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ETF資金流出持續:巨鯨大舉買入,散戶資金消失殆盡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隨著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跌至 11,反映出市場極度恐慌,美國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的資金持續流出。

在這次市場低迷時期,散戶投資者一直遠離市場,而數據顯示,在拋售潮中,巨鯨才是主要的買家。

ETF資金流出和散戶缺席預示著市場轉變

美國比特幣現貨ETF持續遭遇資金外逃,持有量從10月10日的44.1萬枚BTC下降到11月中旬的約27.1萬枚BTC。這標誌著市場對比特幣的持倉態度與今年早些時候的機構支持形成了鮮明對比。

根據Farside Investors的數據,比特幣ETF已連續四天出現資金流出,延續了本月以來的防禦情緒。此前,單日贖回額一度飆升至超過8億美元,凸顯了市場情緒的急劇惡化。最新數據顯示,資金流出規模已大幅縮小至約6000萬美元,但這仍然表明買家保持謹慎,市場動能尚未逆轉。

現貨平均訂單規模。數據來源: CryptoQuant

現貨平均訂單規模指標顯示,即使比特幣價格已從10月6日創下的歷史高點126,272.76美元下跌近27%,散戶交易者仍未迴歸。幣安、Coinbase、 Kraken和OKX交易所的數據顯示,訂單規模更大,這凸顯了巨鯨的活躍,而非小規模散戶買家的活動。

恐慌與貪婪指數暴跌至11,凸顯了市場的極度恐慌。從歷史數據來看,這樣的水平通常預示著市場觸底,但散戶投資者依然謹慎,不願入場。亞洲早盤,比特幣交易價格在91,000美元至92,000美元之間,24小時內下跌超過3%,本週累計下跌13%至14%。以太坊一度跌破3,000美元,Solana價格在130美元左右,24小時內下跌超過5%,本週累計下跌21%。

市場疲軟時期巨鯨囤積

在散戶投資者觀望之際,大型機構投資者繼續積極增持。根據OnchainLens 的鏈上監控數據,在 11 月 17 日之前的 24 小時內,一位巨鯨以 3,032 美元的價格購入了 10,275 個ETH ,總價值達 3116 萬美元USDT月 12 日至 17 日期間,該地址共計購入 13,612 個ETH,總價值達 4189 萬美元USDT,平均價格為 3,077 美元。

南森平臺上的巨鯨以太坊購買 Nansen交易日誌顯示,巨鯨在24小時內購買了價值3116萬美元的ETH。來源:OnchainLens

比特幣永久持有者——即從未記錄過資金流出的錢包——支撐著CryptoQuant所描述的近期拋售潮中最大的一次吸籌。 永久持有者的需求從15.9萬枚BTC飆升至34.5萬枚BTC,創下幾個週期以來的最大吸籌量。即便在價格下跌的情況下,這種大規模的吸籌依然發生,凸顯了長期和短期市場行為之間的顯著差異。

巨鯨大量買入與散戶謹慎觀望之間的這種分化,凸顯了市場動態的轉變。然而,CryptoQuant 首席執行官 Ki Young Ju 指出,目前的下跌是由於長期持有者之間進行代幣輪換,而非新資金流入市場。這表明此次下跌並不意味著新一輪熊市的開始,儘管目前的市場狀況可能並非散戶所尋求的經典逢低買入時機。

CryptoQuant比特幣永久持有者需求圖表 30 天永久持有者需求在價格拋售期間創下歷史新高。來源:CryptoQuant

結構性變化與制度動態

此次拋售與以往的加密貨幣寒冬有所不同。儘管比特幣價格疲軟,但包括摩根大通在內的主要金融機構現在仍接受比特幣作為貸款抵押品。這種不斷發展的基礎設施比以往的熊市週期提供了更多支撐。流動性的增強也有助於穩定市場。

目前技術指標依然看跌。比特幣已從歷史高點下跌超過20%;近期,其50日移動平均線跌破200日移動平均線,形成“死叉”。

宏觀經濟因素加劇了比特幣面臨的壓力。美聯儲推遲了降息,全球各大央行也維持了緊縮政策。國債流動性下降給風險資產帶來了不利影響。不過,分析師認為,長期宏觀趨勢——例如高企的主權債務和持續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未來仍將對比特幣構成支撐。

礦業公司正在做出相應調整。HIVE Digital Technologies 執行董事長 Frank Holmes強調,與那些轉向高性能計算的競爭對手不同,他的公司將繼續挖礦並持有比特幣。他認為,為 GPU 運算構建 Tier 3 數據中心既昂貴又複雜,因此,儘管市場波動,他的挖礦並持有策略仍將繼續。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88
收藏
1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