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推:熱門賽道LRT的最新架構梳理

avatar
MarsBit
01-21

LRT(Liquidity Restaking Token)賽道,是春節前加密市場中不多的人氣興旺的板塊之一。

LRT協議,是基於Restaking協議EigenLayer的Staking收益放大協議,玩法與當年DeFi Summer中雙挖一致。

LRT協議支持用戶將LST(stETH、wstETH)資產或者ETH本身質押到協議,同時挖EigenLayer的積分和LRT協議自身的積分。

原本在大家心中,LRT賽道只是重複疊樂高而無實際價值支撐的DeFi Degen遊戲。

但隨著行業對DA層的認知整體升級,Restaking協議EigenLayer的第一個AVS實例 EigenDA的價值得到市場承認,大家意識到LRT可以幫助增強AVS的經濟安全。

這讓LRT賽道終於找到了價值支撐和應用場景。

LRT賽道的最新架構如下:

  • 以太坊原生質押(Native Staking)
  • LST協議和Restaking協議(EigenLayer支持LST協議和原生質押)
  • Balancer(LST協議Token定價市場)和Pendle(LST協議Token利益定價市場)
  • LSDfi(主要是Lybra、Prisma、Raft等等以LST協議Token為質押物的CDP 穩定幣協議)
  • EigenDA(EigenLayer的第一個AVS實例,以太坊生態內DA層,Celesita DA層的競爭對手)
  • LRT(KelpDAO、http://Ether.fi、Renzo等,支持雙挖EigenLayer的積分和LRT協議自身的積分)

整體上,LRT賽道是一個增長迅猛的利基市場,從23年11月~8000個ETH的TVL,到今天已有21.7萬個ETH的TVL。

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規模上百億美元的LST協議Token,其實大量沉澱在AAVE、MakerDAO、Summer等DeFi借貸協議內部,流入LSDfi和LRT的只是支流。

DeFi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