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HODL:流動性不足的供應如何塑造比特幣的下一次真正擠壓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比特幣最近漲至 101,000 美元左右,反映了鏈上狀況的變化,曾經停滯不前的供應開始活躍起來。

經過數月的穩定積累,長期持有者開始分配資金,ETF 的資金流向也由流入轉為流出,流動性壓力正在重塑市場的供需平衡。

表面之下,數據顯示發行量、資金吸收量和持有者行為之間正在形成一種機械性的緊張關係,為比特幣的下一次真正擠壓埋下了伏筆。

過去一周,比特幣價格在 99,500 美元至 103,000 美元之間波動,價格從近期高點回落,原因是長期持有的比特幣被轉移,而新發行的比特幣由於基金需求疲軟而未能滿足,其中包括 11 月初連續的淨贖回。

核心驅動程式位於鏈上。

經過數月的淨積累,自 10 月中旬以來,約有 62,000 枚BTC離開了流動性不足的市場,這是今年下半年首次出現明顯的下降。

這種轉變反映出長期投資者在集中成本基礎上實現了收益成長。

在此次回檔之前,流動性不足的比特幣供應量已攀升至 1,430 萬至 1,440BTC,佔流通幣總量的近 72%,創下多年來低消費實體持有比特幣比例的新高。當這種流動性不足的供應量減少時,流通幣數量就會增加,漲勢也會停滯,直到需求消化多餘的供應。

從停滯到擠壓的過程是機械式的。減半後,比特幣的發行量約為每個區塊 3.125 個BTC,每天約 450 個BTC。這種固定的發行速度現在受到三個因素的影響:長期持有者的分配速度、礦工的拋售節奏以及基金和國庫吸收所有比特幣的能力。

如果ETF和資產負債表買家認購的代幣數量超過發行量加分銷量,隨著流通量減少,價格就會上漲。如果認購量不足,價格就會下跌,老投資者也會減少持股。

短期內,資金流動已轉為阻力。

據 Farside 稱,11 月初美國現貨比特幣 ETF 出現大量淨流出,11 月 4 日流出約5.66 億美元,11 月 5 日又流出1.37 億美元,之後 11 月 6 日約有2.4 億美元的資金流入部分抵消了流出。

20億美元的跨日贖回金額凸顯了美國市場集中需求如何放大吸收波動。這種需求的廣度仍然至關重要,因為美國的資金流動仍然集中在一家大型發行機構;當該機構的債券發行停滯時,整體吸收往往也會受到影響。

長期行為也在改變。 Glassnode 的「鏈上週報」指出,長期用戶群的淨分配情況有所變化,這可以從「支出產出年齡層」中看出,因為較老的用戶群在盈利日貢獻更多。

10月初,平均休眠期略微升至月高點,這種模式通常出現在局部高點或市場轉型期附近,此時經驗豐富的投資者會獲利了結。同樣的框架也有助於識別市場轉折點;在上漲行情中,如果一年以上的支出水準出現回落,則在以往週期中,隨著供應再次收緊,市場將迎來新一輪上漲。

礦工的行為雖然影響不大,但在算力價格低迷時卻能發揮關鍵作用。儘管代幣發行量固定,但礦工的淨持倉變化在夏末跌至負值區間,而CryptoQuant的儀錶板在10月中旬再次出現了向交易所轉帳的激增。

如果手續費或價格上漲推高哈希價格,分配速度通常會放緩;如果收入減少,對沖或拋售每天可能會增加 200 到 500 個BTC的流出,足以在資金需求接近平衡時扭轉局面。這種關係可以與 Glassnode 的礦工淨持倉變動和算力指數的哈希價格(11 月再次走弱)結合起來追蹤。

成本基準線標誌著趨勢。

在先前的上漲行情中,隨著更廣泛的需求吸收了老一代投資者分發的代幣,短期持有者意識到價格從阻力位轉變為支撐位。在回調後重新奪回並守住該支撐位與建設性階段相吻合,而失去該支撐位則與區間震蕩的市場相一致,因為長期持有者持續減持。

一張簡單的資產負債表就能反映當前價格下的資產配置。假設每枚coin約為 101,000 美元,那麼每天發行約 450 枚BTC,總價值約為 4,545 萬美元。 ETF 的資金流動可以透過美元除以價格來轉換成比特幣,因此 5,000 萬美元相當於每天約 495 枚BTC,而 2 億美元相當於每天約 1,980 枚BTC。

自10月中旬以來,長期持有者分配的BTC,如果將兩週時間平均計算,則日均分配量約為4,430BTC,這表明分配速度呈峰值而非穩定。淨吸收量(需求減去發行量和分配量)的趨勢決定了流通量是收緊還是放鬆。

設想ETF需求LTH淨分配礦工網淨吸收
僵局5000萬美元 ≈ 約495個BTC/天每天 2,000 個BTC~0 -1,955 BTC/天,供給超過需求
底部上升趨勢1.5億美元 ≈ 約1485個BTC/天每天 1,000 個BTC~0每天增加 35 個BTC,接近餘額
2億美元 ≈ 約1980個BTC/天每天 500 個BTC~0每日成交量增加 1,030 BTC,需求滿足浮動匯率

(基準情境中假設礦工淨流出量約為 0;如果每日礦工淨流出量達到 200-500 BTC,則敏感度會提高。)

市場的停滯和隨後的回檔符合數學模型。

10 月份,由於舊幣種被轉移,資金需求連續幾個交易日轉為負值,以及礦工資金小幅外流,流動性不足的供應量有所下降。

這種組合增加了可交易流通量,並抑制了價格上漲動能,直到這種組合逆轉為止。當長期持有者的分配放緩,ETF發行量再次超過印鈔量時,流動性不足的供應量可能會繼續攀升,價格也可能在沒有大量新資金流入的情況下上漲。

根據 Glassnode 的非流動性供應變化,30 天比率的逆轉將確認重新積累,特別是如果美國 ETF 和海外新上市股票恢復持續淨增的話。

宏觀經濟環境依然至關重要。紐約數位投資集團(NYDIG)的研究表明,比特幣更像是流動性晴雨表,其走勢受美元和實際利率的影響,而非通膨對沖工具。 11月初全球流動性收緊和美元走強,同時比特幣買盤疲軟,這提醒我們,美元年底前的走勢仍對資金流動速度有著重要影響。

對於關注市場動態的交易者來說,這份清單簡潔明了。追蹤非流動性供應變化指標的上升趨勢,在市場下跌時關注短期持有者的實現價格,並監控支出產出年齡層的組成,觀察在上漲日一年以上支出的減少情況。

此外,請將每日 ETF 發行量(以coin計)與每日約 450 BTC 的發行量線並列顯示。如果礦工在這些指標改善的同時放寬分發,流通量就會收緊,價格區間也會隨之擴大。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85
收藏
15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