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base的萬億野心

在加密行業的大週期裡,總有人在低谷中默默積累,等待浪潮再起。

Coinbase 就是這樣一家公司。

作為美國最大的合規交易所,Coinbase(NASDAQ: COIN)已不再是那個單一撮合交易的中介平臺。過去三年,它用一連串收購、聯盟與制度突破,逐漸完成從交易平臺向全球加密金融基礎設施的蛻變。

image.png

如今,這家手握超過百億美元現金儲備、市值逼近千億美元的巨頭,正將觸角延伸至更廣闊的金融與文化版圖:
從 Apollo 到花旗、從三星生態到內容媒體,Coinbase 的每一步,都在為一個萬億級市場鋪路。

財報前夜:市場等待“增長的證明”

Coinbase 即將迎來又一次“硬核考驗”。本週四(紐約時間10月31日)美股盤後,該公司將公佈 2025 財年第三季度財報。

分析師預計,Coinbase 本季度收入將同比增長 48.3%,達到 17.9 億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EPS)預計為 1.19 美元。雖然增速較去年同期的 78.8% 有所放緩,但仍維持強勁增長。

image.png

值得注意的是,分析師在過去 30 天普遍維持預測不變,顯示市場對其增長路徑仍具信心。Coinbase 股價在財報前一週已累計上漲約 6%,反映出投資者的樂觀預期。

image.png

TipRanks 上的分析師評級:8 個強力買入 | 15 個買入 | 8 個持有 | 2 個賣出

而這份財報的重要性不止於數字層面。它將驗證一個更關鍵的問題:
——Coinbase 的“多線增長故事”,能否在財報數字上兌現?

收購線:四十筆交易背後的系統性野心

Coinbase 的併購史幾乎是一部加密行業發展的縮影。
過去幾年,它完成了超過 40 起收購,這些動作並非零散佈局,而是一張環環相扣的生態地圖。

夯實基石:2019年收購 Xapo 機構業務

Xapo 以冷錢包安全著稱,被 Coinbase 收購後,其託管能力躍居全球第一。
這筆交易是 Coinbase 從“交易撮合者”轉向“資產保管人”的起點,也讓其在後續的機構化浪潮中佔得先機。
正因這一步,如今的 Coinbase Custody 已成為包括 BlackRock、Grayscale 等機構的核心合作方。

打開衍生品護城河:2025年以 29 億美元收購 Deribit

加密衍生品市場是高利潤、高門檻的戰場。
Coinbase 以現金+股票的形式拿下 Deribit,不僅填補了衍生品空白,也獲得了進入全球比特幣期權市場的“通行證”。這一併購將帶來 Coinbase 收入結構的轉折點——衍生品將成為第二增長曲線。

構建內容飛輪:3.75 億美元收購 Echo,復活《UpOnly》

今年10月初,Coinbase 宣佈以 3.75 億美元收購早期投資平臺 Echo,並投入 2500 萬美元重啟 Cobie 創辦的知名播客《UpOnly》。
這筆收購看似與金融無關,卻揭示了 Coinbase 的全新敘事方向:通過內容與社群重塑行業共識,打造“信息即資產”的新生態。

在 Web3 世界中,認知即流量、流量即資本。Coinbase 選擇以內容切入,意味著它不只要做加密的“銀行”,還要做加密的“Bloomberg + YouTube”。

如果說過去幾年 Coinbase 在做“橫向併購”,那麼近期的密集動作,則是一次“縱深突圍”。

1. 穩定幣、鏈上信貸的萬億藍海

10月28日,Coinbase Asset Management 宣佈與 Apollo Global Management(NYSE: APO) 合作,聯合開發穩定幣信貸策略。
雙方計劃在 2026 年推出面向機構的 tokenized credit 產品,用戶可用 USDC 抵押貸款或直接投資數字化信貸資產。

公告指出,當前全球穩定幣市值約 3000 億美元,預計到 2030 年將達到 3 萬億美元。
Coinbase 試圖在這一趨勢中扮演“穩定幣資本市場的中央銀行”角色。
這不僅是金融產品創新,更是 Coinbase 向“鏈上信貸體系”邁出的關鍵一步。

與此同時,Coinbase 還在不同維度推進戰略聯盟:

  • 與 花旗銀行 的合作強化其合規信貸與支付體系,為未來的“加密結算”奠定基礎;

  • 與 三星 的合作則將 USDC 支付與 Base 網絡集成進 7500 萬臺 Galaxy 設備,讓加密支付真正進入主流消費場景。

這意味著 Coinbase 正在複製“蘋果生態”的邏輯——從應用層走向系統級整合。

2. 監管前線:華盛頓遊說與全國信託憲章申請

同月,Coinbase 團隊前往華盛頓遊說參議院通過《Clarity for Payment Stablecoins Act》,呼籲“美國為加密投票”。
同時,公司申請聯邦 OCC(貨幣監理署)國家信託憲章,以擺脫州級牌照的束縛,實現全美統一服務。若獲批准,Coinbase 將成為美國首批具備“全國性銀行屬性”的加密企業,監管優勢將前所未有。

Base + USDC:Coinbase 的現金引擎

Coinbase 的“護城河”,正在從交易手續費轉向生態收益。兩個關鍵字:BaseUSDC

Base:鏈上資產的流量引擎

自推出以來,Base 已成為開發者和用戶進入 Coinbase 生態的入口。
通過聚合數百萬新興代幣、開放 DEX 交易功能、支持 App 內直接交互,Base 已形成強大的“鏈上流量池”。
Coinbase 不再只是撮合交易,而是掌握了整個網絡的底層經濟權。

USDC:穩定幣化的利潤源泉

由 Coinbase 與 Circle 共同發行的 USDC,是其最穩定的現金流來源。
隨著穩定幣利率上升與機構採用擴張,USDC 的息差收入已成為公司利潤支柱。
JPMorgan 最新報告指出,僅 Base 與 USDC 兩項業務,就可能為 Coinbase 帶來“數十億美元級”的長期收益。

Coinbase 的野心並不止於金融。
10月29日,公司宣佈與《英雄聯盟》世界賽合作,推出限量 Superfan 皮膚,面向 Z 世代用戶群。活動主題為“每位傳奇都有時刻”,用戶通過 Coinbase One 會員或新註冊即可參與。

image.png

這是一個看似輕巧、實則精準的營銷動作:Coinbase 正在用電競和社交文化打通年輕用戶的情感通道,將“加密”從冰冷的金融工具轉化為一種生活方式。

金融是邏輯的生意,文化是情感的生意。Coinbase 正試圖把這兩者融合成一個新的敘事——Web3 超級品牌

七、結語:加密帝國的邊界

回望 Coinbase 的擴張之路,可以清晰看到一個模式:

  1. 基礎層——通過收購 Xapo、Deribit 等確立金融核心;

  2. 生態層——通過 Base、USDC 與 Apollo 聯盟擴展網絡效應;

  3. 文化層——通過 Echo、UpOnly 與電競合作,強化用戶認同;

  4. 制度層——通過 OCC 憲章與監管遊說,取得合規先機。

Coinbase 的商業邏輯從未偏離其創始人 Brian Armstrong 的核心理念:

“讓加密貨幣成為全球經濟體系的核心底層。”

如今,這家公司的目標已不僅是成為“全球最大的交易所”,而是成為加密世界的摩根大通 + 蘋果 + Netflix :一個同時掌握金融流動性、技術基礎設施與文化敘事權的超級平臺。

隨著第三季度財報臨近,整個市場都在屏息等待,看這家野心勃勃的公司,能否交出匹配其野心的答卷。

作者:seedly.eth


Twitter:https://twitter.com/BitpushNewsCN

比推 TG 交流群:https://t.me/BitPushCommunity

比推 TG 訂閱: https://t.me/bitpush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