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kila Quinio,Nikou Asgari,金融時報;編譯:鄧通,金色財經
一些全球最大的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正爭相推出自己的穩定幣,旨在搶佔他們預計會被加密貨幣重新繪製的跨境支付市場。
上個月,美國銀行表示願意發行自己的加密貨幣,加入渣打銀行、PayPal、Revolut 和 Stripe 等老牌支付提供商的行列,瞄準由加密貨幣集團 Tether 和 Circle 主導的業務。
他們的熱情源於全球監管機構越來越接受穩定幣,穩定幣旨在保持每枚穩定幣 1 美元的價值,可能會成為金融體系中更受歡迎的一部分。
六年前,監管機構對 Meta 的 Libra 穩定幣持敵意態度,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加密貨幣的熱情又進一步推動了這種轉變。
金融科技諮詢公司 11: FS 聯合創始人西蒙·泰勒 (Simon Taylor) 表示:“這是關於人們在穩定幣淘金熱中賣鏟子的故事。”他將其比作 FOMO,即害怕錯過。
“推動這一趨勢的另一個因素是實際交易量,”他說。“創始人希望分一杯羹,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將獲得穩定幣監管,所以這一切都是綜合起來的。”
儘管穩定幣通常用於在不同的加密貨幣之間轉移資金,但它們在新興市場中越來越受歡迎,成為當地銀行支付的替代品,特別是在大宗商品、農業和航運領域。
它們是一種私人數字現金,充當主權貨幣(絕大多數是美元)的實際儲備,使用數字貨幣支付可讓公司和消費者以低成本即時獲得銀行系統之外的硬通貨。
全球發行的穩定幣約為 2100 億美元,其中薩爾瓦多的 Tether 發行了約 1420 億美元,美國的 Circle 發行了 570 億美元,分別以 USDT 和 USDC 為品牌。
埃隆·馬斯克的 SpaceX 使用它們將阿根廷和尼日利亞出售 Starlink 衛星的資金匯回國內,而 ScaleAI 則為其龐大的海外承包商員工提供以數字代幣支付報酬的選擇。
Visa 的數據顯示,上個月交易量攀升至 7100 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 5210 億美元,而同期唯一穩定幣地址的數量已增至 3500 萬,增長了 50%。
隨著監管法規的出臺,大型銀行對進入該行業的信心越來越大。美國政界人士正在國會辯論制定穩定幣標準的法案,讓銀行、公司和普通消費者更有信心使用這些代幣。
“如果他們讓穩定幣合法化,我們就會涉足這一業務,”美國銀行首席執行官 Brian Moynihan 上個月在華盛頓經濟俱樂部就特朗普政府的計劃發表評論。
歐盟在今年年初出臺了規定,要求歐盟內的穩定幣運營商遵守規定。英國金融監管機構計劃今年就市場進行諮詢。
渣打銀行上個月表示,將牽頭一家合資企業,根據香港即將出臺的新穩定幣法規,推出一種以港元為支撐的代幣。
為凸顯這一勢頭,美國 Stripe 集團上個月以 11 億美元收購了穩定幣平臺 Bridge,這是其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收購。
“穩定幣和更現代的連鎖店對於支付用例來說確實很有趣,而這正是我們的業務所在,”聯合創始人兼總裁 John Collison 表示。這家市值 915 億美元的金融科技公司去年處理了 1.4 萬億美元的支付。
PayPal 已經擁有一種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 PYUSD,計劃在 2025 年更廣泛地推出該支付選項,並預計美國企業向海外供應商付款時將特別接受該支付選項。
“好吧。我放棄了。Klarna 和我將擁抱加密貨幣!還有更多……世界上最後一家擁抱加密貨幣的大型金融科技公司。總得有人是最後一個。這也是某種里程碑,”先買後付的貸方 Klarna 的首席執行官 Sebastian Siemiatkowski 上個月在 X 社交媒體平臺上寫道。
即便如此,新進入者仍面臨著一場艱苦的戰鬥。Visa 數據顯示,PayPal 本月僅進行了 1.63 億美元的交易,而 Tether 的交易額剛剛超過 1310 億美元。
Visa 表示,上個月全球使用穩定幣進行了約 1.22 億筆交易。然而,這家信用卡提供商自己的網絡上每天平均發生 8.29 億筆交易。
Index Ventures 合夥人、Bridge 支持者 Martin Mignot 表示,穩定幣在缺乏“良好基礎設施或流動性且存在大量貨幣風險”的市場中“具有吸引力”。但他補充說,穩定幣在西方市場的用例“並不那麼明顯”。
分析師還警告稱,隨著用戶開始仔細審查發行穩定幣的公司的質量,市場不太可能能夠維持數十種穩定幣。
11:FS 的 Taylor 指出,穩定幣不是現金,只是現金的替代品,反映了發行公司的信用風險,以及其管理運營穩定幣的運營風險的能力。
“從本質上講,穩定幣的品牌告訴你發行者是誰,”他說。“因此,由於發行者是該組織,你的信用風險是 X 或 Y。這與美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