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自主錢包、AI 自主聊天機器人、AI 內容充斥下的身份證明、政府債券上鍊、應用商店和發現、代幣化「非常規」資產等……
原文:A few of the things we’re excited about in crypto (2025)(a16zcrypto)
作者:a16z
編譯:KarenZ,Foresight News
編者注:根據 a16z 在人工智能、American Dynamism、生物 / 健康、Crypto、企業、金融科技、遊戲、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合夥人的意見,a16z 發佈了一份關於未來一年技術構建者可能要解決的「Big Idea」的綜合列表。以下是 a16z 加密領域的各個合夥人對來年前景感到興奮的一些亮點概覽。關於 2025 年的政策、監管等展望,請參閱 2024 年 11 月發佈的這篇文章。
TL;DR
- 一個 AI 需要擁有自己的錢包才能自主行動;
- 去中心化自主聊天機器人登場;
- 隨著更多人使用 AI,我們將需要獨特的身份證明;
- 從預測市場……邁向全面的信息高效聚合;
- 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接受穩定幣支付;
- 各國探索將政府債券上鍊;
- 「DUNA」(去中心化非營利未註冊協會)將在美國區塊鏈網絡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 線上流動民主走向線下;
- Builders 將複用基礎設施,而不僅僅是重新發明基礎設施;
- 加密公司將從最終用戶體驗出發,而非讓基礎設施決定用戶體驗;
- 「隱藏線路」有助於迎來 Web3 殺手級應用;
- 加密行業有自己的應用商店和發現功能;
- 加密貨幣所有者成為加密貨幣用戶;
- 各行業可能開始將「非常規」資產代幣化。
一個 AI 需要擁有自己的錢包才能自主行動
隨著 AI 從非玩家角色(NPC)轉變為主要角色,它們將開始充當代理。然而,直到最近為止,AI 還不能真正自主行動。而且它們仍然無法以一種可驗證的自主方式(即不受人類控制)參與市場——交換價值、表達偏好、協調資源。
正如我們所見,AI 代理(如 @truth_terminal)可以使用加密貨幣進行交易,這開啟了各種創造性內容的機會。但 AI 代理還有更大的潛力變得更加有用——既能幫助人類實現意圖,也能成為獨立的網絡參與者。當 AI 代理網絡開始保管它們自己的加密錢包、簽名密鑰和加密資產時,我們將會看到一些有趣的新用例出現。這些用例包括 AI 在 DePIN(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網絡)中操作或驗證節點——例如,協助分佈式能源項目。其他用例包括 AI 代理成為真正的、高價值的遊戲玩家。我們甚至最終可能看到第一個由 AI 擁有和運營的區塊鏈。
——Carra Wu
去中心化自主聊天機器人登場
除了人工智能擁有錢包外,還有運行著可信執行環境(TEE)的 AI 聊天機器人。TEE 提供了一個應用程序可以執行的隔離環境,從而允許設計更安全的分佈式系統。但在這種情況下,TEE 用於證明機器人是自主的,不受人類操作員控制。
進一步拓展這個概念,這裡的下一個重要想法是我們所說的去中心化自主聊天機器人(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chatbots)或 DAC(不要與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混淆)。這樣的聊天機器人可以通過發佈吸引人的內容(無論是娛樂性的還是信息性的)來建立粉絲群體。它將在去中心化社交媒體上建立粉絲;以多種方式從觀眾那裡獲得收入;並用加密貨幣管理其資產。相關的密鑰將在運行聊天機器人軟件的 TEE 中管理——這意味著除了該軟件之外,沒有人可以訪問這些密鑰。
隨著風險的發展,可能會需要監管上的「護欄」。但這裡的關鍵點是去中心化:在無需許可的節點集上運行,並由共識協議協調,聊天機器人甚至可能成為第一個真正的自主億萬美元實體。
—Dan Boneh, Karma, Daejun Park 和 Daren Matsuoka
隨著更多人使用 AI,我們將需要獨特的身份證明
在一個充斥著網絡偽裝、詐騙、多重身份、深度偽造(deepfakes)以及其他逼真卻極具迷惑性的 AI 生成內容的世界裡,我們亟需一份「人格證明」,以幫助我們確認自己正在與真實的人進行互動。然而,此處的新問題並非虛假內容本身,而是如今能以極低成本生成這些內容的全新能力。AI 極大地降低了生產包含我們判斷事物是否「真實」所需所有線索的內容的邊際成本。
因此,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私密地將內容與個人進行數字關聯的方法。「人格證明」是構建數字身份的重要基石。但在這裡,它成為了一種提高攻擊個人或破壞網絡完整性的邊際成本的機制:對於人類而言,獲取唯一身份標識是免費的,但對 AI 來說卻成本高昂且困難。
正因如此,保護隱私的「唯一性」屬性成為了構建可信網絡的下一個重大理念。它不僅僅解決了證明人格的問題,更從根本上改變了惡意行為者進行攻擊的成本結構。因此,「唯一性屬性」——或稱抗 Sybil 屬性——是任何人格證明系統都不可或缺的屬性。
——Eddy Lazzarin
從預測市場……邁向全面的信息高效聚合
2024 年美國大選讓預測市場登上了主流舞臺,但作為一名研究市場設計的經濟學家,我認為 2025 年帶來變革的並非預測市場本身。相反,預測市場為更多基於技術的分佈式信息聚合機制奠定了基礎,這些機制可應用於社區治理、傳感器網絡、金融等諸多領域。
過去一年已經證明了這一概念,但值得注意的是,預測市場本身並不總是信息聚合的好方法:即使對於全球性的「宏觀」事件,它們也可能不可靠;對於更「微觀」的問題,預測池可能過小,無法得出有意義的信號。然而,研究人員和技術人員已經擁有數十年的設計框架,用以激勵人們在不同的信息環境中(真實地)分享他們所知的信息,從數據定價和購買機制,到用於獲取主觀評估的「Bayesian truth serum」,其中許多已經應用於加密項目中。
區塊鏈一直是實現這些機制的自然選擇,不僅因為它們去中心化,還因為它們促進了開放、可審計的激勵機制。重要的是,區塊鏈還使輸出結果公開,因此每個人都可以實時解讀結果。
——Scott Duke Kominers
越來越多地的企業將接受穩定幣進行支付
穩定幣在過去一年中找到了產品與市場的契合點——這並不奇怪,因為它們是發送美元的最便宜方式,能夠實現快速的全球支付。穩定幣還為創業者構建新的支付產品提供了更易訪問的平臺:沒有「守門人」(gatekeepers)、最低餘額或專有軟件開發工具包(SDK)的限制。然而,大型企業尚未意識到,通過轉向這些支付渠道,它們可以獲得巨大的成本節約和新的利潤空間。
儘管我們看到一些企業對穩定幣表現出興趣(並在點對點支付中早期採用),但我預計 2025 年將會出現更大規模的試驗浪潮。擁有強大品牌、固定受眾和高昂支付成本的中小型企業(如餐廳、咖啡店、街角商店)將率先放棄信用卡。因為它們無法從信用卡欺詐保護中受益(考慮到是面對面交易),而且交易費用也對它們傷害最大(每杯咖啡收取 30 美分,意味著大量利潤損失!)。
我們還應該期待大型企業也會採用穩定幣。如果穩定幣確實加速了銀行業的發展歷史,那麼企業將會嘗試繞過支付提供商,直接將 2% 的利潤加到它們的利潤線上。企業還將開始尋求新的解決方案來解決目前由信用卡公司解決的問題,如欺詐保護和身份驗證。
——Sam Broner
各國探索將政府債券上鍊
政府債券上鍊將創造一種由政府支持的、帶息的數字資產,而不會引發像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那樣的監控擔憂。這些產品可能為 DeFi 借貸和衍生品協議中的抵押品使用開闢新的需求來源,為這些生態系統增添更多的完整性和穩健性。
因此,隨著全球支持創新的政府今年進一步探索公共、無需許可和不可撤銷區塊鏈的益處和效率,一些國家可能會嘗試發行上鍊政府債券。例如,英國已經通過其金融監管機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的沙盒機制探索數字證券;其財政部也表達了發行數字禮品的興趣。
在美國——鑑於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計劃明年要求通過傳統、繁瑣且昂貴的基礎設施清算國庫券——預計將有更多關於區塊鏈如何提高債券交易透明度、效率和參與度的討論。
——Brian Quintenz
「DUNA」將在美國區塊鏈網絡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2024 年,懷俄明州通過了一項新法律,承認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為法律實體。「DUNA」或「去中心化非營利未註冊協會」(decentralized unincorporated nonprofit association)是專為實現區塊鏈網絡的去中心化治理而設計的,是美國本土項目的唯一可行結構。通過將 DUNA 納入去中心化法律實體結構,加密項目和其他去中心化社區可以賦予其 DAO 法律合法性,從而推動更多的經濟活動,同時使代幣持有者免受責任,並管理稅收和合規需求。
DAO——那些管理開放區塊鏈網絡事務的社區——是確保網絡保持開放、不歧視、不公正榨取價值的必要工具。DUNA 能夠釋放 DAO 的潛力,並且已有多個項目正在致力於實施它。隨著美國在 2025 年準備培育和加速其加密生態系統的進步,我預計 DUNA 將成為美國項目的標準。我們還預計其他州也會採用類似的結構(懷俄明州已帶頭採用),尤其是當加密貨幣之外的其他去中心化應用(如實體基礎設施 / 能源網格)蓬勃發展時。
—Miles Jennings
線上流動民主走向線下
隨著人們對當前治理和投票系統的不滿日益加劇,現在有機會嘗試新的、技術驅動的治理方式——不僅限於線上,還包括現實世界。我之前曾寫過關於 DAO 和其他去中心化社區如何讓我們能夠大規模地研究政治機構、行為和迅速演變的治理實驗。但如果我們能通過區塊鏈將這些學習成果應用到現實世界的治理中會怎樣呢?
我們最終可以利用區塊鏈進行安全、私密的選舉投票,首先從低風險試點開始,以減輕網絡安全和審計方面的擔憂。但重要的是,區塊鏈還將使我們能夠在地方層面嘗試「流動民主」——一種讓人們直接對問題投票或委託投票的方式。這一想法最初由劉易斯·卡羅爾(Lewis Carroll,《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作者,也是投票系統的多產研究者)提出;然而,在大規模應用上一直不切實際。計算、連接性和區塊鏈方面的最新進展使新的代表制民主形式成為可能。加密項目已經應用了這一概念,併產生了大量關於這些系統如何運作的數據。地方政府和社區可以參考我們最近的研究結果。
——Andrew Hall
Builders 將複用基礎設施,而不僅僅是重新發明基礎設施
在過去的一年裡,很多團隊繼續在區塊鏈堆棧中重複造輪子——又有了一套定製的驗證器集、共識協議實現、執行引擎、編程語言和 RPC API。這些成果在特定功能上有時略有改進,但往往缺乏更廣泛或基線功能。以用於 SNARKs 的專用編程語言為例:雖然理想的實現可能讓開發人員生成性能更高的 SNARKs,但在實踐中,它可能在編譯器優化、開發人員工具、在線學習材料、AI 編程支持等方面(至少目前)不如通用語言,甚至可能導致 SNARKs 性能下降。
因此,我預計 2025 年將有更多團隊利用他人的貢獻,複用更多現成的區塊鏈基礎設施組件——從共識協議和現有質押資本到證明系統。這種方法不僅將幫助 Builders 節省大量時間和精力,還可以讓他們堅持不懈地專注於差異化其產品 / 服務的價值。
最終,構建優質 Web3 產品與服務的必要基礎設施已經到位。與其他行業一樣,這些產品與服務將由能夠成功駕馭複雜供應鏈的團隊打造,而非那些對「非我所創」(not invented here)嗤之以鼻的團隊。
——Joachim Neu
加密公司將從最終用戶體驗出發,而非讓基礎設施決定用戶體驗
雖然區塊鏈技術基礎設施既有趣又多樣,但許多加密公司並沒有自主選擇其基礎設施——在某些方面,基礎設施正在為它們及其用戶選擇 UX(用戶體驗)。這是因為基礎設施層面的特定技術選擇直接與區塊鏈產品或服務的最終 UX 相關。
但我相信,該行業將克服這裡所隱含的意識形態障礙:即技術應該決定最終的 UX。在 2025 年,更多的加密產品設計師將從他們想要的最終用戶體驗出發,然後從中選擇適當的基礎設施。加密初創公司不再需要在找到產品市場契合度之前就過度關注特定的基礎設施決策——他們可以專注於實際找到產品市場契合度。
我們不必陷入特定的 EIP、錢包提供商、意圖架構等的泥潭,而是可以將這些選擇抽象為一個整體、全棧、即插即用的方法。該行業已為此做好準備:豐富的可編程區塊空間、日益成熟的開發人員工具以及鏈抽象開始使加密設計民主化。大多數技術終端用戶並不關心每天使用的產品是用什麼語言編寫的。同樣的事情也將開始在加密領域發生。
——Mason Hall
「隱藏線路」有助於迎來 Web3 殺手級應用
區塊鏈之所以獨特,源於其技術上的超能力,但這也阻礙了到目前為止的主流接受度。對於創作者和粉絲來說,區塊鏈開啟了互聯互通、所有權和貨幣化……然而,行業內部術語(如 NFT、zkRollups 等)以及複雜的設計卻為那些最能從這些技術中獲益的人設立了障礙。我在與對 Web3 感興趣的媒體、音樂和時尚高管的無數次對話中親身體驗到了這一點。
許多消費技術的廣泛普及都遵循了這樣的路徑:始於技術本身;隨後有標誌性公司或設計師將複雜性抽象化;這一舉措有助於催生一些突破性應用。想想電子郵件的發展歷程——SMTP 協議隱藏在「發送」按鈕之後;或是信用卡,如今大多數用戶在使用時都不會考慮其支付渠道。同樣,Spotify 並非通過炫耀文件格式來革新音樂產業,而是通過向我們指尖推送歌曲播放列表。正如 Nassim Taleb 所言,「過度設計催生脆弱,簡約方能擴展。」
因此,我認為到 2025 年,我們的行業將採納這一理念:「隱藏線路」。最佳的去中心化應用已經開始注重更直觀的界面設計,以便實現像輕觸屏幕或刷卡一樣簡單便捷。到 2025 年,我們將看到更多公司注重簡潔設計和清晰溝通;成功的產品無需解釋,它們直接解決問題。
——Chris Lyons
加密行業終於有自己的應用商店和發現
當加密應用被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或谷歌應用商店(Google Play)等中心化平臺屏蔽時,就會限制其渠道頂部的用戶獲取。但現在,我們看到了一些新的應用商店和市場提供了這種分發和發現功能,而且沒有門檻。例如,Worldcoin 的 World App 市場不僅存儲了個人身份證明,還允許訪問「迷你應用」,在短短几天內就為多個應用吸引了數十萬用戶。另一個例子是面向 Solana 手機用戶的免費去中心化應用(dApp)商店。這兩個例子都表明,硬件(如手機、球體)不僅僅是軟件,可能是加密應用商店的關鍵優勢,就像蘋果設備在早期應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一樣。
與此同時,還有其他商店在流行的區塊鏈生態系統中擁有數千個去中心化應用和 Web3 開發工具(如 Alchemy)。同時,區塊鏈也在遊戲中扮演著發佈者和分發者的雙重角色(例如 Ronin)。然而,並非盡是娛樂與遊戲:如果一款產品已擁有現有的分發渠道,比如通過消息應用,那麼將其遷移到鏈上便會變得困難重重(例外:Telegram/TON 網絡)。對於在 Web2 中擁有大量分發渠道的應用來說,亦是如此。但我們或許會在 2025 年看到更多此類遷移現象的發生。
——Maggie Hsu
加密貨幣所有者成為加密貨幣用戶
2024 年,加密貨幣領域在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發展,關鍵的政策制定者和政治家都對其發表了積極言論。我們還繼續看到它作為金融運動的發展(例如,比特幣和以太坊交易所交易產品(ETP)如何擴大投資者的准入)。2025 年,加密貨幣應該進一步發展為計算運動。但這些新用戶來自哪裡呢?
我認為現在是時候重新吸引目前「被動」的加密貨幣持有者,並將他們轉化為更活躍的用戶,因為只有 5-10% 的加密貨幣持有者正在積極使用加密貨幣。我們可以將 6.17 億已經持有鏈上加密貨幣的人轉化為更活躍的用戶——特別是隨著區塊鏈基礎設施的不斷改進,用戶的交易費用將降低。這意味著將為現有用戶和新用戶開始湧現新的應用。同時,我們已經看到的早期應用——如穩定幣、DeFi、NFTs、遊戲、社交、DePIN、DAO 和預測市場等類別的應用——也隨著社區更加關注用戶體驗和其他改進,開始變得更加適合主流用戶使用。
—Daren Matsuoka
各行業可能開始將「非常規」資產代幣化
隨著加密行業和其他新興技術的成熟,基礎設施成本降低,資產代幣化的做法將在各行業廣泛傳播。這將使那些因成本高昂或未被認可為有價值而之前無法獲取的資產不僅能夠實現流動性,更重要的是,還能參與全球經濟。人工智能引擎還可以將這些信息作為獨特的數據集進行消費。
就像水力壓裂技術解鎖了曾被認為無法開採的石油儲量一樣,代幣化非常規資產可能會在數字時代重新定義收入產生方式。因此,看似科幻的場景變得更加可能:例如,個人可以將其生物特徵數據代幣化,然後通過智能合約將這些信息租賃給公司。我們已經通過去中心化科學(DeSci)公司看到了一些早期例子,這些公司利用區塊鏈技術為醫療數據收集帶來了更多的所有權、透明度和同意權。我們尚不清楚未來會如何發展,但這些類型的發展將使人們能夠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利用以前未開發的資產,而不是依賴政府和中心化中介來為他們提供這些資產。
——Aaron Schnider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信息平臺,本站所發佈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文章內的信息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
歡迎加入 Web3Caff 官方社群:X(Twitter)賬號丨微信讀者群丨微信公眾號丨Telegram訂閱群丨Telegram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