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代幣化競賽內幕——富蘭克林鄧普頓為何押注重金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代幣化正從試點走向實踐。世界經濟論壇預測,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市場規模可能增長至約7000億美元,預計這些市場將被代幣化。這一潛在規模仍將重塑全球金融格局。

亞太地區已在向前邁進。香港現貨ETF上市首日就吸引了4億美元資金。日本正與富蘭克林鄧普頓合作籌備一隻由SBI支持的ETF。新加坡正在制定代幣化框架。這些ETF里程碑意義非凡,它們本身也意義非凡,是邁向更廣泛代幣化的基石。

日本ETF推廣:先散戶,後機構

在接受BeInCrypto的獨家採訪時,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解決方案 (FTIS) 副首席投資官 Max Gokhman 解釋了為什麼零售流動、代理投注和主權採用可能會推動下一階段的發展。

他的言論強調了機遇與風險並存。雖然ETF標誌著首個切入點,但更大的問題是代幣化如何擴展到所有資產類別並重塑市場結構。然而,歷史表明,市場很少會直線波動。

日本金融廳(FSA)於2025年更新了其基金指南,為與SBI Holdings等合作伙伴合作推出新的ETF創造了空間。Gokhman認為,散戶將率先提供流動性。他認為,一旦二級市場成熟,機構投資者也會跟進。

雖然他將散戶視為催化劑,但歷史經驗表明,如果沒有養老金和基金的強勁需求,早期的資金流動可能會逐漸消退。日本ETF的故事表明,短期散戶需求可以為機構最終可能接受的代幣化市場奠定基礎。

Gokhman 強調,機構對部分 LP 基金不太感興趣。相反,他們想要的是能夠管理波動性和增強流動性的工具——這是大規模採用的必要條件。

“它更多地從零售層面開始......零售可能需要更多的流動性,但一旦零售規模足夠大,它們也會向機構提供流動性,以便二級市場真正開始繁榮。”

代理投注和 27 億美元的Solana供應

在ETF出現之前,投資者追逐的是代理資產。MetaPlanet披露其已積累了超過15,000個BTC Point也吸引了投機資金。香港監管機構在現貨ETF推出時就警告了槓桿和交易對手風險。

Gokhman 指出,Solana 的借貸市場已持有 27 億美元的承諾。這擠壓了供應,推高了價格,這體現了市場需求,但也放大了系統性風險。這些代理押注表明需求正在增長,並解釋了為什麼受監管的代幣化工具可能對穩定至關重要。

代理產品可以使用槓桿,交易對手風險也更大。例如, Solana 的大量債務正在購買更多供應——大約有 27 億美元已經承諾購買。隨著需求增加,有限的供應不足,價格上漲。對於 ETF 來說,大多數傳統的加密貨幣 ETF 都是一對一的——購買一份份額意味著它在鏈上持有標的資產,就像黃金 ETF 一樣。

亞太地區的代幣化優勢

亞太市場正在率先發力,但也在不斷深入。在新加坡的Token2049峰會上,富蘭克林鄧普頓的高管們與家族辦公室和OCIO客戶進行了會面。他們要求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曝光,而是結構化的策略。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已擴大守護者計劃 (Project Guardian),並最終確定了代幣化基金的框架,目標是到 2027 年實現零售渠道准入。世界經濟論壇 (WEF) 報告估計,到 2030 年,PE/VC 市場規模可能達到約 7 萬億美元,其中約 10% 為代幣化市場(約 0.7 萬億美元)。

ETF 的進展體現了人們的興趣,但亞太地區機構的深入參與表明,代幣化才是正在進行的更大變革。相比之下,歐洲則注重合規性。美國仍然深陷不確定性。

Gokhman指出,儘管美國仍將是富蘭克林鄧普頓整體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但亞太地區客戶在數字資產方面表現出更高的成熟度。這種分化表明,全球戰略必須在美國規模化和亞洲創新之間取得平衡。

“亞太地區相對於西方地區更加成熟,尤其是在家族辦公室和OCIO客戶方面。他們不僅僅是說‘我想要一些曝光機會’,而是要求我們以特定的方式構建它,或者引導他們進行第二層研究。亞太地區絕對是我們的關鍵驅動力。”

地緣政治與去美元化

國際清算銀行記錄顯示,美元的主導地位正在緩慢下降。戈赫曼認為,特朗普時代的政策降低了美元的吸引力,從而加速了對數字資產的需求。

他表示,背景是地緣政治。隨著美國甚至與盟友發生衝突,對美元的需求減弱。對於跨境支付而言,避開SWIFT使得區塊鏈成為顯而易見的替代方案。這種動態強化了數字資產作為全球交易中立軌道的作用。去美元化可能成為地緣政治的推動力,使得代幣化軌道比單純採用ETF更為緊迫。

特朗普政府實際上確實有利於創造更多數字資產需求,因為美元的吸引力正在下降。主權國債正在去美元化。隨著大型參與者進入DeFi領域並開始大規模購買,他們將使該資產類別中心化,這應該會降低波動性。年化波動率為30%的資產類別比年化波動率為70%的資產類別更容易整合。

代幣不睡覺

與週末暫停的傳統資產不同,代幣化資產全天候運行。Gokhman 用一句話概括了這一點:“金錢永不眠,但代幣永不眠。”

對於投資者而言,這意味著代幣化不僅會擴展產品菜單,還將重塑金融的節奏。投資組合必須適應一個市場永不停歇的世界。

事實上,CoinGecko發現,代幣化國債總額已超過 55 億美元,而穩定幣總額則達到 2249 億美元。ETF 或許能讓更多投資者接觸加密貨幣,但代幣化可能會重新定義資產的交易、結算和價值存儲方式。

資源:CoinGecko

第一波代幣化浪潮不太可能一下子覆蓋所有資產。從歷史上看,市場往往始於那些流動性強且受到機構信任的工具。這意味著貨幣市場基金、政府債券和指數跟蹤ETF很可能是早期的候選對象。

一旦信心建立起來,代幣化可能會擴展到私人信貸、房地產甚至文化資產——Gokhman 認為區塊鏈在這些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

我們相信所有資產的未來都將是代幣化的。傳統市場存在遺留的運營風險。為了做好準備,我們正在積極創建自己的鏈上堆棧,打造融合數字、公共和私人資產類別的交鑰匙投資組合,甚至探索像文化資產這樣只有通過代幣化才能存在的類別。

創新與合作

除了ETF,富蘭克林鄧普頓還在測試新的投資工具。Gokhman暗示,儘管與幣安的合作細節尚不明確,但該公司也在探索其他戰略合作,以拓展代幣化用例。

對於投資者來說,關鍵在於,儘管許多策略仍處於保密狀態,但資產管理公司正在擴大實驗範圍,以擴大規模。合作伙伴關係不僅僅關乎市場份額——它們表明現有企業正在為代幣化基礎設施成為主流做準備。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79
收藏
19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