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成綁架誘因?知名幣圈投資人囚禁虐待義大利男子勒索交出密碼

紐約新聞綜合整理報導,美國一名加密貨幣投資人近日在紐約被捕,他涉嫌與同夥聯手綁架一名28歲義大利男子,並在曼哈頓高檔住宅中非法囚禁他近三週,嫌犯逼迫他交出比特幣錢包密碼,受害者最終設法逃脫,並向警方報案,此類跟加密貨幣相關的暴力犯罪案件正在全球各地發生,該名嫌犯之前常出現在加密貨幣研討聚會中,還曾經為主講者。

NBC News 獨家曝光受害者赤腳逃出現場向警察報案的畫面,該名受害者現在正在醫院接受治療,案情依然有許多疑點,檢方還在調查該名受害者與綁架犯之間的關係。

受害者剛從義大利抵達紐約立刻被綁架

根據檢方公布的起訴書,37 歲的肯塔基州男子 John Woeltz  被控綁架、襲擊、非法監禁以及非法持有槍械。他於上週五晚間被捕,週六首次出庭,被法院下令不得保釋。

據調查,受害者於 5月初剛從義大利抵達紐約後,即遭 John Woeltz 及其同夥 William Duplessie 綁架控制。警方稱,Woeltz 以每月三萬到四萬美元的價格租下曼哈頓的一棟公寓,該公寓成為非法囚禁受害者的地點,兩名嫌犯強行奪取受害者的護照,並對其施以毒打、電擊,甚至用槍指著他的頭,逼迫交出可提領比特幣的密碼。

檢方表示,受害者遭下藥、被迫吸食快克,甚至一度被懸掛在窗台外,生命危在旦夕。據稱,他以為自己會被槍殺,最後在5月24日早上,假意配合交出密碼,趁嫌犯轉身去拿電腦時逃出公寓,在街頭攔下一名交通警察求助。

警方搜查犯罪現場時,發現多項關鍵證據,包括快克、鋸子、鐵絲網、防彈衣、夜視鏡、彈藥,以及數張顯示受害者遭受折磨的拍立得照片。檢方同時指出 John Woeltz 擁有私人飛機與直升機,具備潛逃能力,已經勒令他交出護照。

綁架案第二名同夥向警方自首投案

綁架案當中的第二名嫌犯 William Duplessie 於週二向警方自首,他被指控與 John Woeltz 共同實施綁架、勒索及其他罪行。據報導,他與 John Woeltz 為事業夥伴。警方亦在案發當天逮捕一名女子,但檢方尚未對其提出指控。

都是比特幣暴漲惹的禍?

比特幣今年暴漲,成就了許多新百萬富豪,然而也引起了許多不法分子的注意,越來越多針對加密貨幣新貴下手搶劫綁架的案件。檢察官表示,這起案件暴露出比特幣與加密資產潛藏的風險,顯示出不法分子開始覬覦數位資產而進行直接的暴力犯罪。法國警方日前也逮捕20多人,調查多起針對加密貨幣富豪的綁架未遂案件,顯示此類犯罪正跨國蔓延。

專精網路犯罪的刑事辯護律師 David Seltzer 表示,綁架加密貨幣持有者的案件日益頻繁,因為這是一種不需要直接搶劫銀行的快速方式,可以直接將虛擬貨幣從加密錢包中搶走。案件目前仍在進一步調查中,警方呼籲大眾提供線索,以協助破案並揪出其他嫌疑人。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加密貨幣的主舞台正在移轉,Dragonfly Capital 合夥人 Richard Chen 指出,未來幾年內,那些改變世界的千億級公司,很可能不再是以加密為主體的原生企業 (crypto-native),而是那些將加密視為功能而非產品的「加密相關產業」。

從主角到附屬品:加密不再是產品,而是附加亮點

Richard 指出,在過去十年,加密技術本身就是產品,公鏈、協議與代幣經濟成為市場焦點。但現在真正的創新正在發生於邊界:

  • 金融科技公司將穩定幣作為跨境支付的中間交換工具

  • AI 新創利用去中心化基礎設施 (DePIN) 來激勵資料蒐集與運算

  • 消費科技公司透過 zkTLS 等隱私技術,開啟對用戶行為數據的全新洞察

這些「加密相關產業 (crypto-adjacent companies)」並不以加密為核心,但透過靈活導入加密技術來創造競爭優勢。

(市場潰堤如何衝擊 VC?加密風投從私募轉向流動性基金,策略靈活性成關鍵)

不再靠炒作:傳統創投評估標準亦成重點

隨著這波「加密相關」創業潮的崛起,投資人也必須重新調整評估框架。與過去依賴代幣價格炒作、專案敘事吸睛度不同,現在的遊戲規則講究真本事。具體指標像是:

  • 年經常性收入:Annual Recurring Revenue (ARR)

  • 用戶取得成本: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 (CAC)

  • 顧客終身價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 (LTV)

  • 整體潛在市場:Total Addressable Market (TAM)

這些指標不再只是傳統創投 (Trad VC) 的工具,也將成為加密投資者無法忽視的基本面。代幣發行 (TGE) 所帶來的短期資本紅利,已難掩商業模式與營運表現的空洞。

(寫在 ABCDE Capital 退場後:當 VC 相繼下班,加密還有值得 Build 的未來嗎?)

產業知識成投資護城河

在這種趨勢下,加密投資人若無法快速掌握非加密產業的知識,將被迫退場:「未來成功的加密應用,不會發生在鏈上資產的創造與交易上,而是嵌入在實體產業中。」舉例來說:

  • 了解機器人供應鏈與 AI 訓練數據的重要性,是投資「AI 與 DePIN」領域的前提

  • 掌握新興市場的支付痛點與監管環境,是進入「金融科技與穩定幣」領域的關鍵。

Richard 警告:「倘若仍抱持 Web3 原生視角而對應用場景一知半解,將可能錯過那些真正的潛力標的。」

加密相關產業戰場:潛力更大、競爭更激烈

加密相關產業的魅力,不僅在於應用層面的創新,更在於它們背後龐大的市場潛力。與傳統 L1 相比,這些新創服務對接的是早已成熟且巨大無比的產業領域:

  • 全球支付與金融市場的 TAM 遠超任何一條區塊鏈

  • AI 資料經濟與計算資源市場正在爆炸性成長

  • 消費科技與隱私數據的需求已具十億用戶級規模

對投資人而言,這不只是資產配置的選擇,更是從封閉社群走向主流市場的戰略轉移。

熊市不是終點,而是加密專案的篩選

不難看出,觀察整體市場結構也能發現這項轉變的跡象:

  • 自今年以來,絕大多數山寨幣 (altcoin) 市值停滯不前

  • 新發行代幣的完全稀釋估值 (FDV) 也大幅收縮,多數專案難突破十億美元

  • 比特幣與其他幣種之間的價格走勢出現明顯分化

這些現象提醒投資人,過去那種靠一篇白皮書與炒作敘事就能衝上天價的時代早已結束。未來的資本只會流向那些擁有真實用戶、明確市場與扎實商業模型的專案。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