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nfeeds 導讀:
每一份預測合約都講述一個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www.techflowpost.com/article/detail_28608.html
文章作者:
Alex Danco
觀點:
Alex Danco:在 2010 年代中期,一種新的視覺內容形式開始出現在選舉、體育比賽和季後賽競爭中:即「概率隨時間變化」的圖表。這些圖表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它們講述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最初預計會發生什麼,然後實際發生了什麼。通過這些圖像,你可以講述許多精彩的故事。僅憑概率變化,你就可以講述關於崩潰、救贖或弱者逆襲的故事。(庫爾特・馮內古特(Kurt Vonnegut)給許多這樣的故事起了個著名的名字:例如「跌入深淵的男人」、「男孩遇見女孩」和「每況愈下」,每個故事都有自己的形狀。)這些圖像是一種「meme」:它們將大量信息壓縮到一個小空間中,並在分享時完整地傳遞故事。儘管這些圖表非常吸引人,但它們有一個主要侷限性:它們幾乎只存在於政治、體育或金融市場領域。原因顯而易見:這些圖表的運作需要廣泛接受的預測賠率,並且這些賠率必須合法使用。金融市場一直擁有這些賠率;選舉則有民調數據可以利用,因此可以像奈特・西爾弗(Nate Silver)那樣構建這些概率路徑。而體育賽季(甚至單場比賽)則有明確的結構和足夠的歷史數據,可以自信地預測球隊賽季中的季後賽晉級概率。除此之外,「故事形狀」的形式無法更深入地擴展到流行文化中。預測市場以一種顯而易見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只要你能定義一個合約及其解決條款,我們現在就有一種方法可以讓這些「預測形狀」在世界上任何正在發生的故事中出現。流行預測 —— 這種故事所需的起始成分 —— 從稀缺變得豐富。實際上,這些市場並非一夜之間興起,甚至並非一開始就如此。2024 年初,《進行中的工作》(Works in Progress)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預測市場為何不受歡迎》的文章。章認為,「預測市場合約的自然需求很少」,因為傳統上構成市場參與者的三類群體 —— 儲蓄者(尋求財富積累)、激情下注者(為了刺激而下注)以及精明交易者(試圖從前兩類群體造成的市場扭曲中獲利)—— 沒有特別的理由參與預測市場。儲蓄者可能會購買市場指數以長期積累財富,但他們沒有理由去下注總統選舉的結果。激情下注者可能更傾向於參與,但比起預測州參議院選舉的結果,他們有更有趣的投機方式(例如日間交易、迷因幣或體育博彩)。而由於其他兩類群體的參與度較低,精明交易者也看不到進入市場能賺到多少錢。過去兩年間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可能並沒有一個萬能的解決方案。2024 年的選舉無疑起到了幫助作用:美國人有著長期投注選舉的歷史,而預測市場的交易量在 6 月初到選舉週期間增長了 42 倍。但選舉結束後,這種熱度並沒有消退。在這一正反饋循環中的關鍵角色是一種新的市場參與者,這種參與者幾年前還不存在,但現在卻隨處可見。這種參與者類似於傳統投注活動中的推廣者,比如拉斯維加斯拳擊比賽的推廣者。它是普通的社交媒體用戶,以及一種新的 meme 形式 —— 以截圖形式發佈預測路徑。預測市場如今不僅僅關乎市場的經典動態,還關乎社交媒體驅動的病毒式傳播。關鍵的行為機制是,在預測合約變得話題性時發佈截圖,從而吸引人們關注併為合約帶來流動性。一個很好的例子是 Kalshi 平臺上的一個流行文化問題合約:「泰勒・斯威夫特和特拉維斯・凱爾斯會在 2025 年結婚嗎?」如果你查看圖表,你會發現兩件重要的事情發生在 8 月 26 日,當斯威夫特和凱爾斯在 Instagram 上宣佈訂婚時。首先是賠率的激增;其次是隨著人們開始關注合約,流動性的大幅增加。雖然無論如何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流動性激增,但毫無疑問,這些在關鍵時刻分享的截圖構成了合約本身的病毒式傳播,併成為吸引人們下注的入口。這種「打破第四面牆」的現象,使得更廣泛的觀眾突然意識到這個 meme(或更準確地說,意識到關注這個合約的理由),為未來的故事增添了一個有趣的新元元素。
內容來源