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ik Buterin 提出了一種新的“效率比”來衡量加密性能
效率比率將加密計算時間與原始計算時間進行比較,從而更清楚地瞭解性能開銷。
由於異構操作、並行化和內存模式,挑戰依然存在
以太坊正在探索衡量和提高加密系統性能的新方法。
聯合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正在呼籲開發人員改變評估零知識證明 (ZK) 和完全同態加密 (FHE) 等加密系統的方式,旨在為他們提供更有意義的指標。
Buterin 提出新的效率指標
傳統上,加密性能以“每秒操作數”來衡量,這可能依賴於硬件,有時甚至會產生誤導。Buterin 建議使用“效率比”,即使用加密時的計算時間與原始計算時間的比率。
我希望更多的 ZK 和 FHE 人員能夠以比率的形式給出他們的開銷(計算加密的時間與計算原始數據的時間),而不是僅僅說“我們每秒可以執行 N 次操作”
— ETH (@VitalikButerin) 2025 年 10 月 18 日
它更加獨立於硬件,並且給出了一個非常有用的數字:我的效率是多少……
他指出,這種方法對硬件的依賴程度較低,這清楚地表明瞭應用程序加密會造成多大的效率損失。由於開發人員已經知道原始計算所需的時間,這種方法也使性能評估更加簡單。
測量密碼學的挑戰
Vitalik 也承認這很困難,因為所涉及的操作是異構的,執行和證明步驟可能有所不同,尤其是在並行化(SIMD)和內存訪問模式方面存在差異。因此,即使是一個比率,在某種程度上仍然會受到硬件的影響。
儘管存在這些限制,他認為開銷因素仍然是評估加密性能的有用且有意義的指標。
密碼研究員 Lukas Helminger 詢問如何對全同態加密 (FHE) 或多方計算 (MPC) 的開銷進行基準測試,並指出這比零知識證明更為複雜。他還想知道在計算開銷時應該考慮哪些網絡假設或參與方數量。
知道如何在 FHE/MPC 設置下對開銷進行基準測試嗎?假設哪個網絡,參與方數量等等?在我看來,它不像在 ZK 中那麼容易推導。
— 盧卡斯·赫爾明格 (@luhelminger) 2025 年 10 月 18 日
Buterin 解釋說,FHE 主要是一個單方過程,因此網絡因素的影響很小。只有像發送輸入或執行Threshold解密這樣的小步驟才重要,而這些步驟與計算時間相比可以忽略不計。
Helminger 指出,現實世界的區塊鏈場景在涉及多個節點時可能會出現額外的開銷。Buterin 對此表示贊同,但他表示,在部署環境中的原始運行時仍然能夠提供最清晰的畫面。
以太坊擴展性突破
就在最近,Brevis 發佈了 Pico Prism,這是一款用於實時以太坊區塊證明的高性能 zkVM。它搭載 64 塊 RTX 5090 GPU,可在 12 秒內(平均 6.9 秒)完成 99.6% 的區塊證明。
這一突破有望將以太坊的可擴展性提升高達 100 倍,並邁向未來任何人都可以通過智能手機驗證區塊鏈的時代。Buterin 還強調,這是 ZK-EVM 的一項重大進步,證明了其速度和多樣性。
很高興看到@brevis_zk 的 Pico Prism 進入 ZK-EVM 驗證領域!
— ETH (@VitalikButerin) 2025 年 10 月 15 日
ZK-EVM 在速度和多樣性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https://t.co/nOeYt9YMvm
以太坊雄心勃勃的 zk 驅動未來
加密貨幣投資者 Ryan Sean Adams 強調了以太坊如何走與其他區塊鏈截然不同的道路。
他認為它將發展成為一條由零知識證明 (zk) 驅動的區塊鏈,其中 Layer 1 以高吞吐量(10,000 TPS)處理全球 DeFi,節點輕量級到可以在手機上運行。Layer 2 網絡將處理其餘所有事務,包括像 Base 或Arbitrum這樣的通用應用程序,以及像 Lighter 這樣的應用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