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今日再次跌破 9 萬美元,反映出投資者持續拋售風險較高的資產。這種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已較 10 月初創下的 12.6 萬美元的歷史高點下跌近 30%,抹去了年初以來的所有漲幅。
市場分析師表示,美聯儲利率政策的不確定性,加上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強烈拋售壓力,正在打壓加密資產價格下跌。昨天,貝萊德旗下iShares比特幣信託基金資金流出超過5億美元,這最明顯地表明瞭該ETF的脆弱性。這是該基金成立以來最大的單日資金流出。
自10月初達到峰值以來,比特幣價格的急劇下跌給那些預期價格反彈而使用高槓杆的投資者帶來了巨大挑戰。隨著今日價格回落至89,500美元,投資者對離岸交易所槓桿交易的興趣也大幅上升。
上週,幣安等平臺上的比特幣永續期貨合約未平倉合約量激增超過3.6萬枚比特幣。這一增長價值超過33億美元,是自4月以來最大的單週漲幅。據K33 Research稱,資金費率仍然很高,表明市場多頭頭寸依然非常重。
K33 Research 研究主管 Vetle Lunde 表示:“永久合約未平倉合約量再次達到 10 月份的峰值。這系統性地增加了擠壓的風險。”
在價格迅速跌破 98,000 美元期間,許多交易員設置了限價單以“逢低買入”。然而,價格的持續下跌觸發了這些訂單,使投資者突然面臨實際的槓桿頭寸。這引發了人們的猜測:反彈前增加的槓桿敞口使市場變得脆弱。
市場動盪始於10月10日的清算崩盤,單日交易中超過190億美元的槓桿頭寸被抹去。此後,加密貨幣ETF的資金流入逆轉,專注於數字資產的公司縮減了購買規模,機構需求也顯著減弱。許多基金對比特幣的流入量已低於平均水平。
K33 Research指出,在過去七個類似走勢的時期中,比特幣有六個時期都出現了額外下跌。這些時期的平均月跌幅約為15%。
Rails首席執行官Satraj Bambra表示:“10月10日的清算事件在市場造成了嚴重的流動性缺口,至今仍未得到彌補。新買家不足以進入市場;現貨市場和衍生品市場的賣家數量都超過了買家。”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