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 妥協已被打破,是時候建立更好的基礎了 | 觀點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披露:此處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屬於作者,並不代表 crypto.news 編輯部的觀點和意見。

2025 年第二季度是區塊鏈擴容的現實考驗,隨著資本不斷湧入 Rollup 和側鏈,Layer-2 模型的裂痕正在擴大。Layer-2 最初的願景很簡單:擴展 Layer-1,但成本、延遲以及流動性和用戶體驗方面的碎片化問題卻不斷累積。

概括
  • L2 旨在擴展以太坊,但它們引入了新的問題,同時依賴於可能成為單點故障的集中式排序器。
  • L2 的核心是處理排序和狀態計算,並使用 Optimistic Rollups 或 ZK Rollups 在 L1 上進行結算。每種方式都有其優缺點:Optimistic Rollups 的最終確定性時間較長,而 ZK Rollups 的計算成本較高。
  • 未來的效率在於將計算與驗證分離——使用集中式超級計算機進行計算,使用分散式網絡進行並行驗證,實現可擴展性而不犧牲安全性。
  • 區塊鏈的“總訂單”模型已經過時;轉向本地、基於賬戶的排序可以解鎖大規模並行性,結束“L2 妥協”,併為可擴展、面向未來的 web3 基礎鋪平道路。

像穩定幣支付這樣的新項目開始質疑Layer2範式,質疑Layer2是否真的安全,它們的排序器是否更像是單點故障和審查?通常,他們最終會持悲觀態度,認為在Web3中,碎片化或許是不可避免的。

我們的未來是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之上,還是建立在紙牌屋之上?L2 必須面對並回答這些問題。畢竟,如果以太坊(ETH)的基礎共識層天生就快速、廉價且可無限擴展,那麼我們現在所知的整個 L2 生態系統就顯得多餘了。無數的 rollup 和側鏈被提議作為“L1 的附加組件”,以緩解底層 L1 的根本限制。這是一種技術債務,一種複雜而碎片化的變通方案,被轉嫁給了 Web3 用戶和開發者。

您可能還喜歡:公平啟動違背了加密貨幣的承諾 | 觀點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有必要將 L2 的整個概念解構為其基本組成部分,以揭示一條更強大、更高效的設計之路。

L2 的剖析

結構決定功能。這是生物學的基本原理,也適用於計算機系統。為了確定L2的合理結構和架構,我們必須仔細研究它們的功能。

本質上,每個 Layer-2 都執行兩個關鍵功能:排序,即對交易進行排序;以及計算和證明新狀態。排序器(sequencer),無論是中心化實體還是去中心化網絡,都會收集、排序並批處理用戶交易。然後執行這批交易,生成更新狀態(例如,新的代幣餘額)。為了確保安全,此狀態必須通過 Optimistic Rollups 或 ZK Rollups 在 Layer-1 上結算。

Optimistic Rollup 假設所有狀態轉換都是有效的,並依賴於一個挑戰期(通常為 7 天),在此期間任何人都可以提交錯誤性證明。這會帶來用戶體驗上的重大損失,即較長的最終確定時間。ZK Rollup 使用零知識證明,在每個狀態轉換到達 Layer-1 之前,以數學方式驗證其正確性,從而實現近乎即時的最終確定性。其缺點是計算量大且構建複雜。ZK 證明器本身可能存在缺陷,從而導致災難性的後果,而對這些缺陷進行形式化驗證(即使可行)的成本也非常高昂。

排序是每個 L2 的治理和設計選擇。有些人為了效率(或者可能是為了審查權;誰知道呢)更喜歡中心化的解決方案,而另一些人則為了更公平和更穩健而更喜歡去中心化的解決方案。最終,L2 決定如何進行自己的排序。

狀態聲明生成和驗證是我們可以大幅提升效率的環節。一旦一批交易完成排序,計算下一個狀態就變成了純粹的計算任務,只需一臺超級計算機即可完成,只需專注於原始速度,無需任何去中心化開銷。這臺超級計算機甚至可以在 L2 之間共享!

一旦新狀態被聲明,其驗證就成為一個獨立的並行過程。龐大的驗證者網絡可以並行工作來驗證該聲明。這也是以太坊無狀態客戶端和 MegaETH 等高性能實現背後的理念。

並行驗證具有無限可擴展性

並行驗證具有無限的可擴展性。無論 L2(以及超級計算機)生成聲明的速度有多快,驗證網絡總能通過添加更多驗證者來跟上。這裡的延遲恰好就是驗證時間,一個固定的最小值。這是有效利用去中心化實現的理論最優方案:驗證,而非計算。

經過排序和狀態驗證後,Layer2 的工作就基本完成了。最後一步是將驗證後的狀態發佈到去中心化網絡 Layer1,以實現最終的結算和安全保障。

這最後一步暴露了一個顯而易見的現實:區塊鏈對於 L2 來說,是糟糕的結算層!主要的計算工作是在鏈下完成的,但 L2 必須付出巨大的代價才能在 L1 上完成最終確認。它們面臨著雙重開銷:L1 的吞吐量有限,由於其所有交易的線性排序,造成了擁堵和高昂的數據發佈成本。此外,它們還必須忍受 L1 固有的最終確認延遲。

對於 ZK Rollups 來說,這只是幾分鐘的時間。而對於 Optimistic Rollups 來說,則需要一週的挑戰期,這是必要但代價高昂的安全權衡。

告別 Web3 中的“全序”神話

自比特幣(BTC)誕生以來,人們一直在努力將區塊鏈上的所有交易壓縮成一個全序。畢竟,我們討論的是區塊鏈!不幸的是,這種“全序”範式是一個代價高昂的神話,而且對於 Layer-2 結算來說顯然是矯枉過正。諷刺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去中心化網絡之一和世界上的計算機,其行為卻像一臺單線程桌面電腦!

是時候繼續前進了。未來是本地化、基於賬戶的排序,只有與同一賬戶交互的交易才需要排序,從而實現大規模並行性和真正的可擴展性。

全局排序當然意味著局部排序,但這也是一種極其幼稚和簡化的解決方案。“區塊鏈”誕生15年後,我們是時候睜開眼睛,親手打造更美好的未來了。分佈式系統科學領域已經從20世紀80年代的強一致性概念(區塊鏈正是實現這一概念的)過渡到2015年釋放並行性和併發性的強最終一致性模型。Web3行業也應該繼續前進,告別過去,追隨具有前瞻性的科學進步。

L2 妥協的時代已經結束。現在是時候構建一個面向未來的基礎了,下一波 Web3 的採用將由此而來。

閱讀更多: Web3 是開放、透明的,但在其上構建卻很痛苦 | 觀點
陳曉紅

陳曉紅是 Pi Squared Inc. 的首席技術官,致力於開發快速、並行且去中心化的支付和結算系統。他的興趣包括程序正確性、定理證明、可擴展的零知識證明解決方案,以及將這些技術應用於所有編程語言。陳曉紅在北京大學獲得數學學士學位,並在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