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太坊生態ZK技術的進展超出預期,尤其是最近Succinct和Zkysnc的突破。 Succinct的SP1 Hypercube可以使用16個RTX 5090 GPU在12秒內證明99.7%的以太坊L1區塊,比半年前有5倍效率提升;ZKSync Airbender近期演示,用兩個5090 GPU可以為以太坊L1生成區塊。 Succinct優化低延遲通用zkVM;ZKSync的Atlas/Airbender集成實現亞秒結算+15k TPS(此處特指高頻支付/轉賬,非通用);Brevis強調跨鏈數據協處理器。三者的努力極大推進了整個以太坊ZK生態的進展:三者都在為構建ZK基礎設施棧努力:通用證明(Succinct)+高效rollup(ZKSync)+數據橋接(Brevis),推進以太坊ZK生態從碎片化向集成化演進。 上面的進展僅僅是一些數據,更重要的是這些進展對於以太坊生態意味著什麼? * 更高的TPS 可以更放心增加gas limit,之前ZK證明計算密集,一般需要50-160塊高端GPU才能在12秒內處理一個塊。如今,如果進展到只需兩塊5090 GPU就能搞定,那麼,這意味著,證明更大區塊(更高的gas limit)的可行性增加,結果是可以直接提高L1的吞吐量,同時還不用擔心犧牲去中心化。 * 更便宜 尤其是L2會越來越便宜,費用不僅可以降到一美分,甚至是幾分之一美元,zksync這樣的 L2費用會持續下降,普通用戶甚至感知不大。加上12月初Fusaka的升級, Blob容量的逐步增加,會進一步導致L2費用的降低。 * ETH燃燒增加 在12月初Fusaka之後,Blob容量增加,雖然L2 費用會下降,但因為Fusaka升級後費用有保底機制(EIP7918),它跟ZK技術的結合,有機會進一步推動L2應用的大發展,類似於Lighter這樣的應用鏈會更多,交易規模的增大,有機會帶來更多的ETH燃燒。 總言之,以太坊L1/L2生態已經從“昂貴/慢”,逐步轉向“可證明的擴展”,Succinct、Zksync以及Brevis對以太坊在不犧牲去中心化(甚至利於朝更去中心化方向發展)下,對以太坊生態的整體擴展做出了貢獻。 從生態發展的角度,這為以太坊生態,尤其是L2真正轉向消費級應用做好了重要的準備,未來的隱私DeFi、AI代理經濟、RWA等場景都會收益。接下來的生態演化會越來越有趣。

來自推特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