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aily星球日報訊 摩根大通分析師表示,近期加密市場的回調——尤其是比特幣跌破該行估算的 9.4 萬美元生產成本/支撐位後進一步加劇——主要是由散戶拋售比特幣和以太坊現貨 ETF 所推動,而並非加密原生交易者。
“雖然 10 月份加密原生投資者通過大幅去槓桿(尤其是在永續合約中)導致了市場回調,但這種永續合約中的去槓桿在 11 月似乎已趨於穩定。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 Nikolaos Panigirtzoglou 及其團隊在週三的報告中寫道, “相反,近期推動 11 月加密市場繼續回調的主要力量,是非加密投資者,尤其是那些通過比特幣和以太坊現貨 ETF 進入加密市場的散戶。 ”
分析師指出,本月迄今為止,散戶已從比特幣和以太坊的現貨 ETF 中撤出 約 40 億美元,這一規模已經超過 2 月的歷史紀錄淨流出。這種行為與散戶在股市中的資金流動形成鮮明對比。散戶在 11 月已向股票 ETF(包括槓桿類產品)投入約 960 億美元——如果這種節奏持續到月底,總額將接近 1600 億美元,與 9 月和 10 月的水平相當。
他們指出,散戶此前也出現過類似的 “分化行為 ”:一方面強力買入股票,另一方面卻在少數幾個月份(今年僅 2 月、3 月和現在的 11 月)賣出加密 ETF。這顯示散戶依然將加密資產與股票視為兩種獨立的資產籃子,即便兩者都是風險資產。
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