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比特幣(BTC)倡導者馬克斯·凱澤(Max Keiser)堅稱,比特幣作為價值儲存手段,比黃金、白銀等傳統金屬更具優勢。凱澤強調了比特幣的市場表現,並將其與傳統的“硬通貨”進行了對比。
比特幣的稀缺性使其成為終極價值儲存手段
凱澤指出,比特幣從1美元漲至10萬美元,證明了絕對稀缺性在金融領域佔據優勢。他強調, 比特幣的表現優於包括黃金和白銀在內的所有其他資產,主要是因為其稀缺性。
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幣的總量只有2100萬枚,這幫助這一旗艦數字資產保值。因此,凱澤表示:“沒有黃金或白銀?沒問題。囤積比特幣吧。” 他堅持認為, BTC是投資生態系統中的另類避風港。
這位比特幣的支持者認為,正是這種資產的存在喚醒了投資者對稀缺性和非通脹資產的認識。他認為,這間接促使人們重新評估貴金屬的價值。
沒有金或銀嗎?
— Max Keiser (@maxkeiser) 2025 年 10 月 14 日
沒問題。
堆疊比特幣。
比特幣從1美元漲至10萬美元,證明了一種絕對稀缺的資產能夠超越一切。從某種意義上說,比特幣喚醒了大眾,引發了黃金和白銀的搶購潮。
遺留系統和那些不在比特幣中的系統…… https://t.co/Jo0dCt9RwN
凱澤堅持認為,目前金價飆升至 4,100 美元,而白銀價格達到 52 美元,兩者之間不存在競爭。
他表示:“黃金和白銀的大幅波動是進化的步伐。”
這位比特幣擁護者暗示,黃金和白銀只是對當前經濟不穩定的反應。他認為,這些只是資本流向這一旗艦數字資產的一條途徑。
有趣的是,財經記者Michelle Makori認為,傳統貴金屬市場存在系統性危機。她指出,由於賬面槓桿過高,白銀可能會遭遇空頭擠壓。
馬科裡聲稱,金銀銀行正在過度拋售“紙”銀,這意味著對白銀的認購量遠遠超過實際的實物資產。由於買家要求實物交割,一旦合約無法兌現,金銀銀行可能會崩潰。
儘管比特幣長期走強,但市場波動依然持續
在更廣泛的市場上,比特幣的交易價格為110,752.38美元,在過去24小時內下跌了3.23%。由於不斷升級的宏觀經濟緊張局勢影響了市場情緒和價格前景,該資產從116,020.49美元的峰值回落。
同期,比特幣交易量也下降了19.9%,至775億美元。市場參與者可能會等待當前的波動結束,然後再向該資產投入更多資金。
與此同時,著名金融評論員彼得·希夫 (Peter Schiff) 認為,比特幣隨時可能觸底。他最近預測, BTC可能跌至 75,000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