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大的金融科技會議——2025 年全球金融科技盛會 (GFF) 有意將私人加密貨幣和穩定幣排除在其主要議程之外。
此舉標誌著印度政府的戰略重心從投機性數字資產轉向國家監管的數字化轉型。與此同時,印度政府也對外國加密貨幣交易所進行了嚴厲打擊,這明確表明印度金融科技的未來將完全聚焦於政府和印度儲備銀行(RBI)監管下的技術。
政府主導的數字化轉型成為主流
GFF 2025於 10 月 7 日至 9 日在孟買舉行,出席會議的政府角色包括印度財政部長以及印度儲備銀行和電子信息技術部 (MeitY) 的官員。然而,縱觀官方議題和發言人名單,我們可以看到,私人加密資產始終缺席。
相反,討論的焦點集中在國家直接控制的領域。這些領域包括人工智能的金融應用、國家數字基礎設施(如DigiLocker)、 CBDC的進步以及可持續金融。這種模式表明,當局有意將私人的、不受監管的加密資產單獨分類。印度堅稱這些資產並非法定貨幣。這種做法強化了政府的立場:只有在政府允許的情況下,金融創新才會受到歡迎。
金融情報機構和印度金融情報機構執法行動封鎖外國平臺
將加密貨幣從官方金融科技討論中剔除的決定,點擊了同時採取的激進監管措施。2025年10月初, 印度金融情報部門(FIU-IND)下令封鎖25家外國加密貨幣交易所的訪問,原因是這些交易所未根據《防止洗錢法》(PMLA)註冊。這些平臺未能遵守印度強制性的反洗錢(AML)和了解你的客戶(KYC)要求。
這項行動不僅僅是一個警告,它實際上將不合規的平臺從國內市場中移除,強化了政府對監管紀律的承諾。金融情報機構印度分部的命令向Web3行業發出了明確的信號:未能集成受監管的金融框架將被排除在市場之外。這種嚴格的執法背景解釋了加密貨幣被排除在GFF計劃之外的原因。當局要求所有金融運營商(無論是數字金融還是傳統金融)都必須達到嚴格的國內標準,才能被視為印度金融科技未來發展的合法參與者。
印度的加密貨幣監管困境:穩定幣和央行數字貨幣
2025 年 10 月 3 日,財政部長 Nirmala Sitharaman 概述了政府對數字資產的微妙但堅定的立場。
西塔拉曼部長承認波動性較大的虛擬數字資產(VDA)風險。但她認為,各國必須“做好參與”穩定幣的準備。她認識到穩定幣有可能改變跨境支付和金融基礎設施。這製作了監管上的矛盾:印度致力於消除投機性VDA以下降系統性金融風險,但也認識到資產的底層技術不容忽視。
最終,印度正將其數字化雄心轉向央行數字貨幣(CBDC)和政府監管的數字基礎設施。同時進行的打擊行動以及將加密貨幣從GFF計劃中移除,都是強烈的信號。要觸達印度龐大的消費者群體,需要全面採用和集成。這意味著必須遵守國內監管框架。希望挖礦全球增長最快的金融科技市場的公司必須將其戰略與印度對受監管的數字化未來的願景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