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銀行管理局發佈了一份新報告,重點介紹了加密貨幣行業如何試圖繞過MiCA等新法規及其擴展的反洗錢/反恐怖融資立法框架。MiCA將於2024年底全面生效,首次為這個由27個國家組成的經濟集團提供了一套統一的加密資產提供商管理規則。
EBA 沒有具體點名任何加密貨幣公司,但表示“一些實體試圖規避監管要求”可能會繼續,並補充說,這可能會“對歐盟金融體系的完整性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EBA 提到的風險之一是所謂的“擇地而行”。這指的是企業試圖在某個其認為審批機制較為寬鬆的國家獲得監管批准,以便之後能夠在歐盟其他地區合法運營。這也被稱為“護照通行”。
報告稱,在MiCA實施之前,一家未具名的實體在短時間內向多個國家提交了註冊和許可申請。隨後,該公司“撤出了那些(當局)提出質疑或申請受到質疑的司法管轄區”,然後在未受到質疑的國家開始運營。
歐洲銀行管理局寫道:“實際上,反洗錢/反恐怖融資控制薄弱的實體已經通過選擇監管措施較輕或先前市場準入要求較低的司法管轄區進入歐盟市場並開展運營。”
儘管MiCA已於去年全面生效,但其中仍包含一個過渡期,有效期至2026年7月1日,允許企業在該日期之前選擇獲得許可,否則將被告知不符合標準。監管機構補充道:“新出現的證據表明,此前在某個成員國獲得許可、但不符合MiCA授權條件、正在上訴的實體,在此期間可能仍會繼續在歐盟運營。”
德國加密貨幣律師事務所 Kronsteyn 的律師 Hendrik Müller-Lankow 博士表示,根據他的經驗,“監管套利和監管購物實際上正在整個歐盟發生。”
然而,他認為,“如果歐盟監管機構一方面希望實現單一市場,另一方面又希望保留一定程度的監管權力,就必須接受這種現象。”
他補充道:“眾所周知,不同成員國的人民——以及當局——在適用法律時有不同的心態。”
歐盟的集中權力是答案嗎?
穆勒-蘭科夫認為,歐盟可以通過集中歐盟法律和監管權力來解決這一問題。
“這在很大程度上已經發生了。然而,眾所周知,歐盟當局正在穩步努力擴大其權力,”他補充道。
該監管機構還指出,一些加密貨幣公司可能試圖在歐盟成立,但沒有明確的實際所有權和治理結構,這可能會掩蓋所有權和責任。
報告稱,一家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在多個歐盟司法管轄區申請運營許可,但一家加密貨幣監管機構發現其“由20多個不同的實體共同運營,這些實體大多設立在歐盟以外,也不受監管”。歐洲銀行管理局表示,這類不透明的結構可能“導致幌子公司或空殼公司被濫用”。歐洲銀行管理局補充道:“沒有真正經濟活動的實體可以充當以合法交易為幌子轉移非法資金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