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提出了尖銳的好問題。一旦polymarket上的mindshare市場規模足夠大、流動性足夠好,Kaito的mindshare 分數會從被動“測量注意力”逐漸演化成為主動“製造注意力”,最終會從單純的反射性指標演變為完全反射性資產。 下面是關於演化的推測: 1.信號開始自我強化。一旦某些聰明交易者發現,下注某個mindshare 項目YES股份有利可圖,一些先行者會買入mindshare YES股份,社區看到分數上漲,更賣力yap,推動真實討論,分數上漲,推高YES股份,從而獲利。也就是說,一開始只是反映了注意力,但當注意力變成了一種押注行為,這會反饋到注意力分數本身。 2.一旦出現第一類情況,“mindshare項目“的專業操盤手會出現,或許未來一年內會成為一種現象(假如有流動性的話)。比如通過在polymarket上推高某mindshare項目的YES股份價格,然後KOL跟進,推動討論量,分數超過某個點,最終提前埋伏的操盤手賺走了Polymarket的池子。 3.還有一種情況會很極端,比如出現“mindshare泡沫”,或者是“mindshare陷阱”。比如有的操盤手把某個mindshare項目的YES股份推到高概率90%以上,導致社區有人認為某項目會復活,給市場釋放一些錯誤的信號,導致不明真相的群眾進入,代幣漲起來,然後操盤手離場,分數下降,引發崩盤。 kaito的“mindshare”分數需要不斷升級應對措施,否則未來會有人操盤誤導市場,釋放錯誤信號,最終讓不明真相的玩家受損。對於普通玩家來說,如果未來看到某個mindshare市場價格在短時間內發生大幅變化,或許這就是“mindshare陷阱”。

zarah_khaleel
@zarah_khaleel
What if Kaito’s signals begin shaping the market more than the market shapes the signals?? At that point the data isn’t just measuring attention it’s creating it. How do you think that kind of feedback loop would affect the reliability of predictions, especially when traders x.com/lanhubiji/stat…
來自推特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