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8 日,國會決定對穩定幣進行監管,《GENIUS 法案》正式生效。
接下來將發生一場為期兩年的規則制定之爭,這場爭鬥將決定 2500 億美元的現有穩定幣是流入銀行監管的結構,還是分散到離岸的孤島中,以及比特幣和以太坊是能承受這種局面的影響,還是會被埋沒。
Paradigm公司負責監管事務的副總裁賈斯汀·斯勞特於11月6日表示:
“鮮為人知的事實是——法案頒佈之後,真正的戰鬥才剛剛開始。”
他的公司剛剛就財政部發布的擬議規則制定預先通知提交了意見。爭議的焦點在於穩定幣發行方的關聯公司是否可以通過單獨的產品向持有者支付收益,而國會此前已裁定允許這樣做。然而,財政部可能會試圖推翻這一裁決。
下一個戰場將圍繞如何通過封裝器提供收益展開。如果監管機構獲勝,穩定幣將淪為功能受限的銀行產品。如果行業獲勝,它們將與銀行在利率方面展開競爭。
法律雖已頒佈,但規則尚未制定。而規則決定一切。
當合規成為強制性要求時
GENIUS項目將在三年內逐步構建起一套完善的框架,然後正式啟動。該框架將於2027年1月18日生效,或最終法規公佈後120天生效,以先到者為準。
聯邦機構自法令頒佈之日起有一年的時間來頒佈這些法規。
三年寬限期將於 2028 年 7 月 18 日到期。此後,除非獲得許可的支付穩定幣發行機構或財政部認可的外國同等機構發行,否則美國交易所、託管機構和大多數 DeFi 前端將無法提供“支付穩定幣”。
發行規模低於100億美元的發行人可以使用已獲批准的州監管體系,而規模更大的發行人則必須轉入聯邦監管體系。外國發行人需要獲得“可比監管體系”認定、在貨幣監理署(OCC)註冊,並持有美國儲備金。
根據這一時間表,監管機構將於 2027 年初發布規則手冊。到 2028 年年中,任何與美國客戶有業務往來的公司要麼遵守規定,要麼退出市場。
“進入銀行”的真正含義
GENIUS 定義了一個名為“支付穩定幣”的受保護類別,並將美國境內的發行限制在由授權發行人發行的穩定幣範圍內。
這些發行機構必須是銀行子公司、獲得聯邦許可並受美國貨幣監理署監管的非銀行機構,或獲得州政府許可並受聯邦嚴格監管的實體。
儲備金必須以現金、銀行存款或國庫券的形式持有,不得進行再抵押。信息披露每月提交一次,發行人必須遵守全面的審慎監管以及《銀行保密法》/《反洗錢法》的相關規定。
這些硬幣被納入類似銀行的監管體系,但並不被稱為銀行。
對於規模達3040億美元的穩定幣市場而言,這將造成一次分叉。與美國市場對接的流動性將被轉移到類似銀行的封裝機制中,而其他所有流動性則被隔離。
離岸發行機構可以遍佈全球,但美國平臺會為了避免承擔責任而將其剔除。這其中涉及3000億美元的資金,一部分流向符合聯邦標準的機構,另一部分則不符合。
規則制定之爭:讓步、定義和範圍
斯勞特的評論主要集中在關聯方收益上。GENIUS法案禁止發行人支付利息,但並未提及關聯方支付利息的問題。Paradigm公司則認為,禁止關聯方支付利息將違反該法案的明文規定。
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如果合作方能夠支付有競爭力的利率,用戶就能獲得高收益且即時結算的儲蓄賬戶。這會迫使銀行真正支付利息。
如果監管機構阻止聯盟收益,穩定幣將比銀行存款更糟糕,不僅要承擔全部合規負擔,而且沒有任何收益。
其他爭論的焦點包括“數字資產服務提供商”一詞的定義,DeFi 協議是否不受法定豁免,以及對外國發行人而言,“可比制度”的定義是什麼。
監管機構可以按原樣執行 GENIUS 法案,也可以將其扭曲成銀行保護主義,扼殺任何沒有聯邦特許權的銀行。
贏家和輸家
美國大型銀行和準銀行穩定幣發行機構成為贏家。GENIUS 為受監管機構發行美元代幣開闢了首條清晰的聯邦途徑,使其能夠優先於州級法規。
Circle、Paxos 和 PayPal 正競相爭取獲得發行方資格。預計各大銀行將推出代幣化存款服務,並直接遷移到公共區塊鏈上,而不是繼續使用ACH。
美元和美國國債市場也將從中受益。GENIUS 要求穩定幣與國債一對一掛鉤,這使得每一種符合規定的穩定幣實際上都成了一個小型國債基金。如果規模擴大到數萬億美元,將會加劇全球對美國國債的需求。
以太坊和二層區塊鏈佔據了結算基礎設施的核心地位。受美國監管的發行機構絕大多數選擇成熟的EVM環境。
根據 rwa.xyz 的數據,以太坊、zkSync 和Polygon在現實世界資產 (RWA) 市場上的參與度最高,達到 157 億美元(44%)。
以太坊成為銀行級美元代幣的中立軌道,獲得手續費收入和作為“受監管管道”的合法性。龐大且合規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層建立在獲准的穩定幣之上,與無需許可的全球層共存。
另一方面,境外發行方將失去美國分銷渠道。2028 年年中之後,美國平臺將無法提供任何未經授權發行方發行的“支付穩定幣”。Tether 和類似Tether可以服務非美國客戶,但會失去與 Coinbase、 Kraken或美國主要交易平臺的無縫集成。
規模較小或處於實驗階段的發行方往往難以生存。算法穩定幣、抵押不足的實驗項目以及資本金薄弱的初創公司要麼轉型進入小眾市場,要麼就此倒閉。
因此,DeFi面臨分裂。GENIUS豁免了底層協議和自託管,但規則制定將界定何為向美國人士提供的“服務”。
如果監管機構放寬定義,DeFi 的很大一部分要麼會流入僅限穩定幣的美國流量池,要麼會流入受地理圍欄限制的離岸孤島。
流量如何重新路由
第一階段,即從現在到2026年中期,主要為定位期。發行人和銀行就合格準備金、境外可比性、關聯方收益率和定義等問題進行遊說。規則草案四處流傳,業界也開始推演各種合規路徑。
第二階段(2026年至2027年)是監管篩選階段。最終規則將發佈,大型合規實體將獲得提前批准,相關名稱也將公佈。美國平臺會將交易量轉移到“即將獲准”的加密貨幣上,而不合規的發行方則會提交申請、限制美國用戶交易,或轉向境外交易場所。
第三階段(2027年至2028年)是加強路由限制。面向美國的交易所、經紀商和許多DeFi前端主要上線已獲許可的穩定幣,而以太坊和二層區塊鏈則有可能提供更深層次的流動性。
不合規的穩定幣會在離岸交易所和灰色市場的 DeFi 平臺上繼續存在,但會失去與完全受監管的美國基礎設施的連接。
預期結果是,更大比例的“加密美元”將被完全儲備、監管、完成KYC認證,並存放在銀行資產負債表內或與之相鄰。鏈上結算將不再像非法市場,而更像帶有API接口的Fedwire。
| 階段 | 日期/窗口 | 關鍵行動 | 牽頭機構和里程碑 |
|---|---|---|---|
| 通過(GENIUS法案成為法律) | 2025年7月18日 | 《GENIUS 法案》(公法 119-27)簽署生效。該法案建立了“獲准支付穩定幣發行人”制度,禁止支付穩定幣的收益,設定了 3 年的分配期限,並將生效日期硬性規定為以下兩者中較早的日期:(i)法案頒佈後 18 個月,或(ii)主要監管機構最終法規出臺後 120 天。 | 財政部 + “主要聯邦支付穩定幣監管機構”(美聯儲、貨幣監理署、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國家信用社管理局)正式負責制定規則手冊(第 13 節)。 |
| ANPRM – 實施啟動 | 2025年9月19日 | 財政部發布了關於《GENIUS法案》實施的擬議規則制定預先通知(ANPRM) 。該通知就發行人資格、儲備金、外國/可比制度、非法融資、稅收、保險和數據等方面提出了詳細問題——這是確定《GENIUS法案》的嚴格程度或靈活性的第一步。 | 財政部牽頭負責TREAS-DO-2025-0037號案卷,並表示將與美聯儲、貨幣監理署、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國家信用社管理局以及各州監管機構進行協調。這些機構已啟動內部工作流程(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國家信用社管理局的講話均將GENIUS系統的實施列為優先事項)。 |
| 擬議規則(NPRM) | 預計2026年上半年 | 下一步:財政部和各主要監管機構發佈擬議規則(NPRM),將GENIUS轉化為具體要求:包括PPSI的許可標準、資本/流動性要求、儲備構成、審查、外國發行人“可比性”以及數字資產服務提供商的條件。這些規則必須儘早發佈,以便在法定的一年規則制定期限內最終確定。 | 法規(第13條)要求財政部、美聯儲、貨幣監理署、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國家信用社管理局以及各州監管機構在法案頒佈後一年內“頒佈規章” →這給各方帶來了實際壓力,促使各方在2026年初發布擬議規則制定通知(NPRM),以便最終規則能在2026年7月18日之前生效。這正是賈斯汀·斯勞特等人所指出的核心爭議點。 |
| 最終規則 | 法定截止日期:2026年7月18日 | 由“主要聯邦支付穩定幣監管機構”和財政部最終確定的法規,明確了哪些機構可以成為主要支付穩定幣機構(PPSI)、儲備金運作方式、監管預期以及如何認可外國和州級機構。這些最終規則也啟動了120天的倒計時,該倒計時可能會加快GENIUS的生效日期。 | 美聯儲、貨幣監理署、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和國家信用社管理局分別最終確定其管轄範圍內發行人的監管規定;財政部最終確定跨領域規則(安全港、可比性、非法融資)。這些規則共同構成了《證券法》第20條規定的生效日期倒計時。 |
| GENIUS 最早生效日期 | 以下兩者中較早者: (a) 2027年1月18日(頒佈後18個月),或(b)最終法規頒佈後120天 | GENIUS框架(及其修正案)的生效日期以先到者為準。如果監管機構未能及時發佈最終規則,則默認生效日期為18個月期限(2027年1月18日)。如果他們迅速行動並儘早完成最終規則的制定,則120天規則可以將生效日期提前。 | 實際上,這正是您的文章應該重點強調的關鍵點——穩定幣的發行和麵向美國的流通必須開始符合PPSI規則,市場也開始轉向類似銀行、符合GENIUS標準的運作模式。 |
這對比特幣和以太坊意味著什麼
對於比特幣而言,GENIUS 的出現無疑是一股順風。隨著穩定幣越來越像銀行,並受到美國當局的監管,比特幣作為一種不受審查的資產,依然遊離於監管之外,顯得尤為突出。
短期流動性不成問題,因為所有受美國監管的BTC交易平臺都會提供合法的穩定幣。如果不符合規定的穩定幣數量減少,一些高摩擦的資金流將轉向BTC交易對。
從長遠來看,GENIUS 將加密貨幣的美元部分馴服起來,使比特幣成為走出新邊界的最乾淨的方式。
對於以太坊而言,如果現狀保持不變,GENIUS 有望帶來全新的規模。獲准發行方更傾向於選擇基礎設施成熟、DeFi 功能強大的 EVM 鏈。
從結構上支持ETH作為受監管的穩定幣支付和代幣化資產的 gas 和結算基礎設施。
因此,可能會出現一個雙層結構的DeFi生態系統。一層由符合GENIUS標準的許可型資金池(擁有機構資本)和無需許可的全球型資金池(託管任何幣種)組成。這一層存在審查風險,但也因此凸顯了協議層面可信中立性的價值。
另一層是由在以太坊上結算的銀行級、萬億美元級代幣構成,這使得區塊空間成為一種有價值的基礎設施。
這場爭論的焦點在於規則。財政部、美聯儲和貨幣監理署(OCC)將在2026年中期之前制定這些規則。到2027年,市場將瞭解GENIUS究竟構建了什麼。到2028年,資金將流入銀行、以太坊或離岸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