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姐姐親述炒幣經歷:「借假修真」博流量,鉅虧800萬美元后逆風翻盤

休息了幾天整理資產和計劃,看評論區和後臺私信收了一堆帶問題的留言,所以我把這兩年的一些隨想彙總了一下,本篇內容較長,但沒有財富密碼,也沒雞湯,比較無聊。我這個號發真話少之又少,類似的內容僅此一篇,不會再發。如果你是關心我的粉絲或者想了解我的人,可以繼續閱讀,否則請略過。

當國內自媒體渲染我因為前幾天暴跌做空獲利幾百萬翻身,而我的實際情況是現貨回撤,套利盈利的時候,我再一次明白,真相併不是人們所關注的,你在網上看到的多半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在金字塔結構的行業裡,不,在任何行業裡,在金字塔底的你,我的朋友,看到的永遠是最簡明易懂,最符合大眾印象的謊言。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HongKongDoll 的 ID 和一切都源於一幅畫,如果從那個時候說起就太早了,此處略去。2021 年的 azuki,2022 年的 ETH 套保,本來只是附屬賬號的小愛好,傳來傳去傳成了財富自由,成了眾矢之的,我之前發過一篇內容關於出名的代價有寫,勒索和開盒只是其中無關痛癢的小小插曲,愛好變成負擔,叛逆變成後悔,生活充滿恐懼,被周圍人恨不得分而食之的感覺並不太好。2022 年煎熬了一年多,2023 年中還是選擇了和前男友分道揚鑣,只是我站在生意的角度上看已經投入的成本,幾百部未發佈的影片素材,多個頭部成人賬號,如果一夕之間灰飛煙滅,會給我一種敵人把你圍一圈不僅把你船擊沉了,還順道在你頭上撒了泡尿的感覺。23 年這個時候恐懼已經過去,我想罵,但是罵不出口,心裡是有團火的。我選了用所有錢買下這些素材和賬號,自己弄。

借假修真

我 2023 年到底虧了多少?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8 百萬美元這個大概的數,是我從我的 o 站分潤減掉手裡現金,然後把所有賬號以及所有版權購買費用的支出扣除後得出的,是的,分家時付了一筆錢和一處房產加起來大概 3 百萬美元,緊接著 10 月跟單爆倉直接導致了我的現金枯竭,幾乎歸零,至於「破產」的用詞,其實我前期貫用的博流量手法,很清楚大眾喜歡什麼樣的情節,於是就生產什麼樣的故事。

那條破產推發出後,我又接著發了分手推,利用情緒連貫性提高流量銜接度。雖然這兩件事都是真的,但我用錯位的時間線,構建了一個更戲劇化的謊言故事。實際情況是和前男友分手在前,爆倉在後。分手後我預感到素材產能下降,o 站收入即將面臨崩塌,所以急需要一個熱門話題激活我部署了兩年的但沒有激活的加密賬號,也就是本賬號,用來增加收入渠道,幫助我快速修復我的現金流,回收分家的支出,剛好爆倉歸零的經歷串聯了整個事件。在我接手 O 站業務的第一年,確實收入就被腰斬。但也正因為我把部分精力轉向了加密,這個選擇徹底改變了我此後的視野。

為什麼加密賬號要頻繁秀 o 站收入?還是借假修真的過程,那時各種狀態已經觸底,管不了風摧不摧了。大眾印象裡,我已經是那個擁有「無限子彈」、不斷從場外往加密賬戶注資的人。於是我乾脆利用這層誤解,給自己的空錢包背書,留給大眾更多遐想的空間。實際情況是 2023 年激活加密賬號流量之後我場內資金為零,而真正的無限子彈是有定期群費的老師們,只有一個大眾印象。要走捷徑,只能做流量,而流量世界裡,最敏感、最能引起共鳴的內容,永遠是錢的數量。

所以我給賬號的定位就是人傻錢多流量大,最初的主要收入渠道只有廣告,沒錯,找我打廣告非常貴,當時我有 2 個全年簽約合作,4 個半年合作,在 2023 年底到 2024 年中的流量爆發期我接了無數廣告,先給大家道個歉,我已經做了非常多篩選,只做有背書的內容,單體廣告我幾乎不接,只做陪跑,長期宣發爭取共贏。可惜純注意力經濟的內核就是「畫聖誕樹」,無他,投機的世界充滿不確定性,唯一確定的是投機盛宴總要結束,如果說有個東西能永遠抓住你的注意力,那就是你自己。另外關於簽約 stake 的廣告是我 23 年末做的非常政治錯誤的決定,24 年合同結束之後 web2 或 web3 博彩類,甚至預測平臺的廣告都被我一律拒絕,單獨拎出來說是因為我反思過這件事很多次。

從投機到投資再到投機

2023 年底到 2024 年初,在沒有很多本金的日子裡我嘗試了各種方式增加收入,包括拓展成人用品,成人號推流的一些業務,成人用品獲得了想象外的成功,不過和這次主題無關,暫且不表。當時我在加密圈還是處於只激活了流量的散戶狀態,銘文,meme,預售一波一波的流量收割,一波一波的聖誕樹狂歡。我因為風險偏好在爆倉後大幅變化,所以只有比例很小的資金在這場投機盛宴裡盈盈虧虧,直到 ethena 的出現,我從第一期存款到追加存款再到大量購入 YT,最終綜合一下獎勵幾乎讓我整體本金翻倍,這也是我第一次沒依靠流量賺到和我本金相當的錢。除此之外,我在 23 年末開始了我的屯幣之旅,在 2024 年你看到最多的應該就是我在下跌加倉或者屯幣的覆盤,當時的回測,包括現在的回測,dca BTC 能跑贏任何策略,只是時間問題,我對此深信不疑,所以我當時基本賺了錢就會換成我現在持有的主流幣。用了最笨的辦法但在 24 年初的上漲洪流裡保住了穩定的增長,不過我在 BTC 第一次 10 萬的時候引入了 rebalance,把持幣控制在了 20% 左右,每月一變化,空出更多的資金用於我操練套利和 defi,後來我又再次改了策略,BTC 不再賣出,單獨做了一個 BTC 持倉比例下限,只再平衡其他的幣種。

這樣的投資方案本質上是我流量盈利能力和時間的競賽,我本身就是個注意力經濟體,沒有長虹的頂流,只有時間在不知不覺間流逝,注意力慢慢消散下我自覺時間應該會贏。第一年兼職幣圈的累積如同我預想的一樣超過了當年的 o 站腰斬的收入。當然我也有飄的時候,24 年本金累計到一定基礎之後,在最 fomo 的階段我投的天使輪和 kol 輪幾乎都是慘敗收場,現在還活著的項目寥寥無幾。

真正開始大規模賺錢是從 2025 年之後,今年我鮮有接廣告,多的是 KOL 輪和簽約平臺,但今年是瘋狂的一年,trump 深夜發幣,美股 sp500 四月兩天跌 11%,科技股半年翻倍,川普的當選讓投機變成了今年的主旋律,我也陸續遇上了很多貴人,在對各種聰明錢的模仿中作對了很多的事,各種小群裡彙集了中文圈最頂尖的人全是我模仿的對象,為什麼是用模仿而不是學習,因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僅窗口期轉瞬即逝,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意外,光學習不能保證能執行下去,模仿了,作業抄了,操作做了才能進行下一步,才能完善細節,才能察覺原理,算是速成邪修了。我慢慢開始從最笨的投資轉變成了不斷鍛鍊下的投機。

上半年的 meme 退潮裡我保住了一部分利潤,圈內資產在 4 百萬美元浮動,期間有自建腳本跨所套利,不過因為投入不夠所以獲利不多,在慢慢調整量,下半年爆發主流幣種的尤其 BNB 的 ATH 也讓我屯幣收益接近翻倍,再來是上個月 XPL 110 萬美元,再到上週的暴跌脫錨事件 WBETH 180 萬美元,至此我完成了計劃內的 8 百萬美元回本。不過脫錨的偶發事件盈利幾乎不可複製,是運氣加膽量的雙加持,如果錢不在現貨錢包裡,都操作不了或者盈利不了那麼多,因為最低點的幾分鐘是卡到無法劃轉錢和存提款的,這一切都天降給當時正在操作 Binance 歸集錢的我,錢全部在現貨錢包裡,用的還是 xpl 盈利的錢。

回顧這個賬號,從激活賬號粉絲活性時的 90 萬粉絲,到目前的 160 萬粉絲,但流量因為輸出內容的變化不升反降,其實也算合理。之後我的計劃比較簡單,我會繼續做我擅長的事,產能不變的情況下把時間成本進一步壓縮,但是應該大部分不會再在這個號上分享了,這個號會恢復原本狀態,繼續從 0 開始什麼火玩什麼。我的某些號會慢慢開始分享我正在做的事,我的身份可能也會隨之變化,敬請不要期待。

做傻子的對手盤還是隊友

回看這兩年,我常在想一個問題:我們到底在和誰博弈?在時間線上經常看到對紅利消失的討論,甚至認為幣圈已來到末期,覺得隨著時間的推移,達爾文效應凸顯,傻子被大量淘汰,傻子太少自然很難發生財富轉移。我覺得有一定道理,做投機一定要做傻子的對手盤,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區塊鏈的範式還沒有發生根本轉移,我認為 mass adoption 還在開始的階段,奇點從未來臨。當有天區塊鏈的世界從賭場大規模轉移到日常,當範式發生轉移,財富不再是轉移為主而是創造為主的時候,當傻子和聰明人共享紅利的時候,才是真的紅利階段,也就是做投資要做傻子的隊友。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我想這是我將繼續存在的理由。

新人該怎麼辦

從我這個散戶的角度出發只有幾句話:

· 儘量不要單打獨鬥,群友必有你師,參考非常重要,看邏輯內容輸出避免被流量影響,仔細甄別你的榜樣或模版。

· 至少兩個推特號,一個全中,一個全英,在不同時間段開不同號,跳出信息繭房,另外靜音口水流量。

· 保持執行力,保持耐心,保持安全倉位管理,有什麼量的資金做什麼樣的事,不梭哈,先活著。

另外我的一個習慣是,推文回看和整理,好的推文值得反覆看,我會把收藏的一些推文放在 google sheet 進行分類整理,以防刪除且方便我快速查找,然後 gpt 隨時提問(最好是 prompt 加入列出參考鏈接和交叉驗證的要求)

真實版本的我不會告訴你不放棄就有希望,雞湯少喝,但會告訴你變聰明,跳出環境,做不受限制的決定才有希望。

關於我

還拍不拍了,是上岸了嗎?在我視野裡沒有上岸和自由這個概念,因為我長期處於賬號管理狀態,o 站每年通過預製作後產生的時間成本已經降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剩下的就是安排引流賬號的活躍,幾乎無成本,不需要拍任何東西每年還能維持額外 1 百多萬美元進賬,無時間成本的收入本來就是當初我買下這些素材的意義,你看著這些視頻眼裡只是些視頻,而我看到的是賬號可以繼續使用的年限。你如果把我想象成是拍著片突然掏出手機看 k 線的狀態,我會有些憋不住。

為什麼重新上學?我從暑校體驗變成了真的秋季入學,有挺多幣圈內親近的朋友不太理解我重新上學的決定,認為已經擁有些錢了何必折騰,我之所以開始上學一方面是考慮完成人生清單,另一方是不想讓錢和幣圈資源成為我這個週期的唯一收穫,我知道很多人是學歷甚至讀書無用論的擁護者,但我想說就算我無學歷創業,投資人也會看看是哪個學校 drop out 的,還是清醒點,不要總幻想自己是那個萬中無一的那個練武奇才,學東西的時間成本可以自己控制,共事之後可以體現知識水平,但一眼看過去,最直接的教育背景仍是別人給予的社會標籤。那些丟失的社會經驗,也終究得一點一點撿回來。一個背景全無的人,很難長期、完美地支撐起財富帶來的支配權,我不想給自己的未來製造一個很尷尬的上限。

我為什麼不拉黑那些開盒辱罵我的賬號,任由他們評論?我非常喜歡這個版本的故事,所以不會拉黑宣傳這個事的人。金字塔塔底聚集了最多的人向上仰望,他們喜歡看什麼,我就給什麼,管他真的假的虛的實的。我其實希望他們能把人生的意義統統變成幫我宣傳王佳樂,我也樂於見到,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只是辱罵發洩進而影響其他推友的觀感,估計我也就直接拉黑了。其實我從反感變成理解也就是這一年的事情,後來發現這些人蹭流量也是生存的手段之一,沒流量就接不了廣告,不打擾別人混口飯吃是我原則,既不砸飯碗拉黑斷路,也不賞飯吃去爭論對罵,看破不說破。

題外話:當初破產推下面有條高贊回覆說我財不配位的同學我記了兩年了,每次要知行不合一時都會提醒自己,也不知道他還在不在幣圈了,我還是挺感激的。

當然這個故事可能還有另一個版本,我希望我有生之年可以大大方方地用文字寫下來,在文末我一定會加上「surprise motherfucker」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