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棒的問題。ZK技術的進展會逐漸把原來幾乎不可調和的矛盾(性能和去中心化),變成了一個正向循環:吞吐量越高,去中心化反而越強。 1.硬件門檻的下降 之前:證明一個以太坊區塊需要50~160塊高端GPU,成本30~50萬美元,這意味著公司才能玩得起; 之後:2~8塊RTX 5090就夠(成本<1.5萬美元),個人和工作室都有機會參與到完整證明節點。 演化方向: 證明者從「寡頭」變成「萬人礦工」,天然更去中心化。 2.經濟激勵的變化 以前:只有中心化排序器賺錢 以後:誰提供證明誰拿錢(Succinct PROVE、Brevis ProverNet的證明付費市場) 演化方向:形成真正的「證明即挖礦」市場,參與者越多,網絡越抗審查。 3. L1本身也會受益 當證明一個超大區塊的成本變得可接受後,社區可放心提高L1 gas limit,而不用擔心「驗證節點跟不上」。 結果:L1吞吐量翻3~5倍的同時,跑全節點依舊只要普通消費級電腦,去中心化不降反升。 4. 隱私成為去中心化的新護城河 ZK技術可實現合約能無信任讀取全網歷史+跨鏈數據,未來隱私DeFi、zkML、RWA都不再依賴中心化預言機 → 減少攻擊面,反而更去中心化。 簡言之,ZK不再是「為了擴展犧牲去中心化」的妥協,而是變成「用可驗證計算把去中心化推向新高度」的槓桿。

BTC Frogger
@BTCFrogger
how do you think these zk breakthroughs will shape the balance between decentralization and throughput in the next year
來自推特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