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幣成“吸睛神器”:加密貨幣營銷的新戰場

avatar
Bitpush
08-02

在加密貨幣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區塊鏈帶來的新概念進行創新的趨勢逐漸顯現。而這些創新方法的成敗對於我們理解加密貨幣市場的未來以及選擇支持哪些代幣項目都非常關鍵。

images.jpeg

最近的空投熱潮將數十億美元從風投協議引流到最早期的用戶和支持者手中,這徹底改變了代幣推出的方式。在 Web3之前,科技公司通常是先開發產品,通過籌集資金來支持其發展,吸引新客戶,經過幾年的發展後上市,最後大家才可以交易公司的股票。

而現在,加密貨幣公司可以直接通過內置系統將“股權”分配給用戶,並且在高度金融化的環境中進行操作。結果是,一些項目從開發到代幣發佈的時間縮短到了不到一年,而在傳統情況下,這可能需要好幾年。比如像 SpaceX 這樣的公司之所以選擇保持私有化,是因為他們可以在不受普通投資者干擾的情況下做決策,而普通投資者可能不理解他們為什麼更注重長期增長而非短期股價上漲。

當用戶面臨選擇穩定但適度收益的協議和承諾高回報的協議時,快速獲利的誘惑通常會佔上風。這就產生了一個飛輪效應:高回報吸引大量資金流入項目,提高代幣價值,維持高回報率,直到需求完全飽和。這種情況下,加密貨幣協議中就會產生不正常的激勵機制,鼓勵提供不可持續的回報,犧牲長期的可持續性來吸引用戶和資本。而那些更保守、關注長期發展的項目,即使它們的基本面很好,也可能難以獲得必要的關注和流動性。

使用代幣作為引導機制並非沒有先例。硅谷早已認識到新平臺面臨的“冷啟動問題”,通常通過風投支持的補貼和積極的用戶拓展來解決。從理論上講,向早期用戶發放代幣應該能產生更強的凝聚力和粘性。畢竟,這些代幣的成功與用戶未來的回報息息相關,用戶會有理由堅持下去,為生態系統的發展貢獻力量。但在實際操作中,結果往往是喜憂參半。由於缺乏鎖定期,加上大多數參與者內心更在乎自己而非團體的利益,就導致了用戶通過早期參與積累代幣,一旦代幣發行就立即賣掉的現象,這對項目的長期健康發展是不利的。

此外,即使代幣不具備實際現金流,只賦予治理權,但把它們當作“股權”來看待,仍然可能讓用戶產生過高的期望。相比於簡單的現金獎勵,用戶可能會認為這些代幣更有價值,儘管現金獎勵在多樣化的項目中通常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和增長潛力。

本質上,這些代幣的發行提升了項目的關注度和用戶的認知度。一些項目認識到,在這種經濟環境中,吸引注意力的重要性不僅限於代幣的發行,因此他們開始大力投資社交媒體營銷和社區互動。如今,加密貨幣的營銷模式融合了流行語、炒作和潛在的超額回報承諾。

比如 Pendle Finance。除了官方的 Pendle 賬戶之外,他們還在 Twitter 上有一個名為“Pendle 實習生”的賬號,定期發佈有關收益機會和與協議互動的新方式的信息。這些賬號的提供的信息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讓潛在用戶記住他們的協議,並更好地理解他們的產品。

其他項目則將這種方法發揚廣大。BerachainMonad這兩個新興的 L1 項目在Discord 和 Twitter 上建立了充滿有趣流行語的社區。尤其是 Berachain,其“Berachain Baddies”形象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這個形象的主角是一位戴著熊面具、穿著品牌襯衫的迷人女性。雖然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這只是一種噱頭,但在日益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這是爭取更多關注的策略。目前尚不確定這種營銷策略在他們的代幣推出後是否會奏效,社區是否會得到應有的回報,以及是否會有另一個回報更高的創新技術出現。

GScpqr_WEAAvDyh.jpg-large.jpeg

隨著加密貨幣行業逐漸成熟和規範化,它們必須長期關注以注意力為導向的經濟。不可否認,經濟激勵措施確實能夠有效推動短期參與,但這可能會帶來未來的不穩定。只有那些能夠在吸引眼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之間取得平衡的項目,才可能會成為長期的贏家。同樣,培養忠實用戶群與有效的社區建設比單純炒作的營銷策略更有效。

作為用戶和投資者,我們有責任去支持那些重視長期可持續發展而非短期收益的項目,從而構建一個更強大的生態系統。注意力為導向的經濟將繼續存在,但我們如何參與其中將決定其對行業未來的最終影響。

作者:比推BitpushNews Lincoln Murr

編譯:比推BitpushNews Scott Liu


Twitter:https://twitter.com/BitpushNewsCN

比推 TG 交流群:https://t.me/BitPushCommunity

比推 TG 訂閱: https://t.me/bitpush

比推 Btok 訂閱: https://btok360.com/bitpush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