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近期的價格下跌暴露出交易市場的明顯分化:美國交易時段拋售潮持續,而亞洲交易者則逢低買入。數據顯示,美國交易時段已成為比特幣價格表現最疲軟的時期。
這種分歧凸顯了風險偏好的差異,並引發了關於比特幣是正在經歷健康的調整還是面臨更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的爭論。
美國交易引發比特幣拋售,亞洲吸收供應
本週的價格走勢呈現出明顯的趨勢:美國交易時段持續下跌,歐洲交易時段跌幅較小。相比之下,亞太市場保持相對穩定,並經常支撐價格反彈。數據快照凸顯了美國交易時段在近期市場下跌中的核心作用。
按交易時段劃分的比特幣累計收益率顯示美國經濟疲軟。來源: CryptoRover一位X用戶評論道:“每個美股交易時段都是持續數小時的無情拋售。然後亞洲交易者醒來,把拋售全部買回,直到美股再次醒來。簡直就像上了發條一樣精準。”這種互動已成為當前交易動態的常見特徵。
這種分化可能源於不同地區的風險情緒差異。美國市場的拋售可能是由於對宏觀經濟信號、政策變化或流動性問題的謹慎態度。相比之下,許多亞洲交易者將下跌視為買入良機,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對比特幣的前景充滿信心,也可能是因為他們採取了不同的投資策略。
流動性和市場深度也是影響因素。美國交易量巨大,因此大範圍拋售會對全球價格走勢產生顯著影響。當美國交易員傾向於拋售時,全球價格會下跌,直到亞洲買家介入並恢復平衡。
反映美國機構投資者情緒的 Coinbase Premium 指數在 11 月份幾乎整個月都處於負值區間。來源:Coinglass值得注意的是,散戶投資者普遍看跌,而巨鯨投資者看漲,美國機構投資者則看跌。反映美國機構投資者情緒的 Coinbase Premium 指數在整個 11 月份幾乎都處於負值區間。
機構投資者改變比特幣傳統週期
鏈上分析師 Ki Young Ju 對當前的市場形勢進行了詳細分析。他指出,比特幣的牛市週期在 2024 年初觸及 10 萬美元后,技術上已經結束。傳統的週期理論認為,價格會跌至 5.6 萬美元附近,從而創下新的週期低點。
這種機構吸納行為實際上形成了一個價格底線,因為持有堅定信念的主要投資者不太可能在市場低迷時期拋售。傳統模型假設大多數參與者可能會在熊市階段放棄拋售,但戰略性企業財務部門對這一假設提出了挑戰。
然而,一些人警告說,集中持有會帶來新的風險。如果機構面臨財務壓力或改變策略,任何大規模拋售都可能擾亂市場。但到目前為止,他們仍然致力於持有和增持比特幣。
專家認為,持續的牛市將出現健康的回調。
富達數字資產研究副總裁克里斯·庫珀(Chris Kuiper)對近期的回調持積極態度。他認為,此次回調是更大牛市中的正常調整,並非牛市週期結束的跡象。
Kuiper 的分析利用了鏈上信號,例如短期持有者的 MVRV 比率。這些統計數據表明,當前價格正在考驗近期買家的信心,這與之前價格回調後出現的進一步上漲趨勢相呼應。這表明,在市場重置並走高之前,近期買入者將面臨未實現的損失。
短期持有者MVRV比率表明市場正處於典型的牛市回調階段。來源: Glassnode ,經Chris Kuiper報道缺乏負面新聞事件佐證了他的解讀。沒有重大的監管行動、交易所倒閉或宏觀衝擊引發此次回調。相反,比特幣上漲至 10 萬美元附近後出現的獲利回吐和槓桿清算似乎才是主要原因。
交易員們目前正在權衡兩種情景。如果美國市場情緒改善,樂觀的亞洲買家和謹慎的美國賣家之間的分歧或許能夠得到緩解;但如果全球市場結構進一步轉變,這種分歧則可能持續存在。更廣泛的宏觀趨勢——例如政府的流動性措施和監管變化——很可能決定未來幾個月市場的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