯示:暴跌前市場在高位派發,暴跌中資金已開始恐慌性積累。
若後續無進一步政策惡化,預計市場將先進入企穩窗口,完成套利修復後,逐步向比特幣 11.8-12 萬美元、以太坊 4,100-4,350 美元區間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