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 Network:專為交易而生,Cosmos 上最快的 Layer1 公鏈?

Sei 技術優勢正在顛覆傳統 DEX 網路環境。

作者:Daniel Li

SEC 對幣安的起訴風波是過去一個月內加密行業最大的事件,受此事件影響,絕大部分的加密資產在過去的幾周內價格都出現腰斬的情況,剛剛進入小陽春的加密市場又再次陷入熊市的陰霾。此次事件也讓加密使用者開始對中心化交易所(CEX)失去了信任,這進一步加強了發展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必要性。Sei Network 作為使用 Cosmos SDK 構建的 Layer1 公鏈,旨在成為 DeFi、NFT 和 GameFi 中 DEX 的首選鏈。Sei 的內建訂單簿基礎設施、極快的執行速度、深度流動性和完全去中心化的匹配服務,為 DEX 提供了更加安全、透明、高效和可信賴的網路,也為加密市場帶來了新的創新和發展機會。

Sei 專為交易而構建,旨在成為最快的 layer1 公鏈

傳統的 layer1 公鏈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通用公鏈,如以太坊、Solana 等,另一類是特定於應用程式的鏈,如 dYdX、Osmosis 等。這些公鏈在技術實現上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和特點,但在交易擴充套件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侷限性。Sei 作為新生的 Layer 1 公鏈,不同於其他公鏈,它並沒有在通用鏈和特定於應用程式的鏈之間選邊站。相反,Sei 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了一箇中間地帶,成為專為交易而構建的公鏈。相較於通用公鏈,Sei 在技術棧的每個層面都進行了優化,以提供最佳的交易基礎設施。與特定於應用程式的鏈相比,Sei 則是一種相對通用的公鏈,可以支援各種交易應用程式,而不是隻針對某一個特定的應用程式。這使得 Sei 成為一個更加靈活和可定製的交易基礎設施,能夠滿足不同型別的交易應用程式的需求。

作為專注於交易的公鏈,Sei 的目的是解決當前鏈上交易所面臨的可擴充套件性問題,成為最快的 Layer 1 公鏈。為此,Sei 對其底層網路架構實施了多項重要改進,其中包括實現行業領先效能水平的 Twin Turbo 共識機制。Sei 的技術成功很大程度上來自 Twin Turbo 共識,它可以幫助 Sei 實現 300 毫秒的最終確定時間下限,比 Solana 快 10 倍。此外,Sei 還實現了可組合架構的訂單匹配模組,這意味著 Sei 上的 dApp 具有同步可組合性。通過 Sei 的眾多橋接合作夥伴,IBC、EVM 和 SVM 生態系統都將具有非同步可組合性,這使得不同區塊鏈生態系統之間可以進行無縫連線和互操作,開發者可以更加靈活地選擇適合他們需求的技術棧。

Sei 還通過基於市場的並行化技術將吞吐量提高了 5-10 倍,並支援訂單批量處理,從而簡化了跨不同交易所更新多個訂單的過程。這些都是 Sei 在優化交易應用程式效能方面實施的創新功能。此外,Sei 的流動性中心及其底層技術對於各種 dApp 執行也非常有利。Sei 的流動性管理系統可以幫助 DeFi、GameFi 和 NFT 應用程式在利用 Sei 區塊鏈的敏捷性和效率的同時,為使用者提供更深入的流動性系統和具有成本效益的交易流程。

交易是區塊鏈技術最基本的應用場景和用例,同時也是推動區塊鏈和 Web3 發展的重要力量。Sei 通過打造專門的交易公鏈,為希望在通用第 1 層上構建應用程式的開發人員提供了一個引人注目的產品。Sei 的出現填補了當下交易專屬公鏈的空白,為區塊鏈技術和 Web3 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也為數字資產的流通和交易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Sei 技術優勢正在顛覆傳統 DEX 網路環境

隨著 Web3 的快速發展,作為資產交易集中地的交易所變得越發重要。目前,交易所主要分為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在過去,中心化交易所一直佔據主導地位。但是,隨著中心化交易所龍頭幣安遭受監管部門的起訴,對於中心化交易所更高的監管壓力將會推動市場轉向去中心化交易所。這就需要 DEX 進行擴充套件並適應巨大的採用浪潮。

鑑於 DEX 對速度、吞吐量、可靠性和搶先交易有著獨特要求,因此需要構建專門的基礎設施來解決這些問題。Sei 正是為此而生,它提供了 DEX 可擴充套件性問題的解決方案,並使交易所應用程式能夠有效擴充套件,同時保持去中心化和資本效率。Sei 的技術優勢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訂單匹配引擎

Sei 是一個基於 Cosmos 生態的 Layer1 公鏈。與以太坊一樣,Sei 也允許使用者轉移資產和部署智慧合約。但是,Sei 的特點在於它還在鏈級別建立了一個訂單下達和匹配引擎。這個訂單匹配引擎是 Sei 的核心功能之一,因為它可以讓任何想要構建交易所的人輕鬆地使用這個引擎來建立基於訂單簿的交易所。這意味著構建者可以省略從零開始構建訂單簿的步驟,從而在技術和成本方面更加高效。

此外,Sei 的訂單匹配引擎提供了一個類似於 Binance 和 Coinbase 等常規中心化交易所的限價訂單設計空間。它以不同的價格建立一組訂單,並允許根據執行的訂單更新資產價值。使用訂單簿交易所的好處在於它可以提供更高的流動性和更好的價格發現機制。雖然在技術上,啟動基於訂單簿的交易所併為其提供流動性比在 AMM DEX 上更具挑戰性,但 Sei 旨在為構建在網路上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式的開發人員和使用者提供一個具有成本效益的系統。這樣,他們可以在不失去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更加高效地構建基於訂單簿的交易所。

並行訂單執行

Sei 的並行訂單執行是一項重大的改進。它能夠按順序處理同一市場內的訂單,同時可以同時處理來自不同市場的訂單。這種方法顯著提高了 Sei 的吞吐量,同時確保了驗證者之間的確定性行為。傳統的區塊鏈中,訂單處理順序發生,這意味著每個訂單都必須按照收到的確切順序進行處理,而不管它與之互動的資產或市場如何。Sei 的方法不同,它允許來自獨立市場的訂單可以同時處理,這導致 Sei 在所有負載級別上實現更快的出塊時間、更低的延遲和更高的吞吐量。特別是在高負載下,這種邊際改進尤為顯著。圖片

根據 Sei 內測的資料顯示,在 1 萬個訂單/區塊和 20 個不同合約(市場)的情況下,並行能夠將出塊時間從 1.33 秒減少到 0.81 秒,延遲從 371 毫秒減少到 48 毫秒,吞吐量從 7500 個訂單/秒提高到 12200 個訂單/秒。隨著負載量的增加,邊際優化程度更加顯著。

Twin-Turbo 共識機制

Sei 的 Twin-Turbo 共識機制通過對 Cosmos 的 ABCI 優化升級,使得共識的每個步驟均可程式設計。這項共識機制包含兩部分:一是智慧區塊傳播,二是樂觀塊處理。

智慧區塊傳播旨在提高區塊處理速度和效率。在 Sei Network 上,區塊提議者可以傳送壓縮的區塊提議,只包含交易雜湊而不是詳細的區塊內容。在區塊廣播階段,如果驗證器在本地記憶體池中擁有提案中的所有交易,它將從其記憶體池中重新構建整個區塊,而無需等待所有區塊部分到達。這個過程顯著減少了驗證器等待接收區塊的總時間。如果驗證器的記憶體池中不存在交易,則該驗證器可以簡單地恢復為等待未壓縮的詳細提案到。根據 Sei 的測試表明,在超過 99.9% 的情況下,由於網路的八卦機制,每個驗證者都已經在其本地記憶體池中擁有交易。因此,這種智慧區塊傳播方式可以大大加快 Sei 的吞吐量,同時仍確保交易的有效性。

樂觀塊處理是一種區塊鏈驗證方法,可以實現更快、更高效的驗證過程。與傳統的非樂觀區塊鏈不同,樂觀塊處理跳過了預投票和預提交步驟,允許驗證者直接呼叫區塊終結函式,從而加快區塊驗證和投票速度。在 Sei Network 上,驗證者還可以通過啟動並行處理過程,樂觀地處理他們收到的任何高度的第一個區塊提議,並將狀態候選者寫入快取。這極大地減少了由於區塊生產中的延遲帶來的等待時間,從而提高了 Sei 的吞吐量。

通過 Twin-Turbo 共識機制,Sei 將區塊確認時間從 Cosmos 鏈的 6 秒縮短到 500 毫秒,實現了全網最快的最終區塊確認時間,並達到了每秒處理 2 萬筆交易的吞吐量。這種高效的共識機制也讓 Sei 成為一個高效、可擴充套件且具有可程式設計性的區塊鏈系統,為 DEX 提供更快、更高效的服務。

除了上述三項主要改進,Sei 還在基礎層中增加了其他功能。其中包括:

1. 單塊訂單執行:在 Sei 中,允許在單個區塊中進行下單和執行,而在 Serum 中則需要多個區塊才能完成。

2. 訂單捆綁:做市商可以在一次交易中更新多個市場的價格,從而提高效率。

3. 頻繁的批量拍賣:可以在區塊結束時彙總市場訂單,以單一價格進行清算。這種方法旨在嘗試並最大限度地減少搶先交易。

4. 本地價格預言機:原生價格預言機整合到 Sei 的基礎層中,確保來自鏈上市場的可靠價格資訊。

這些功能的引入可以進一步提高 Sei 的效率和可擴充套件性,使其成為一個更加全面區塊鏈網路,為 DEX 提供更好的服務。

Sei Network 生態發展情況

生態佈局一直是 Sei 發展的重點,特別是在進入 2023 年之後。在 1 月份和 4 月份,Sei 先後收到了兩筆生態投資基金。其中,加密交易平臺 MEXC 的 2000 萬美元加密生態基金和 Foresight Ventures 與加密貨幣交易所 Bitget 的 5000 萬美元加密生態基金,再加上去年 9 月份收到的 Multicoin Capital、Delphi Digital、Hypersphere 等眾多投資機構和做市商的 5000 萬美元投資。截至目前,Sei 生態基金的總規模已經飆升至 1.2 億美元。

這些生態投資基金為 Sei 提供了更多的資源和支援,有助於 Sei 進一步擴大其在區塊鏈領域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眾多機構的參投也體現了當前各方對於 Sei 所打造的專屬交易公鏈的前景普遍看好。

目前 Sei 的主網雖然還尚未上線,但其生態系統已經吸引了眾多知名項目的加入。截至目前,Sei Network 上已經聚集了超過 150 個團隊在其上開發項目,項目型別涵蓋基礎設施、DEX、MEV、跨鏈、NFT、抵押借貸等多個領域。在生態項目上,根據最新的融資報告披露,Sei Network 生態中已有 120 個合作項目。官網上目前披露的合作項目約有 70 個,其中重點覆蓋的領域為去中心化交易所、基礎設施、錢包和跨鏈橋。這些合作項目的加入為 Sei 生態系統的構建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同時也為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服務。

圖片
Sei Network 的重點項目

去中心化交易所(DEX):

  • Sushiswap:基於自動做市的 DEX,2023 年 1 月在 Sei Network 上推出了去中心化永續期貨交易所。
  • Satori:建立在 Polkadot 上的鏈上進化產品協議,在 Sei Network 上提供了鏈上進化產品協議。

基礎設施:

  • White Whale:跨鏈流動性協議,通過套利、閃貸和跨鏈流動性池為高效市場提供工具,將在 Sei Network 上進行空投活動,獎勵激勵 Sei 的驗證器和代幣持有者。
  • Kado:支援基本設定,支援 Sei 使用者使用其非託管錢包轉賬規則和數字資產。

錢包:

  • Keplr:跨區塊鏈生態系統的錢包,支援 Sei Network 的代幣和應用。
  • Cosmoscan:驗證節點運營商和錢包提供商,提供了 Sei Network 的區塊瀏覽器。

跨鏈橋:

  • Gravity Bridge:支援 Cosmos 和 Ethereum 之間傳輸資產和訊息的跨鏈橋,為 Sei Network 生態中的 DeFi 項目提供了開放的接入機。
  • Axelar:能夠提供包括多鏈流動資金池在內的各種服務,使跨鏈流動性進入 Cosmos,這將使 Sei 更容易獲得 Cosmos 外的流動性。

總結

Sei Network 被譽為去中心化的納斯達克,旨在打造一個專注於 DeFi 基礎設施的區塊鏈。為實現這一目標,Sei 引入了多項技術應用來改善交易體驗,包括模組化訂單匹配、Twin-Turbo 共識以及並行訂單執行和本地價格預言機等各種基礎層功能。通過協同這些協議、系統和演算法,Sei 為交易應用程式和交易所提供了最佳基礎設施。在快節奏的交易和創新技術世界中,速度、可擴充套件性和可負擔性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作為高效能、通用的 Layer1 公鏈,Sei 已成為交易者、開發人員和遊戲社群等的首選解決方案。

免責宣告:作為區塊鏈資訊平臺,本站所釋出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文章內的資訊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