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z 普通合夥人 Alex Rampell 和合夥人 Justine Moore 探討 AI 代理如何改變商業以及對谷歌商業模式、聯盟營銷、在線購物等的影響。
原文:The Death of Search: How Shopping Will Work In The Age of AI(a16z.substack)
作者:Alex Rampell & Justine Moore,a16z
編譯:Felix, PANews(對原文有所刪改)
為什麼會思考 AI 在商業中的作用?
Erik Torenberg:你們對 AI 在商業中的作用思考已久。能先談談是什麼激發了這篇文章的創作靈感,以及是如何產生這些想法的?
Alex Rampell:很久以前,我創辦了一家名為 TrialPay 的公司。實際上,我在互聯網上賣東西的時間非常長,甚至在互聯網出現之前就開始了。
我當時就在想,AI 出現後首先谷歌會怎樣?因為很多人都在考慮這個問題,搜索量是上升還是下降?就我個人而言,我的搜索量在下降,但不是商業搜索,而是所有非商業搜索的搜索量。
這是一方面,而且 TrialPay 是世界上最大的聯盟營銷商之一。聯盟營銷的本質就是你把客戶推薦給別人,這是互聯網上最古老的商業模式。它實際上比 AdWords 和 AdSense 還要早一點,你把某人引向某個地方,你就能分得一份收益,或者說你就能拿到一筆佣金。但聯盟營模式真的會成為新商業領域的動力嗎?
另一方面,就像這些非常昂貴的物品。你正在用 AI 對它們進行深入研究。但沒有聯盟模式。那麼你如何進行商業和交易行為呢?所以,第一點是,商業的本體論非常有趣。第二點是,整個聯盟模式,它還會有意義嗎?因為這似乎是 ChatGPT 和其他公司正在涉足的領域。第三點,這只是我個人的行為,我現在使用 ChatGPT 的次數可能比使用谷歌的次數多三個數量級,這很有意思。
Justine Moore:現在有幾個規模非常龐大的消費市場,其中最大的可能是在線購物。但我認為,到目前為止,嘗試用 AI 來涉足這個市場的初創企業相對較少,儘管現在機會更多了,因為有了這些非常智能的語言模型和代理,它們能幫你做出比你自己更好的決策,甚至能替你購買商品。
你可能會認為這會為更多人創造機會,讓他們將這些內容打包成產品,然後提供給消費者,但目前還沒有看到很多人這麼做。所以我認為,這一部分的內容就是要深入探討一下,為什麼這個系統如此複雜?在哪些不同類型的採購中, AI 可以發揮作用。以及當思考更廣泛的市場時,希望看到什麼?
AI 會在多大程度上實現動態定價?
Erik:Alex,你能想象一個極端的動態定製定價的世界嗎?就像在亞馬遜上看到同樣的東西,但它會向你收取更高的費用,可能是因為你更有錢。
Alex:嗯,我的意思是,人們已經嘗試過很多次了。從經濟學入門的角度來看,這肯定是一個非常智能的世界。比如,你如何獲取消費者剩餘?消費者剩餘對消費者有利,對生產者不利。顯然,達美航空在這方面也有所嘗試,或者說他們曾試圖這麼做。
這就好比窮人版場景,比如,如果你用的是蘋果手機,那你就應該比用安卓手機的人支付更多的費用,因為蘋果手機更貴。這實際上就表明了你的需求彈性與那些錢少的人是不同的。
我認為這可能會因此遇到監管方面的挑戰。當然,這肯定會遭遇客戶群的強烈不滿,但有人嘗試過這種做法。但通常來說,這種做法很難得逞。
為什麼電商規模這麼小?
Erik: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先回顧一下之前的平臺變革。目前電子商務僅佔零售總額的 16%。如果在 20 年前討論並預測電子商務在商業中的佔比,可能會認為這個比例要高得多。但實際情況為何並非如此呢?
Alex:事實證明,即時性和非即時性的需求曲線是不同的。
我曾在一家叫 Wise 的公司董事會任職,觀察這家公司主營匯款業務,結果發現,實時到賬的匯款市場和兩天後到賬的匯款市場,完全是兩碼事。因為兩天後送達的東西,需求可能就沒那麼大了。令人驚訝的是,你說只有 16%,這似乎非常低。
Justine:我覺得這個數字算高了。我並不是質疑你對數據的研究。我之所以這麼認為,是因為我覺得有很多這樣的情況,人們在網上做研究,然後去實體店購買。
Alex:其實最難的,也是與這個話題相關的,就是歸因。它是每個人的痛點,比如,我該如何為 Justine 的 MacBook 銷售分配歸因?
而且我認為在互聯網上,像這種最普遍且具有腐蝕性的商業模式就是這種 “最後點擊歸因”。你把 100% 的功勞都歸於最後的點擊。很多人根本分不清相關性和因果關係,就掉進了這種陷阱,而這種商業模式是我最討厭的,比如像 Honey 這種。它就是那種,當你已經在網頁上準備購買的時候,它就會出現。它會問你,您想要優惠券代碼嗎?當然想要,為什麼不想要呢?打九折。點擊這裡。您就去點擊這裡。它會將您重定向到一個聯盟頁面。它會在您的設備上放置一個 cookie。然後它會將您重定向回您剛剛所在的頁面,實際上竊取了那次訪問的歸屬權。
為什麼電商品牌舉步維艱?
Erik:我們再回顧一下這個行業。看起來,最大的贏家似乎是聚合平臺層面的,比如 Shopify,或者亞馬遜,以及像 Allbirds 或 Casper 這樣的獨立大品牌。它們似乎很快就獲得了鉅額收入,但卻沒能像之前那樣成為持久的生意。隨著規模的擴大,它們的業績並沒有變得更好。能否談談這個行業的總體情況,以及為什麼會這樣?
Alex:可能是因為並沒有真正製造產品,通常是別人在生產,而這不是一個好的商業模式。電商品牌僅僅是商品的轉售商,我覺得這就是問題所在。就像互聯網 1.0 時代發生的情況一樣,商品零售商的長尾效應基本上開始消亡。
Justine:我認為還有像 Allbirds 這樣的鞋子或者化妝品,就非常依賴潮流,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沒有什麼能一直火那麼久。比如,某一年 Allbirds 是大熱的鞋款,然後第二年大家又都轉而追捧復古款的阿迪達斯了。現在又流行 On 運動鞋了。就像今年我在看阿拉巴馬大學拉什女生聯誼會的 TikTok 視頻,每個女孩都穿著 On 運動鞋,而去年她們穿的都是日本風的 New Balance 鞋。
AI 會威脅谷歌的商業模式嗎?
Erik:現在來具體談談這個問題。谷歌哪些功能會被拿走?哪些功能會保留下來?
Alex:我認為谷歌一直以來都是典型的免費增值商業模式,也就是說,他們打造了一個更好的搜索引擎,之所以好得多,是因為他們鏈接的方式。
谷歌剛起步的時候,大多數搜索都是免費的,因為當時互聯網上的商業活動還處於萌芽階段,所有搜索都是免費的,都是各種信息。我記得谷歌剛出來的時候我用它,感覺它比 HotBot 和其他所有東西都強多了。
這一切都是免費的,不涉及盈利。他們最終基本上照搬了 Bill Gross 提出的 Overture 商業模式。這是 IdeaLab 公司的一個項目,最終成為了雅虎的一部分。這就是為什麼雅虎最終擁有谷歌一部分股份的原因,如果你瞭解整個歷史的話,就會明白讓谷歌成為如今市值 2 萬億美元的巨頭的,正是 AdWords。
目前的情況是,谷歌開始捨棄一些 “免費” 的部分,但 “mium”(付費部分)卻絲毫未減。谷歌正在捨棄一些信息查詢,比如 1977 年奧斯卡獎得主是誰?這類查詢無法變現,但人們還是會想知道。人們現在就會去問 ChatGPT,而且 ChatGPT 每週活躍用戶有 8 億,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但對於 “mium”,也就是免費增值模式中的付費部分,在谷歌那裡仍然存在。我怎麼知道的呢?可以看他們的財務數據。他們的財務數據還在增長,但我們也知道搜索量實際上在下降。那麼,如果他們沒有失去收入,他們失去的是什麼呢?
Alex:我想說,目前互聯網面臨的最大威脅是不健康,或者說,萬維網現在是不健康。它之所以不健康,是因為很多東西曾經存在於開放的互聯網,但目前存在所謂的 “圍牆花園”。順便說一下,搜索早就被分割了。這並非是 ChatGPT 引起的。比如,如果你想要實時搜索,你得去推特或者 X 平臺。如果你想搜索朋友的信息,你得去臉書。各種各樣的 “圍牆花園”,這是不健康的因素之一。不健康的因素之二是互聯網的商業化,這本身並非壞事。但問題是,比如你去尋找最好的運動鞋,那些寫關於優質運動鞋內容的人都是誰?在 1995 年,如果你有個博客,首先,你就在自己的網站上託管。你在自己組裝的服務器上安裝了 Apache,然後純粹出於熱愛去做這件事。而聯盟鏈接提供了盈利模式,但它們確實汙染了當時還開放的互聯網。
這就像十大跑鞋榜單。你知道那是什麼嗎?對我來說,那意味著十大聯盟營銷收入。然後我會找某個人去寫一堆胡言亂語,再把那玩意兒優化得一塌糊塗來賺錢。再想想互聯網出現之前的情況,現在還有一本叫《消費者報告》的刊物,它很酷的一點在於,它是唯一一本拒絕刊登廣告的刊物。它完全是靠訂閱來維持的,其理念是你可以相信那些真實的評價。我們確實需要那種模式,可整個商業模式就這樣消失了。目前很多內容都被封鎖起來了,而那些未被封鎖的內容又被垃圾信息充斥。
Justine:說實話,我覺得我見過的垃圾內容最少的渠道就是視頻。當我想看一個誠實的評測,我會去看沒有贊助的 YouTube 視頻,這些視頻通常有很多觀看次數。亞馬遜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搜索引擎。而且它本身也被汙染了。亞馬遜的很多做法就是套利。這就像被汙染的垃圾海洋。
Costco 的商業模式
Alex:目前為止,我最喜歡的商業模式就是 Costco。我認為 Costco 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公司,因為 Costco 拒絕銷售劣質產品。他們拒絕收取高毛利率。他們為什麼要拒絕……這完全說不通。
Erik:是因為他們想把利潤返還給顧客嗎?
Alex:不,是因為會降低會員的價值。他們靠會員費賺錢,所以他們會向你收取大概每年 100 美元的會員費。如果你看看他們的淨收入,基本上就是會員數量……他們有 5000 多萬會員,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乘以會員費,這就是他們的淨收入。其他一切都算不上什麼。
他們開辦了自己的養雞場,因為烤雞的成本太高了。他們就是這樣經營的,拒絕出售任何他們不滿意的東西。普通品牌也一樣好。所以 Costco 是最棒的……就像我們討論過的商業領域,比如互聯網時代之前、互聯網時代、 AI 時代,Costco 對所有這些都免疫,因為他們就像《消費者報告》一樣……他們對待顧客非常好,這就是這家公司價值數千億美元的原因。
AI 會蠶食哪些購物類別?
Erik:我們來談談 AI 會改變哪些商業吧?你提到了幾種可能會被 “吃掉” 的不同類型的購買行為。
Justine:是的,所以我們研究了衝動購物的購買範圍,我認為這些購買行為……我的意思是,它們仍然如此,就像可樂一樣,過道上的可樂瓶。
但現在很多人會像在 TikTok 商店裡一樣,看視頻時看到某個東西,就會想,“那件 T 恤看起來很酷,我要買”,甚至會認真考慮購買房子、婚禮場地或汽車等物品,這些都會花掉你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這就像一次性或多次購買一樣,你需要做大量的研究。所以我認為這兩種情況都很難被人工智能顛覆。我認為衝動購買是因為你事先沒有研究,而且你也不會去任何特定的地方購買。本質上,你看到它時就會立即決定購買。
所以,算法會越來越精準地精準定位你,比如在你的 TikTok 動態裡,出現一件印著你家狗狗名字的襯衫,你就會比其他東西更願意買這件。但這和我們說的生成式 AI 不太一樣。
然後是購買過程中最需要考慮的部分。我認為很難完全實現端到端的 AI,因為雖然你可能會開始在 ChatGPT、Gemini 或任何新出現的 AI 原生產品上進行在線研究,但購買行為意義重大,你可能會想要獲得某種親身體驗,親眼看到、觸摸、體驗它。
所以這意味著在中間這一整類產品中,我們認為購買行為可能會以幾種不同的方式被 AI 所顛覆。一種顯然是研究的方式,比如,你知道,我經常旅行時帶的包包磨損了,我需要一個能裝下筆記本電腦、大水瓶等所有東西,還能放在飛機頭頂行李架上的包包……如果你很忙,就沒有那麼多時間自己做這些研究。你可以請一個 AI 代理幫你看所有 TikTok 視頻,閱讀所有 Reddit 帖子,收集真實的消費者反饋,然後給出推薦。你也可能想自己點擊瀏覽選項。但我想說,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一個好的購買集成方案,你很有可能通過 AI 代理來完成。
還有一些你已經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像想要最優價格。所以我認為 AI 代理可以在價格優化方面做很多事情。比如,如果你總是購買某種特定類型的洗衣液,它可以在網上搜索,這款洗衣液哪裡價格最優惠?
此外還有另一種購買行為,我認為這種行為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通過 AI 中介的,但也可能對人類產生一些影響。比如自行車、沙發,或者一些價值稍高的東西,比如筆記本電腦,你希望有人花時間真正瞭解你的所有標準,並幫助你做出最佳購買決定。這很可能是你會用很多年的物品,對你來說,重要的是它好用,是最佳選擇,而且不會很快過時。而今天,我認為實現這一點的唯一途徑就是人們會深入研究 Reddit 上的帖子,比如 buyitforlife 論壇等等。
或者他們擁有一個真正值得信賴的品牌,比如蘋果,並且願意支付溢價。我認為,未來擁有一個真正深入瞭解你的 AI 代理會很有趣,這樣你就可以就這類事情進行更深入的對話。比如,甚至可能是一個電話,他們會來回動態地問你一堆問題,而你則為他們提供所需的信息,讓他們回去進行研究並做出決定。這就是我們關於 AI 如何影響購買行為的一些思考。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信息平臺,本站所發佈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文章內的信息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
歡迎加入 Web3Caff 官方社群:X(Twitter)賬號丨Web3Caff Research X(Twitter)賬號丨微信讀者群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