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價格在苦苦支撐10萬美元Threshold後,最終跌破該關卡。目前,其交易價格為99,926美元。是什麼引發了此次拋售潮?
- 比特幣自 2025 年 6 月以來首次跌破 10 萬美元大關,技術指標暗示短期內可能出現反彈。
- 此次暴跌主要是由於機構資金外流和更廣泛的宏觀經濟壓力共同造成的,分析師警告稱,BTC可能會重新測試 91,000 美元至 97,000 美元的支撐區間。
比特幣價格已正式跌破10萬美元的心理關口,顯示市場下跌勢頭強勁。過去幾天,BTC一直在努力守住關鍵支撐區域,本週稍早未能守住11萬美元至11.2萬美元的區間。
此次價格下跌標誌著比特幣自6月底加密貨幣市場整體調整期間下跌以來,跌幅最大。當時,由於持續的買盤,BTC得以反彈,價格在幾分鐘內飆升至101,300美元。
這一次,比特幣(BTC)在過去一天下跌了3.11%,延續了本週稍早的下跌趨勢,過去七天累積了9%。
根據 TradingView 的數據,30 日移動平均線呈現急劇下降趨勢,目前位於 101,887 美元附近,而代幣價格已跌破該均線。這顯示賣方仍掌控著短期市場動能。

比特幣跌破 10 萬美元大關後,10 萬至 10.2 萬美元區間已立即成為阻力區。這意味著,除非比特幣價格能夠以強勁的成交量重新站上這一區間,否則任何試圖重返 10 萬美元的嘗試都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此外,下一個關鍵支撐位在 99,000 美元附近,緊隨其後的是 97,500 美元至 95,000 美元區域。當BTC開始進一步下跌時,買家可能會試圖在下跌過程中穩定價格。
從歷史數據來看,像10萬美元這樣的整數關卡往往會成為交易者的情緒錨點。這意味著,如果價格跌破這些關口,可能會引發停損單和恐慌性拋售的連鎖反應,從而加劇下行壓力。
相對強弱指數為 32,表明比特幣正迅速接近超賣區域;這表明,儘管拋售壓力仍然主導市場,但BTC在下一次重大走勢之前可能會經歷短期反彈或橫盤整理。
然而,除非比特幣的相對強弱指數 (RSI) 能夠回升至先前的 50 中性線,否則下跌勢頭似乎可能會持續下去。
是什麼原因導致比特幣價格下跌?
在比特幣跌破 10 萬美元大關之前,經歷了一周的拋售壓力,這主要是由機構資金外流和投資者情緒變化所致。 11 月 7 日,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錄得 2.4 億美元的資金流入,結束了先前連續六天的資金外流。
然而,這不足以維持比特幣價格在10萬美元以上。此前幾天,比特幣現貨ETF的資金流出已超過20億美元。 11月對美國比特幣現貨ETF而言可謂充滿挑戰,淨流出資金高達6.61億美元,與10月和9月分別35.3億美元和34.2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形成鮮明對比。
此外,更廣泛的宏觀經濟因素也對比特幣的下跌起到了關鍵作用。由於持續高利率和對經濟成長放緩的擔憂,全球市場已開始拋售風險較高的資產。因此,投資人傾向於拋售加密貨幣等波動性較大的資產,轉而投資政府公債或現金等較保守的資產。
正如 crypto.news 先前報導,由於市值與實際價值比率(MVRV)形成看跌背離,比特幣價格可能重新測試 91,000 美元至 97,000 美元區間。 MVRV 比率追蹤的是整個網路中未實現的利潤,它表明買家在本輪週期中採取了更為謹慎的態度,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比特幣價格的吸籌活動顯著減少。
聲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本頁內容及資料僅供教育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