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銀行業對歐洲中央銀行(ECB)提出的數字歐元項目表示了強烈的支持,認為這是維護歐洲數字主權、減少對美國銀行卡網絡和穩定幣等非歐洲支付提供商依賴的重要一步。
儘管意大利銀行業對數字歐元計劃表示了熱情,但各銀行也在推動制定靈活的長期支付計劃,以應對鉅額的實施成本。考慮到其他正在進行的資本支出,這些成本被他們描述為“非常高”。
“我們支持數字歐元,因為它體現了數字主權的概念,”比利時銀行家協會(ABI)總經理馬可·埃利奧·羅蒂尼週五表示。“然而,考慮到銀行必須承擔的資本支出,該項目的成本非常高,但這些成本可以分攤到一段時間內。”
意大利對數字歐元的支持是有條件的。
歐洲央行一直在努力研發的單一貨幣數字版本的主要目的是加強歐元區的貨幣主權,同時減少對非歐洲支付服務提供商的依賴,並應對穩定幣的興起。
然而不幸的是,由於一些法國和德國銀行的反對,立法進程進展緩慢。這些銀行擔心,這可能會導致數百萬歐洲人轉而使用歐洲央行的在線錢包進行日常支付,而這將耗盡他們的銀行存款。
儘管面臨反對,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在完成兩年的準備期後,已將數字歐元項目推進到下一階段。
羅蒂尼表示:“我們贊成採取雙管齊下的策略,即央行數字貨幣和商業銀行數字貨幣,後者發展速度可能更快,因為歐洲不應該落後。”
預計在 2027 年開始試點階段後,該項目將於 2029 年正式啟動,但這取決於歐盟立法的通過,而歐盟立法預計將於 2026 年通過。
與此同時,負責歐洲議會數字歐元評估工作的西班牙人民黨議員費爾南多·納瓦雷特於 10 月 28 日提交了一份報告草案,他在報告中提倡縮小數字歐元的規模,以保障 Wero 等由 14 家歐洲貸款機構支持的私人支付計劃。
這表明,雖然議會中一些人支持這一總體趨勢,但在沒有建立防止財政壓力的保障措施之前,他們並不願意繼續推進。
其他地區在央行數字貨幣計劃方面進展如何?
毫無疑問,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引入會帶來新的系統性風險,包括潛在的網絡攻擊和數字銀行擠兌,因此需要強有力的治理和安全措施。然而,像中國這樣的國家仍然一意孤行地推進CBDC的發行。觀察人士認為,這些舉措旨在維護貨幣主權。
中國多年來一直在為推出央行數字貨幣做準備,截至 2025 年,已在包括泰國、哈薩克斯坦和阿聯酋在內的 18 個國家部署了數字人民幣。
其他正在探索央行數字貨幣的國家包括英國及其 Britcoin(目前仍僅限於沙盒測試);日本及其數字日元(本應是數字人民幣的替代品),但並未得到優先考慮。
瑞典及其 e-Krona(一種正在測試的開源數字貨幣,具有部分匿名性,可用於小額支付)和巴西的 DREX(旨在集成到用於社會援助的智能合約中)正在展示央行數字貨幣如何促進金融包容性。
與此同時,美國的立法舉措主要集中在制定監管框架以規範私人穩定幣發行者,同時禁止中央銀行發行自己的央行數字貨幣(CBDC),因為存在監控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